第四節 資產負債風險性指標審計(3 / 3)

2.貸款風險度審查

貸款風險度是貸款風險量化了的程度,是衡量貸款風險的動態指標。對一個行處、所屬部門和貸款客戶以及每筆貸款的貸款資產風險是否得到控製,惟一的衡量標準就是其是否達到上級行和本行規定的風險度標準。貸款風險度計算公式為:

貸款風險度=加權風險貸款額/貸款餘額

其中:加權風險貸款額=(貸款餘額×貸款資產風險權重)

貸款資產風險權重=貸款方式風險權重×貸款對象風險權重×貸款形態風險權重

貸款方式風險權重,又稱貸款方式風險係數。它是根據不同貸款方式對貸款安全保障程度的不同而確定的。通常,信用貸款風險高,擔保貸款風險低,不同種類的擔保貸款的貸款風險也存在著差別。具體可參照《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監控,監測指標和考核辦法》的有關規定確定。

貸款對象風險權重,又稱貸款對象變換係數或信用等級係數。借款人信用等級不同,貸款風險也就不同。信用等級越好,信用等級係數越小;反之,信用等級係數越大。我國目前尚無統一的企業信用等級標準和信用等級係數參照值,各商業銀行按自定標準進行評定,較為通行的做法是:

信用等級:AAA AA A BBB BB B

變換係數:30%50%60%70%80%100%

貸款形態風險權重,又稱貸款形態過渡係數。貸款形態反映著貸款的質量狀況,一定數額的貸款,由於貸款形態不同,貸款人所要承擔的風險自然不同。

貸款形態過渡係數一般按下列標準確定:

貸款形態:正常貸款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呆賬貸款

過渡係數:100%130%190%200%

和不良貸款率相比,貸款風險度將貸款存在形態、貸款方式、貸款對象等風險因素均加權體現到整體風險度之中,這為貸款行為的階段性風險分析提供了可能。通常,各商業銀行對存量貸款風險度的控製標準為0.6,新增貸款風險度的控製標準為0.4。因此,對貸款風險度審計時,首先是調閱貸款資產風險度和不良貸款統計表,審查存量貸款風險度計算是否正確,是否控製在0.6以內,審查增量貸款風險度計算是否正確,是否控製在0.4以內。其次,是審查風險度的測定是否符合該銀行和上級行的規定,其套用的風險係數和計算的加權風險貸款額是否做到了數據完整、套用正確、計算無誤。最後,對於風險度沒有達標的,分析並指示沒有達標的因素,提出哪些舉措、哪些辦法可以減少和降低風險程度,並對風險度達標結果提出結論意見。

3.單個貸款比率指標審查

貸款風險可以通過貸款分散化來加以分散,以減少風險程度。單個貸款比率是衡量貸款風險分散程度的指標。這一指標,分別從同一借款客戶所得貸款餘額和最大十家客戶所得貸款總額來評價,具體計算公式為:

同一借款戶貸款比率=對同一借款客戶貸款餘額/資本淨額×100%

最大十家借款戶貸款比率=對最大十家客戶發放貸款總額/資本淨額×100%

上述兩個比率越高,說明貸款越集中,風險越大;反之,比率越低貸款越分散,風險越小。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對同一借款客戶的貸款餘額與銀行資本淨額的比例不得超過10%,對最大十家客戶發放的貸款總額不得超過銀行資本淨額的50%。因此,對這兩個比率指標進行審計時,一方麵要調閱貸款業務狀況明細表和所有者權益結構狀況表,了解單一借款客戶的貸款餘額情況,並複算最大十家借款戶借款發生額合計數,將其與銀行資本淨額進行比較,檢查是否符合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有無超比例發放,使銀行承受較大風險,或已給銀行造成損失的情況;另一方麵,對於超比例發放或已造成損失的貸款,是否采取措施,分散化解給銀行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四、固定資本比率審計

固定資本比率是指固定資產淨值與銀行資本金的比值。一般來說,為保證業務開展的正常進行,銀行總會購建一定的固定資產,但若投資固定資產的資金過多,將會大大削弱銀行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因此,保持合適的固定資產比率,是加強銀行風險防範的一個手段。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本比率=固定資產淨值/資本金×100%

金融企業財務製度規定,金融機構固定資本比率不得超過30%。因此,審計時,首先調閱銀行資產負債表和固定資產分布狀況表。其次,審查分析固定資產的構成和分布狀況,複算固定資本比率,確認指標數據是否真實、可靠,是否超過規定比率。

五、負債風險比率審計

一般來說,商業銀行總是希望在平均成本最低的基礎上獲得最為穩定的負債。以降低不穩定負債給銀行帶來的流動性風險。而負債的穩定性主要依賴於存款的穩定性,所以存款穩定率是衡量負債風險的主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存款穩定率=定期儲蓄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存款×70%/各項存款總額

公式中的70%,是我國部分國有商業銀行活期存款沉澱率的一個經驗數據。具體到每一家銀行,此經驗數據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有所不同。

負債的穩定性及其成本的高低,與負債的期限、種類和結構密切相關。從整體而言,短期負債的比重越大,整體穩定性就越差,負債流動性風險越大,但成本也越低;而定期存款等穩定性負債比重越大,整體穩定性越高,負債流動性風險越小,但成本也越高。因此,審計時,首先要閱讀分析資產負債表和相關資料中,負債的期限結構、種類結構。其次確定短期負債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及定期存款等穩定性負債所占比重的大小,判斷存款穩定率和負債風險的大小,並幫助被審計銀行及時調整負債結構,在穩定性和成本之間尋找一個合適的均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