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7.禍國殃民找人充當替罪羊
嚴嵩的專權亂政,使明王朝的國力衰弱,邊疆防禦受到嚴重破壞,人民慘遭踩湖。
明朝中期,外部的威脅,在北方主要是來自蒙古各部;在東南沿海地區是來自日本的倭寇。
元朝滅亡以後,少數蒙古貴族率部退回漠北的蒙古草原,大多數蒙古人仍然居住在河北、山西、陝西、河南、甘肅等地,他們大多從事農業生產,逐漸與漢族融合。居住在漠北的蒙古族,仍然過著遊牧生活。他們分為三部。居住在西遼河、老哈河一帶的是兀良哈部;住在鄂嫩河、克魯倫河和貝加爾湖以南的是按靶部;住在科布多河、額爾齊斯河流域及其以南的準噶爾盆地的是瓦刺部。明初,各部的首領曾受明朝的封爵,承認明朝中央政府。但是,他們做為地方的封建勢力,仍分據一方,多次同明朝發生軍事衝突,長期處於對立地位。明朝中期英來正統年間以後,政治日趨腐敗,邊防力量削弱,瓦刺部與鞋路部相繼強大起來。英宗正統一十四年(公元ILin.N年),瓦刺首領也先率大軍南下,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境內)大敗明軍,俘虜了英宗,兵圍北京。後來軟①部乘勢興起,達延開統一了蒙古各部。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M年)達延汗死,其孫俺達繼承汗位,勢力更加強大,屢次進掠內地,給明朝造成嚴重威脅。
東南沿海地區倭寇的侵擾,始於明初。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七十年代,是日本南北前分裂時期和戰國時期,封建諸候割據,互相混戰。諸候為了掠奪財富,支持日本西部破產的封建主、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到中國沿海進行搶掠燒殺的海盜活動。因為日本古稱“倭奴國”,所以史稱“倭寇”。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倭寇曾侵掠蘇州、崇明,殺掠居民,劫奪財貨,為明軍所敗。太祖朱元席曾先後派湯和、周德興等將領在山東至福建的沿海各地修築城堡,控製要害,巡視海道,嚴加防衛。u)成祖朱校,一方麵允許日本政府和商人來中國貿易,一方麵加強沿海防禦。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總兵劉榮率領愛國軍民於遼東望海朗全殲來犯倭寇一千餘人。從此,倭寇停止了大規模的騷擾。明朝中期,特別是在世宗統治的嘉靖年間,由於政治的腐敗,軍事力量的衰弱,倭寇複又猖掀起來。
嚴嵩操縱國柄,為了個人和好黨的私利。置國家的安危與人民的生死於不顧,倒行逆施,多方破壞邊疆防務。
侵盜貪汙軍費。明朝政府軍費開支巨大。但朝廷發給邊疆守軍的響銀,並沒有全部落在士兵的手中,相當大的一部分,被邊將用來賄賂嚴嵩。“朝出度支(掌管國家財政的部門)之門,暮人奸臣之府,輸邊者四,饋嵩者六”。邊將通過克扣軍銅,行賂嚴嵩,以保住官位,求取升遷。那些靠賄賂為官的邊將,根本不懂練兵,不會作戰,隻知盤剝士卒,刮掠錢財。他們侵占軍士的屯田及私家田莊,把邊防守軍當做家奴,強迫他們為自己耕田種地。士卒受不了殘酷的削剝與虐待,大批逃亡。有的則因糧們被扣,或因無法忍受將官的欺淩,而舉行兵變。這些暴動的士兵,殺掉將官,占據城池,對抗朝廷。有的甚至投靠蒙古,引兵人塞,進行搶掠。邊軍斷糧少購。缺乏訓練,官兵矛盾尖銳,軍心渙散,根本無戰鬥力可言。邊防廢弛,京稅地區的防禦也陷入空虛。明成儀時,設京衛七十二,計軍四十萬,加以田內八府軍二十八萬、中部大寧、山東、河南班軍十六萬,一共八十餘萬軍隊保衛東師。但至世宗時期,京營軍隻有十萬七千餘人。
殺害戍邊良將。嚴嵩為了爭奪權勢,甚至不惜以敗壞邊防為手段,打擊政敵,殺害良將,拋棄正確的防務主張。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陝西總兵曾銑提出的“收複河套”的主張,本是一個積極的建議,但因為是政敵夏言所支持的,他便反對,最後竟然橫加罪名,將曾銑殺害。使西北邊疆失去了一員忠勇廉潔的良將。從此,再也沒人敢提收複河套的事。
對東南沿海的防務,嘉靖H十六年(公元1547年),朝廷派朱紈為浙江巡撫,兼提督福建沿海軍務,負責抗倭事務。朱紈到任後,積極整飭海防,攻下倭寇巢穴——雙嶼港,擒殺了通倭的海盜商人頭目李光頭,並追殺倭冠人福建沿海,擒殺了另一名頭目許棟,並處死了一批通倭的商民,嚴申通倭禁令。在沿海一帶布下防線,頗有成效。這些措施引起了在朝的閩、浙官僚的強烈反對。因為他們與通倭的沿海勢家豪族有著密切的聯係,打擊倭寇、清除內好傷害了他們的利益。因此,他們上疏彈劾朱紈“擅殺”良民。因為朱紈不是嚴嵩的黨羽,被撤職查辦。朱紈哀歎道:“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瀕海之盜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他痛恨腐敗的朝政,悲憤自殺。朱紈死後,浙閩防線被撤除,負責抗倭的巡撫官也罷設。從此,朝廷內外“不敢言海禁事”。
朱執死後,嚴嵩兩度薦舉他爪牙義子趙文華前往東南各省,督察軍務關防。後來又兼任右副都禦史,總督江南、浙江諸軍事。趙文華根本不懂軍事,到任後隻會欺淩官吏,索賄聚財。,搜刮庫藏以百萬計。更可恨的是陷害那些忠勇抗接的將士,冒領軍功,謊報戰果。抗倭將領張經,在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8年)於浙江王江徑大敗倭寇,擒斬一千九百餘人,取得了抗倭戰爭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但趙文華卻因張經對他不敬,則功罪顛倒,上疏誣陷張經“縱賊”,將他下獄處死。浙江巡撫李天寵也被他誣陷論罪而死。總督周琉、楊宜、巡撫曹邦輔等也都被他陷害論罪。屢立戰功的抗倭名將俞大聯。因不肯阿議嚴氏父子,被逮捕人獄,險遭殺害。而通倭、資倭的福建巡撫阮鸚,卻因重金賄賂嚴嵩而受到庇護。嚴蒿父子及其奸黨陷害良將、牽製兵機的行徑,造成了將士人人離心離德,軍無鬥誌,使東南海防幾乎附於癱瘓。
明朝政治的腐敗,邊防力量的削弱,給挺靶造成了可乘之機。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六月,俺答率部進犯大同。殺總兵張達,副總兵林椿。八月,又出兵進犯大同。接任大同防務的是宣府i大同總兵仇駕。仇駕本是一個出身於將門紈持子弟,粗悍好吹大牛。其祖父仇鋪因軍功封侯,其父病廢,他得以襲封。曾鎮革肅,因貪汙緊職,被曾飲彈劾,逮人京師下獄。後因重賄嚴嵩和陷害曾銑、夏言有功而被授為宣、大總兵。他既不懂軍事,又膽怯如鼠。見俺答大軍臨城,惶懼無策。在他的一班狐群狗黨的策劃下,以金帛重賂俺答,請俺答去寇掠他塞,勿犯大同。俺答得了賄賂,允準移師,遂沿長城東下,至潮河川而南,直抵古北口。明兵一觸即潰,俺答長驅到通州,兵臨北京城郊。
北京城內人心惶惶,世宗一麵祈求神仙保佑退敵,一麵飛檄各鎮勤工。又分遣文武大臣各九人,召集禁軍,嚴守九門。想不到京中在籍十萬七千餘名的禁軍,隻集合起來四、五萬人,還多是老員病殘之輩。聽說要臨敵打仗,嚇得哭哭啼啼。原來,在籍之數,都是以報,全被統兵官吃了空伯。一些強兵壯卒,全被內外提曹和各大臣之家抽去當補役,一時無法歸伍。大敵當前,隻好派人到民間召募義勇。
禦史商大節受命統兵,率眾去武庫領取兵器。想不到武庫中隻有破盔數十頂,爛甲數百剛,廢槍幾千杆,根本不能使用。多年來,那些用來增添武備的錢,早都被挪為他用,貪汙淨光。商大節隻好資請世宗,臨時撥發五千兩金,趕造武器。
朝廷中的文武百官,如同熱鍋之蟻。有的主張出城迎戰,有的主張堅守,有的主張議和,亂成一鍋粥。
各鎮兵馬接到勤王的詔今後,陸續到達北京。第一個到達的是仇灣。原來仇駕用重金賄賂俺答,求他不打大同後,見格答率房東去,估計會去深人內地,威脅京師。為了過功和討好世宗,便采納謀士的建議,主動上書請求人衛京師。奏雲:“臣偵賊東犯薊鎮,誠恐京師震驚,請以便宜應援,或隨賊搏戰,或徑趨居席關為防守。”世宗見奏,非常高興,稱讚仇彎“忠勇”,命他為平虜大將軍,節製各路勤工兵馬。賜襲衣玉帶及千金。又踢封記,文曰:一朕所重唯卿一人,得密啟奏進。”通敵賣國的仇駕,投機得寵。各路勤工兵馬,都是倉摔出發,輕騎星夜馳京,沒帶糧食。”世不下令犒賞,戶部拿不出錢糧。二、三天才發到軍士手中幾張小餅。許多士兵因勞累饑餓而死。世宗大怒,將戶部尚書李士翱罷職,命他戴罪辦事。
俺答率軍直逼北京城下,搶掠村落居民,焚燒廬舍,大火日夜不息。郊民相扶集於京門之下,守城軍士閉門不納,哭號之聲,傳於城內。俺答縱兵搶掠婦女,大飲演武堂上,遊騎往返城門外。
統帥各路兵馬的“平虜大將軍”仇駕,不敢與俺答交戰,隻好義故伎重從.派人人格答帳中,請求俺答隻要不攻城,什麼條件價件搶時。、俺答致M0和要求“人貢”。所謂的“人貢”,即批本要財物.世不享著格答的書信,問嚴嵩和內閣大學士徐階道;“如何答複片蘆嵩徑猾,不敢M答可否,推倭道;“這是禮那的十/’徐階以範核技內對,說道:“寇駐兵近郊,而我戰守之發一兒所有一似乎可以答應他。但是恐怕將來要貪求無厭。”世不悅:“隻哲人不小歲國家,幣帛珠玉朕倒在所不惜;,”
俺答不分*前程日如N答複,隻管在城外縱兵搶掠。兵部尚書丁汝安不知見門是及鄰的總參謀長——職方司即中下尚學勸他出戰。丁汝咳血汗人請示出戰與否。嚴嵩競人顧百姓死活說道:“北京與邊疆不同,在邊疆打了敗仗,照樣可以報功。;若在北京近郊打了勝仗、十卜沒有不知道的。到那時,想要隱瞞也辦不到廠莫如河頭銜答人搶.他搶掠夠了,就會自己離人。我們不可出戰,唯有/呼了時兌卜份!”丁汝愛聽廠嚴嵩的話,傳令話將不得出戰備下將沙人們死個敢出戰,巴不得有這麼一道命令。十餘萬大軍,眼看著俺答的牛隊燒殺搶掠,卻按兵不動。受害的百姓聽說匕}法倍個計Zh’大罵不止。
俺答人從中城邦大肆搶掠八大之久.押著大批男女、騾畜。足消財物,忐形意滿。山歸平房大將軍仇駕統十餘萬騎,什憑俺答滿載向人,個敢發一人一俺答撤走以後,仇寫為了再次邀功,向X一條路作作追擊。不料俺答詞在內羊口受明駐軍所阻,又返達爾南、恰一\仇變軍們遇。仇彎萬萬沒有想到弄假成真,倉皇之間個知同門地掩答揮軍衝殺過來,阿軍不戰而逃,被追殺千餘人,仇?本人險些當了俘虜。俺答軍從穀北口從容出塞。仇寫驚魂已定、收優敗軍,沿途殺了七、八十名百姓,冒稱是斬殺俺答軍的首級,回京報功昏庸的世宗也補加核實,對他大加表彰,
加討他為太子太保,另賞金幣。
俺答圍困北京的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是農曆庚戌年,所以曆史上稱這一事件為“康成之變”。
“慶戊之變”使明王朝蒙受了奇恥大辱。在君主專製製度下,皇帝無論怎麼昏)南荒謬,也永遠是大聰至明,無比正確。有過錯的隻能是臣子。俺答一退,世宗為了泄憤,一卜令將不出戰的兵部尚書丁汝鰭下獄。嚴嵩在世宗那裏,把過錯全部推到了丁汝勇的身卜。價他怕一丁汝黎揭發自己,便欺騙說:“有我在,一定不會讓你死,盡管放心。”可是當世家要處死J汝港時,他卻默不作聲。直到上了刑場,丁汝黎才知道上了嚴嵩的當,大呼:“‘嚴嵩誤我!嚴嵩誤我廠但為時已晚,嚴嵩禍國殃民,卻讓丁汝愛充當了替罪羊。
“庚成之變”使明王朝的腐敗無能完全暴露出來。此後,嚴嵩的奸黨仇駕掌握了北部邊防的大權。以“_.;廣’為名,與跳題相勾結,廢馳防禦,致使鎮靶連年進犯,人未虜掠。直至穆宗四年(公)hi57O年).邊塞烽火從未間熄。
東南沿海地區,由於嚴嵩奸黨趙文華等人的逆施妄為,作戰不利,使倭患越來越猖極。前後有數十座城池被倭寇攻陷,被掠子女、財物數由萬,官軍、吏民戰死及被俘者不下十餘萬。
8.惡貫滿盈家破人亡留罵名
在封建君主專製製度下,侄子是皇帝的輔迅,但臣權過重,則是導權的威脅。IE如韓非於所說:‘’賞罰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則製臣,在臣剛勝就。”‘“愛上大米,必危其身;人臣大貴,必易主位;”“大臣之門,唯恐多人。’”鑽非子的君主獨裁論,幾乎是所有皇帝的座右銘。嚴嵩長期操縱生殺賞罰的國柄,結黨專權,擅行威福,漸漸地引起了世宗的猜忌。微風起於青萍之末。這小小變化被內閣中的另一位大學士徐階敏銳地覺察到了。
徐階是鬆江華亭人。嘉靖二年的進士,為人博學善文,穎悟機敏,有權謀韜略,很善於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3年)三月,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人內閣參與機務。徐階曾受夏言的推薦,而且又有才略,嚴嵩感到是自己的一個潛在的對手,因而屢次進讒企圖加害徐階。徐階對嚴嵩專權禍國深為憤恨,但他是一個極其明智的政治家,條件不具備他決不冒然行事。他將自己的思想深深掩藏在內心的深處。他一方麵非常用心地為世宗撰寫青詞,勤謹做事,想法迎合世宗的心意。同時還結交世宗左右的宦官,使他們在世宗麵前多進美言。他知道,隻要討取了世宗的歡心,嚴嵩便無可奈何,但另一方麵,他對嚴嵩也處處順從,時時吹捧,化解矛盾,盡力麻痹嚴嵩。他要象滴水一樣,一點一點擊穿嚴嵩這塊頑石。徐階居官一品滿三載進勳為柱國。再進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滿六載,兼食大學士俸,再錄子為中書舍人,加少傅。九載,改兼支部尚書。世宗對徐階的信任愈來愈深,徐階的根基愈來愈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