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心態86 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1 / 1)

正因為顧客購買了我們製造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並由此得到了滿足,我們的企業才能不斷發展,因此我們不要忘了做讓顧客滿意的工作。

——鬆下幸之助

利維創業初期,在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了研究一種新的顯像管,錄用了國內首屈一指的著名物理學家、電子掃描管的發明人羅森博士。羅森博士賞識阿瑟?利維的工作魄力,更賞識他平常很能體貼關懷專家學者的苦衷,為他們分憂排難,因此羅森博士主動屈尊、心甘情願為他效勞。有這樣一件說起來似乎很可笑的事,羅森博士身為堂堂的著名物理學家,卻有一個難以啟齒的隱私:怕黑夜、怕打雷。

有一天夜裏,突然風聲大作,雷雨交加,房屋停電了,到處漆黑一片。利維被雷聲驚醒後,連忙披上雨衣,拿起手電筒,冒雨跑進羅森博士的居室裏。這時的羅森早已嚇作一團,縮在床上直發抖,利維急忙將他抱住,並小聲地安慰他,使他有了安全感。雷雨一夜未停,利維也就整整一夜陪著羅森。

這雖然隻是件小事,但是對羅森來說卻是終身難忘,因為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利維能夠伸出友誼之手。所以,當利維最需要人才的時候,盡管條件艱苦,羅森還是主動跑來為他效力。

成功從來沒有固定的模式,幸運也不會主動來光顧你,要靠自己去尋找、去爭取。有的時候,在給別人幫助的同時,其實也在為自己創造了最好的成功機會。

勞布還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電子學時,就對印刷電路板的表麵貼裝工藝產生了濃厚興趣。勞布毅然休學,一頭紮進圖書館尋找所有與貼裝工藝有關的書籍,每天晚上偷偷爬窗戶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的實驗室做試驗,但試驗材料需要自己去買,昂貴的價格使勞布望而卻步,他隻好一邊打工一邊進行試驗。

勞布在利維的公司謀到一份兼職,一次,勞布在利維的公司偷偷做自己的實驗時,被利維發現。勞布心想:這下一定要被解雇。沒想到利維對這個執著於科學研究的小夥子很感興趣,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和他攀談起來。利維站在管理層的立場上,從貼裝工藝的應用前景出發,對勞布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切合實際的建議,使勞布的研究從原來的“感興趣”提高到技術應用的高度上來,更堅定了他研究貼裝工藝的信心。臨走前,利維還答應免費為勞布提供實驗室設備和材料。勞布十分感動,自己隻是一名對研究發生興趣的退學學生,即使將來有了科研成果,也不一定能找到投資者,而利維竟如此的相信自己。勞布暗下決心,一定要搞出成果報答利維。一連半年,勞布幾乎每個晚上都在實驗室裏幹到深夜,利維一直在暗中觀察著,他十分心痛這個忘我工作的年輕人。

一天,當勞布去實驗室時,發現門被上了鎖,他猜想一定是利維不想再在自己身上浪費錢財了,於是交了辭職書。誰想利維不僅拒絕了他的辭職請求,還緊握著他的手說:“你的精神讓我很感動,我寧願看不到成果,也不想眼看著你被累倒。”好話一句三冬暖,勞布感到一種從未受到過的尊重和理解。2個月後,實用的貼裝工藝技術終於問世了。利維馬上將此技術推向市場。今天,IBM、摩托羅拉等大電子公司均廣泛采用此項技術的成果。

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也為自己鋪墊了鋪路石。我們不能處處想著自己,要著眼於未來,你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會回報於你,也就成就了你自己,使你獲得了成功。

俗話說得好,“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今天你幫助他人,他可能不會馬上報答,但他會記住你的好處,也許會在你不如意時給你以回報。退一萬步來說,你幫助別人,他即使不會報答你的厚愛,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日後至少不會作出對你不利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做不利於你的事情,不也是一種極大的幫助嗎?

有一名商人在一團漆黑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走著,心裏懊悔自己出門時為什麼不帶上照明的工具。忽然,前麵出現了一點光亮,並漸漸地靠近。燈光照亮了附近的路,商人走起路來也順暢了一些。待到他走近燈光時,才發現那個提著燈籠走路的人竟然是一位盲人。

商人十分奇怪地問那位盲人:“你本人雙目失明,燈籠對你一點用處也沒有,你為什麼要打燈籠呢?不怕浪費燈油嗎?”

盲人聽了他的問話後,慢條斯理地回答道:“我打燈籠並不是為給別人照路,而是因為在黑暗中行走,別人往往看不見我,我便很容易被人撞倒。而我提著燈籠走路,燈光雖不能幫我看清前麵的路,卻能讓別人看見我。這樣,我就不會被別人撞倒了。”

這位盲人用燈火為他人照亮了本是漆黑的路,幫助了他人,同時也保護了自己。正如印度諺語所說:“幫助你的兄弟劃船過河吧!瞧,你自己不也過河了?!”在工作中也一樣,多幫助同事和老板,你也就更容易成就自己。

有的時候,在給別人幫助的同時,其實也在為自己創造了最好的成功機會。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