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 心態85 走出消極空虛的心理黑洞(1 / 2)

無聊是最大的罪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董事長 泰德?透納

有這樣一則寓言,兩兄弟相伴去遙遠的地方尋找人生的幸福和快樂,一路上風餐露宿,在即將到達目的地的時候,遇到了一條風急浪高的大河,河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樂的天堂。關於如何渡過這條河,兩個人產生了不同的意見,哥哥建議采伐附近的樹木造成一條木船渡過河去,弟弟則認為無論哪種辦法都不可能渡得了這條河,與其自尋煩惱和死路,不如等河流幹了,再輕輕鬆鬆地走過去。

於是,建議造船的哥哥每天砍伐樹木,辛苦而積極地製造船隻,並順便學會了遊泳;而弟弟則每天躺下休息睡覺,然後到河邊觀察河水流幹了沒有。直到有一天,已經造好船的哥哥準備揚帆的時候,弟弟還在譏笑他的愚蠢。

不過,哥哥並不生氣,臨走前隻對弟弟說了一句話:“去做每一件事不一定都成功,但不去做則一定沒有機會得到成功!”能想到等河水流幹了再過河,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創意,可惜這卻是個注定永遠失敗的“偉大”創意。

那條大河終究沒有幹枯掉,而造船的哥哥經過一番風浪也最終到達了彼岸,兩人後來在河的兩岸定居了下來,也都有了自己的子孫後代。河的一邊叫幸福和快樂的沃土,生活著一群我們稱之為積極進取的人;河的另一邊叫失敗和失落的原地,生活著一群我們稱之為消極空虛的人。

由此可見,積極和消極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會帶給人們多大的反差。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麵容沮喪、精神萎靡,他們的表情似乎想告訴人們,他們是多麼消極。一般說來,具有消極心態的人,都會有各種狀態的沮喪表現,輕者食欲下降,出現失眠、嗜睡、懶動,或覺得自己比平時更敏感、更愛哭等;重者自我意象消極,時常自怨自艾,或心境悲哀、待人冷漠。消極是由沮喪的情緒感受或對生活的不滿意,或是經常受挫折引起的,它如同感冒一樣會影響生活的樂趣,對其放任不管,會使情緒進一步惡化,還極有可能轉化為慢性抑鬱症。也許,他們這時正走入自己的心理黑洞,看不見方向。這個心理黑洞,叫做“空虛”。空虛是無以名狀且捉摸不定的,空虛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一旦被卷進去,整個人也就被空虛感所縛。常感到空虛的人,常常覺得不踏實。有些人在生活中懷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或目標,總是在生活中追尋些什麼,而沒有落實到生活本身,如此不免虛幻不實。麵對空虛的生活,他們不知如何使力,每當要幹些什麼,總是先自己給自己泄氣。沒有目標,就像是浮遊生物,遊離於生活外。

一位在世界500強企業工作的年輕人去看醫生,抱怨生活無趣和永無休止的工作壓力,心靈好像已經麻木了。診斷後,醫生證明他身體毫無問題,卻覺察到他內心深處有問題。醫生問年輕人:“你最喜歡哪個地方?”“不知道!”“小時候你最喜歡做什麼事?”醫生接著問。“我喜歡海邊。”年輕人回答。醫生於是說:“拿這三個處方,到海邊去,你必須在早上9點,中午12點和下午3點分別打開這三個處方。你必須同意遵照處方,除非時間到了,否則不得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