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女傑十、佐劉邦定天下——呂雉2(2 / 3)

可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審食其應呂後之召進宮,與呂後密謀殺害功臣和宗室親王的事,未能瞞過眾人的耳目,消息很快走漏了。有人趕快把這消息告訴了大將哪商。這哪商為人正直敢言,從不隱瞞自己的看法。他聽說後,立刻找到審食其,當麵警告說:“我聽說先皇帝晏駕已經四天了,宮裏不向外發訃告,卻在打算殺害功臣和宗室親王。這事如果屬實,那麼天下就危險了。如今陳平、灌嬰帶著Ic萬兵馬駐守在榮陽,樊哈、周勃率領ZO萬兵馬在平定燕、代一帶的亂事,他們隻要聽說先皇帝已經晏駕,宮裏正在密謀殺害功臣和宗室親王,就一定會聯合起來造反,向京城殺來,那樣,天下豈不就要大亂了嗎?”審食其聽部商這麼說,心裏暗暗吃驚。他權衡輕重利害,覺得殺害功臣和宗室親王的事,萬萬不可輕易造次。即使對某些人不放心,想要除掉他們,也隻能慢慢來,找借口陸續地加以個別處置,決不能莽撞從事,操之過急,樹立眾多的敵人。於是他趕快進宮去找呂後,先把郵商的話照樣學說一遍,再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請呂後仔細考慮。呂後聽了,默默沉思了很久,最後,她同意審食其的想法,決定暫時放棄原來的打算,改行慢慢來的策略。她當即派人向外發訃告,宣布先皇帝已經駕崩,遺詔由太子劉盈繼位為嗣皇帝;劉盈就是漢惠帝,他即位後,尊奉自己的母親呂後為皇太後。這樣,呂後就由西漢皇朝的第一位皇後,上升成為皇太後。

呂太後雖然接受了審食其的意見,被迫暫時放棄立即殺害功臣和宗室親王的計劃,但是對於戚夫人和趙王如意母子,她是決不肯輕易放過的。她決定先從這母子二人開刀,好讓人知道她的。傷害。

就在剛剛料理完漢高祖劉邦的喪事和漢惠帝劉盈的即位大典之後,呂太後立即發布額旨說:“先皇帝原本身體健壯,偶有小恙,是不至於迅速晏駕的,隻是因為負責照料先皇帝的戚姬侍奉無恙,所以才使得先皇帝遭遇不測。如此對先皇帝不忠之人,理應將其打人冷宮,禁銅終身。”於是當即派人去把戚夫人抓來,先是一頓痛打,然後拔掉發髦上的金銀首飾,剝去身上的錦繡衣衫,給她穿上儲色囚衣,在脖子上套個作為囚犯標誌的鐵箍,關進長巷深處的冷宮之中,罰她春米,規定每天春不滿一百米就不給飯吃。可憐那戚夫人原本是漢高祖的心頭肉,夜夜緊緊依偎,卿卿我我地受寵幸的。平日裏,她有大批宮女服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沒有幹過體力勞動,如今叫她每天春一百米,她如何能完成得了,所以她三天總有兩天吃不上飯,實在餓急了,隻好從石皿裏抓一把米糠和著淚水吞咽,一天到晚春呀春呀不停地春米。

呂太後囚禁了戚夫人以後,又派人去召趙王如意進京。使者來回跑了三趟,也沒有能把趙王如意召來,原來趙王的國相建平侯周昌知道此行凶多吉少,怎麼也不肯讓趙王進京。周昌對呂太後派去的使者說:“趙王是高帝的親骨肉,如今還很年少。聽說太後怨恨趙王之母戚姬,欲召趙王一並加以處治。我受高帝托付保護趙王,所以不能讓趙王進京,況且趙王如今正在病4J,也不可能奉召進京。”呂太後聽到使者的回報,不禁勃然大怒,她又派人去改召趙相周昌進京。周昌身為人臣,接到太後裁旨,自然不敢不奉召。可是周昌剛一上路,呂太後派去召趙王進京的使者又到了趙王那裏。這一次,趙王如意沒有國相周昌在身邊幫他出主意了,就糊裏糊塗地跟著使者進京了。

漢惠帝劉盈與趙王如意的年齡差不太多,兩個人從小就在一起玩耍,同吃同睡,雖是異母兄弟,感情卻很是融洽,甚至比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還親。惠帝劉盈聽說趙王如意被母親呂太後召來了,料想他此來定是凶多吉少,為了保護這位可憐的弟弟,他趕快叫人準備好鑾駕,搶先一步,親自到長安城外的霸上去迎接,把如意接到自己宮中保護起來。他整天跟如意在一起,兩個人連吃飯睡覺也在一起,形影不離地以盡到保護之責。惠帝還派人去稟告呂太後說:“皇帝一個人覺得太寂寞,想叫趙王作伴。大後如果對趙玉有什麼吩咐,皇帝可以負責轉告。”因為有惠帝的保護,呂太後想要殺害趙王如意的打算,一時無從下手。

轉眼到了十二月的隆冬季節,惠帝劉盈一向有冬天清早起床進行射獵鍛練的習慣,每天天剛蒙蒙亮,他就起床到校場上去了。趙王如意卻有貪戀熱被窩睡懶覺的習慣,一次也沒有跟著去。呂太後打聽到這種情況後,就有了下手的機會。一天,惠帝劉盈剛走,日太後就派人給趙王如意送去一杯酒,說是天氣太冷,請趙王喝杯酒暖暖身子。一杯酒剛落肚,趙王如意立即感到腹痛如絞。他渾身抽搐,緊接著就七竅流血,一命嗚呼了,原來那是一杯毒酒。等到惠帝射獵歸來,已經晚了,事情已無可挽救了。

呂太後害死趙王如意以後,又叫人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挖掉了她的眼珠,熏聾了她的耳朵,給她灌了啞藥,使她叫不出聲,然後把她關在廁所裏,給她吃屎喝尿,稱之為“人故”,供人觀賞取樂。過了幾天,呂太後把兒子惠帝劉盈找來,說是請他觀賞人贏。惠帝定睛一看,這哪裏是什麼人最,分明是他父親漢高祖生前最寵愛的戚夫人。他嚇得號陶大哭,當場昏厥過去,從此病了一年多。他在病中派人給母親呂太後送信說:“把人害得這般模樣,簡直不是人的行為。我作為有如此行為的太後之子,實在不配做皇帝治理天下。”病愈以後,惠帝無心再處理國政,他一天到晚喝得爛醉如泥,表麵上是在尋歡作樂,實際上是在折磨自己,以求速死。果然,在即位後的第七年八月,漢惠帝劉盈就糊裏糊塗地死去了,死時才隻有23歲。

漢惠帝死後,呂太後對於這個與自己不是一條心的兒子,欲哭無淚,恨多於哀。她隻是在兒子的遺體邊幹號,同時盤算著今後該怎麼辦。這時候,留侯張良的兒子張辟強在朝廷上任侍中之職,他雖然隻有15歲。卻看出了呂太後欲哭無淚的秘密。他跑去對丞相陳平說:“太後隻有皇上一個兒子,如今晏駕了,可是太後欲哭無淚,隻是幹號,丞相大人知道這其中的緣故嗎?”陳平反問說:“你說這是什麼緣故呢?”張辟強說;“皇上死得太早,還沒有成年的兒子能繼承大統,太後是害怕你們這些功臣會篡奪政權。如果您現在去請求太後任命她的侄子呂台、呂產、呂祿為將軍,由他們統率南北軍,並讓呂家其他人人宮執掌大權,太後就會放心了,而你們這些輔佐過高帝的功臣,也就不會遭到太後的猜忌而發生危險了。”陳平雖然號稱足智多謀,但是一向不願承擔風險,喜歡太太平平地過日子,他覺得張辟強的話很合乎自己的心意,可以使自己少擔些風險,就真的進宮去請求呂太後讓呂家的人出來掌權。這樣一來,自然使得呂太後心中暗暗高興,她再到兒子遺體邊哭泣時,眼淚就猶如泉水似地一個勁兒往外流。她覺得兒子雖然已經死去,而她的權力地位卻仍然穩如磐石,不至於動搖。於是,她下令料理惠帝的後事,宣告由年幼的太子繼承皇位,號稱少帝。因皇帝年幼,由太皇太後臨朝稱製,代為執掌朝政大權,治理天下。從此,太皇太後呂野雞就成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臨朝稱製的女人,站到了政治權力的頂峰之上。

6.獨攬朝政劉家江山變成呂氏天下

惠帝死時,並沒有年長的兒子,隻有一個年紀很小的兒子,就這個兒子也不是惠帝的親兒子。原來惠帝即位後,呂後把女兒魯元公主所生的女兒,即宣平侯張敖的女兒嫁給惠帝做皇後。論輩分,張皇後應把惠帝叫舅舅呢!這時張皇後隻有九歲,惠帝已十七歲。呂後這樣做,為的是便於控製皇帝。為了奪得政權,鞏固政權,呂後竟做出了如此荒唐的事情!惠帝和張皇後並沒有生孩子,呂後為此想盡了辦法,請盡了名醫,可是一無所濟。於。是,便讓張皇後裝著已經懷有身孕,然後奪取美人所生的兒子;假稱為張皇後生的兒子。後來,又殺了美人,以斷絕口實。不久,立這個孩子為太子。這時,他的年紀尚且很小。

惠帝死後,太子繼立為皇帝。小皇帝稍微長大懂事以後,風聞自己的生身母親被迫害而死,自己並非皇後所生,便氣憤地說:“皇後怎麼能如此殘酷地殺害我的母親,反讓我認她為母親!我還沒有長大,長大以後一定要報殺母之仇。”

小皇帝的話被人報告給呂後,呂後怕他作亂,便把他幽禁於永巷獄中,對外稱小皇帝病得厲害,吩咐不許任何人見到他。呂後召集眾大臣說:“凡擁有天下治理萬民的君王,如像上天覆蓋於上,大地承載於下,上有歡心以安定百姓,百姓歡欣以侍奉君主,歡欣交通而天下大治。現在皇帝久病不起,已經糊塗昏亂,不能繼承帝業奉守宗廟祭祖,不可托付天下大事,應該更換了他!”眾大臣叩頭說:“皇太後為了治理天下百姓,謀慮安定宗廟社稷想得周到深刻,群臣叩頭,接受詔令。”小皇帝被廢除,呂後殺了他。又立常山王義為皇帝,實際上日後公開出麵處理天下大事,古稱為“臨朝稱製”。

呂後老是不放心那一批老臣,擔心他們反對自己臨朝稱製。因為女人當皇帝,以君主的名義號令天下,呂後還是第一個。有句古話說:“母雞打鳴,隻會傾家蕩產。”所以呂後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她想出兩條辦法克服阻力,其一是擴充呂家的勢力,其一是削奪大臣的權力。

王陵、陳平提出請百家的人擔任宮廷守衛,正中呂後下懷,所以她欣然接受。但她並沒有就此滿足,還想封呂家的人為王。呂後知道一幫老臣追隨劉邦打下天下,心中向著劉家,肯定不會同意呂家的人封王,於是便在朝會的時候試探地問右丞相王陵,王陵回答:“高帝臨終時放心不下,殺了白馬與眾大臣獻血盟誓說:‘不是劉家的人如果稱了王,天下的人聯合起來擊破他!’現在封呂姓為王、不是當初的盟約啊!”呂後聽了這話老大不高興,又問左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周勃等人回答:‘’高帝平定天下,封王劉氏子弟;現在太後君臨天下,封王呂家的人,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呂後非常高興,宣布散朝。

王陵十分惱怒,責問陳平、周勃:“先前與高帝該血盟誓,各位難道不在場嗎?現在高帝去世,太後以女主臨朝,想要封呂氏為王,諸位縱容太後的欲望,曲從她的心意,背棄當年的盟約,試問你們有什麼臉麵再見高帝於九泉之下!”陳平、周勃回答:“現在當麵駁斥太後,在朝廷上公開堅持自己的意見,我們不如您;但將來保全社稷、安定劉家的後代,您卻比不上我們哪!”王陵無話可說了。

為了不致因封呂家的人為王而引起太大的震動,呂後做了許多鋪墊性的工作。呂後先封呂家已經去世的人為王。追封父親呂公為呂宣王,兄長呂澤為悼武王。封這樣的人等於再次放出試探氣球,借死人先造輿論。接著,呂後又封非劉非呂的人為侯。封高祖時功臣、郎中令馮無擇為博城侯,齊國丞相齊壽為平定侯,少府陽城延為梧侯,高祖騎將張越人的兒子張買為南宮侯。其三,再封惠帝後宮嬪妃、美人所生的兒子為王。封劉強為淮陽王,劉不疑為常山王,劉山為襄城侯,劉朝為軟侯,劉武為壺關侯。其四,封那雖是呂家後代,卻又是異姓的人為王,即封魯元公主的兒子張恒為魯王。呂後在做完這些事後,才大封呂家的人。呂後執政八年,封呂氏四。/。侯。四。是:呂台封呂。,日通封燕王,呂產為呂王(後來又遷徙為梁王),呂祿為趙王。八侯是:呂他封俞侯,呂更始封贅其侯,呂忿封呂成侯,呂榮封祝茲侯。呂氏四王八侯分據朝廷各重要部門,成為呂後的心腹和左一,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