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女傑十、佐劉邦定天下——呂雉2
4.呼風喚雨計斬朝信剁彭城
劉邦稱帝,並不是戰爭的結束,被分封王的割據叛亂,邊境匈奴的侵擾,使他繼續南征北戰。這時朝中大事多由呂後和丞相蕭何代理承辦,“呂後為人剛毅,住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後力”。漢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打擊封建割據勢力,呂後輔佐劉邦,先後誅殺了幾個受封異姓王,安定了天下。其中,以韓信、彭越為首。
韓信原為劉邦手下的大將,為劉邦打天下立過大功,可謂“一代功臣”。但是在楚漢戰爭最後與項羽決戰的關鍵時刻,他曾似重兵要挾,迫使劉邦分封大片土地,並被封為楚王。當時,劉邦已對他存有疑悸。劉邦登位的第二年的一天,有人密告楚王韓信有謀反的意圖,但無真憑實據,劉邦忙召陳平進宮商議對策,陳平獻上一計。
第二天一早,劉邦派出八名使者,分別奔向楚、韓、梁、趙等八個諸侯國傳皇帝詔書,聖駕近日將南遊雲夢(江南洞庭湖一帶),命各諸侯王會集陳地(今河南淮陽)迎候。韓倩接旨後,絲毫不敢怠慢,立即趕往陳地迎駕劉邦。不料中計,被劉邦逮捕,由楚王貶為淮陰侯,並被軟禁在長安。韓信自認不平,受人陷害,心存怨氣,整日托病不出,悶悶不樂,在長安住了四年。
代國丞相陳稀對劉邦的統治很不滿,公元前197年,他發動叛亂,自立為王。劉邦親自率兵出征討伐,要韓信一同前往。韓信自被罷官後心中怨氣一直未消,假裝稱病,拒不從征。呂後便乘機除掉了這員大將。
一天,呂後收到一份密奏,說:不久前,陳稀秘密進京,在韓信家裏與他密謀,他們計劃先由陳稀在代國舉兵,等劉邦帶兵討伐,長安空虛之時,韓信再率兵殺進未央宮,誅滅呂後及太子,一舉搗毀漢室皇基。呂後一看奏章,驚慌失色,心想難怪你托病不出征呢?而且你與陳稀一向為知交,我以前的猜疑沒錯,我要先發製人,讓你嚐嚐我的厲害。
呂後連夜召蕭何人宮密商對策。她故意流著眼淚,孤苦淒涼地對蕭何說:“皇上遠離都中,如果韓信陰謀得逞,非但我母子性命難保,隻恐漢室社稷一倒,黎民百姓又將遭受離亂之苦。請相國速速定計鏟除逆賊。”蕭何聽後,沉默不語,十分為難,不相信此事吧,證據確鑿;相信吧,又怎麼忍心下手呢?他很賞識韓信的將才,當年推薦給劉邦,未得重用,韓信曾二氣離去,蕭何又月下追回韓信,登壇拜將。他執掌三軍,戰功赫赫,尤其是楚漢戰爭最後的該下一戰,他用“十麵埋伏”之計,使楚軍全軍覆滅,使項羽自刎於烏江,結束了相持多年的楚漢之爭,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有目共睹。今天,他犯了死罪,我該怎麼懲治他呢?但剛才呂皇後的一番辭言,自己身為丞相,豈能不以江山黎民為重,庇護叛逆?事到如今,隻能以大局為重,不詢私情。他安慰呂後道:“皇後陛下請放心,臣自有良策擒拿韓信。”於是,兩人密商至深夜,才定下一良計。
幾天後,一匹快馬從前線駛回洛陽,直奔呂後的住處長樂宮。他自稱是皇上派他回來報捷的,捷報說:“反賊陳稀已被殺死,趙、代的叛亂已被平定,近日皇上將班師回京。”這個報信的人,實際是呂後的心腹,回京報捷不過是呂後所導演劇目的揭幕。
果然,第二天一早、,未央宮鍾鼓齊鳴,閥門大開,不明真相的文武大臣爭先到宮中向呂後道賀。唯獨韓信覺得其中有詐,他這次學得聰明了,推說因病不能親往宮中祝賀。呂後一見韓信沒有上當,就派蕭何親自去請他。因為韓信一直感激當年蕭何推薦和挽留之恩,決不會懷疑自己這個老朋友的。蕭何奉命趕到韓府,一見韓信,便說:“皇上打了勝仗,大臣們都進宮去祝賀,。唯獨你未到,這樣會遭到大臣們的議論,將來對皇上也不好交待。”韓信信以為真,便隨蕭何來到長樂宮。
蕭何先前進殿奏道:“淮陰侯韓信在宮門外等候召見。”呂後』動中一喜,魚上鉤了。轉而又目光炯炯,厲聲厲色地說:“傳旨命韓信上殿見駕廣不一會兒,韓信無精打彩地信步進來,@w互進殿門,兩旁早已埋伏好的武士們一擁而L,將韓信五花大綁推到禦座前,韓信不由大叫:“丞相救命!蕭何丞相在哪裏?”蕭何此時早已不見蹤影。呂後朝韓信怒吼道:“無知莽夫!皇上待你不薄,為何與陳舜串通一氣謀反?”韓信並不跪倒,氣宇軒昂地站在日後麵前,神情自若道:“並無此事。”’呂後冷笑一聲,惡狠狠地說道:“早已有人告發,你還想抵賴不成?今奉皇上詔令,將反賊韓信立即斬首,滅三族!”說完,便命武士把韓信拉到偏殿處決。
韓信明白了日後的用心,知道自己又一次中計,死到臨頭了,他仰天長歎道:“不想一世英雄,今日竟死於一婦人之手!”不久,劉邦真的平定陳稀的叛亂,班師回朝。當他聽到韓信被日後殺了之後,不由連聲稱讚呂後果斷能幹,為自己除去心中一患。但又覺得有些遺憾,韓信畢竟是個難得的人才,為打天下立了汗馬功勞,如今無辜被殺,實在可惜。
設計誅滅韓信,使呂後對參與朝政更自信了,女人也可以主宰天下。同時,她也清楚地意識到,這些功高位重的異姓請王都將成為她的絆腳石,她要設法借劉邦之手,把他們—一鏟除。
幾個月後,惡運又降臨到彭越身上。彭越也是劉邦手下的著名大將。在楚漢之爭中,他為劉邦立過大功,被封為梁王。後因有人誣告彭越夥同部將合謀造反,又因無證據,皇L隻得免於死罪,廢為庶人,發配蜀中。呂後得知此消息,立即起駕從長安趕往洛陽來見劉邦。車駕走到鄭縣(今河南新鄭),恰巧與發配途中的彭越相遇。呂後見身穿囚衣,披戴鐐銬的彭越,裝出十分驚訝的神色問道:“彭將軍所犯何罪,竟至於此?”彭越一見呂後,如同見到救星一般,懇切地向她訴說了自己的冤屈;他幾乎是嗚咽說:“臣不幸受小人誣陷,多虧皇上開恩,才幸免一死,發配蜀中。這可實在是冤枉啊!”呂後聽了此話,故作同情地輕輕說”道:“是這樣——。”彭越以為呂後真的會同情他,通過她為自己多多美言,皇上也許能有回轉之意,‘他又哀求呂後說:“臣多年跟隨皇上,東征西伐,為漢室江山不知立過多少戰功。望皇後能在陛下麵前為臣棟述真情,能讓臣回昌邑故裏(今山東巨野),臣將永世不忘皇後的大恩大德!”說完,叩頭不止。呂後看起來似乎被這一番話感動了,她溫和地安慰道:‘你的話說得實在可憐,我一定盡力幫忙。這樣吧,你也不必到蜀地去了,跟我回洛陽,我一定為你說情。”(當時,長安的未央宮還沒有建成,西漢的京城在洛陽人
呂後風塵仆仆地回到洛陽以後,立即去見劉邦,對他說:“臣妾在長安聞報,梁王彭越謀反,陛下不加以重罪,恐有放虎歸山之患。”劉邦說:“梁王謀反,查無實據。姑念他該下決戰時,立功卓越,才饒他一死。”呂後連連搖頭道:“彭越乃一大丈夫,豈肯就此伏罪?若將他發配蜀中,萬一他再圖謀反,憑借天府膏腴之地,兵精糧足,隻怕陛下無良將可抵禦!”劉邦聽後,覺得言之有理,沉吟間,呂後又進言:“太子仁孝,望陛下為漢室長治久安多作考慮!”一語切中要害,劉邦點了點頭,但是如何重新定罪呢?呂後悄悄說道:“臣妾以為,仍以謀反之名,把他殺掉,既可以去掉一個禍根,又可以震懾群臣。”
彭越一心等著呂後說情,能免罪,哪知幾天之後,詔令下,。竟是“判死罪,立即來首示眾,夷三族”。彭越這才明白自己的愚蠢,中了呂後的計謀。彭越死後,他的屍體被剁成肉醬,並派人分送到各地諸侯那裏,以示警告。
淮南王英布見到送來的肉醬,十分驚恐,終日坐臥不安。他知道,韓信、彭越被冤死,下一個可能輪到他了,因為他與韓信、彭越是被分封的異姓王中勢力最大的,兩次誣殺的教訓,使他已明白劉邦、.呂後的真正用心之所在,他決不想重蹈韓、彭二王被冤殺的覆轍。不反叛,如同束手被擒;反叛,意味著要冒更大的風險,但這樣或許能爭取一條生路,如果成功了,還可以與劉邦爭爭天下。於是,英布率部將發動叛亂。
消息傳到京城長安,劉邦身體欠佳,打算派太子劉盈率軍去討伐英布,一來試試太子的膽量,測測他的才能;二來借此機會可改立太子。因為劉邦知道劉盈很無能。很寵愛另一兒子趙王如意,他曾說過,一定不能讓沒有出息的兒子,居於愛子之上。呂後得知這些情況後,似乎明白了劉邦讓太子率軍出征的用意,她擔心太子不能取勝,這既便宜了英布,留下一條禍根,恐怕又要使兒子丟掉太子的寶座,左右權衡,急得不知所措。這時,太子請來的“商山四皓”為呂後出謀劃策,他們說:“太子率兵出征簡直是有勞無獲的事情。即使平定了叛亂,取得了成功,也不過還是太子,地位不可再高;如果無功而歸,恐怕會遭到災禍。況且隨太子出征的各位將領,都是曾經和皇帝一起打天下的老將,現在叫太子統率他們,不等於叫羊去統帥狼嗎?將領們哪一個肯為太子盡力,恐怕是敗局已定。”呂後急得哭了起來,連聲道:“怎麼辦?怎麼辦呢?”他們又獻上計謀,“皇後趕快去找皇上哭訴這些吧!”呂後為了殺掉英布,更為了兒子的太子位,自己的皇後位,她立即找到劉邦,痛哭流涕,按照事先預謀好的哭訴一番,又說:“英布乃是出名的大將,陣前威風,酷似項羽,不可小看。陛下雖然有病,若能率兵親征,就是躺在車上,哪位將領能不為您盡力呢?”劉邦目睹了呂後的一陣表演,也覺得有一定的道理,生氣地說道:“太子不爭氣,不足以負此重任,朕隻好親自出征了。”劉邦率大軍征伐英布,很快就取勝,平定了叛亂。。呂後為之大快,又鏟除了一條禍根。但一想到太子的廢立,她心中又不禁升起了疑團,太子未出征會不會在皇帝心裏留下什麼可怕的印跡呢?這是後話。
呂後輔佐劉邦,在漢朝建立後的七年間,先後算滅了韓信、彭越、英布、陳流盧縮等異姓請王,打擊了分裂割據勢力,鞏固了漢朝的統一,客觀上符合了人民要求統一、安定天下的願望,這是積極的一麵。但其根本月的還是為了保證漢室江山、劉氏天下的長久。在此過程中,呂後顯示出不平凡的政治才幹,為人剛毅果敢,處事多謀善斷,審時度勢,果斷潑辣。可是。她的心狠手辣,令滿朝文武敬畏,甚至劉邦也為之驚然。還應該強調的是,日後的勢力已滲入朝廷,並成為以後奪取劉氏天下的一股潛在力量。
5.心毒手辣臨朝稱製發雌威
公元前195年四月,漢高祖劉邦病重,死於長樂宮,享年六十三歲。劉邦死後,十七歲的皇太子劉盈繼皇帝位,史稱漢惠帝,呂雉被尊為皇太後。這其間也有一段奇異的過程。
皇帝駕崩以後,按理說,頭一件事情應當是趕快訃告天下,發喪料理後事,然後宣布由太子繼承皇位,大赦天下,給百官升官晉爵,讓他們宣誓為新皇帝效忠。可是呂後沒有這樣做,她覺得自己的兒子劉盈才17歲,並且為人優柔寡斷,缺乏進取心,皇位很可能會被漢高祖的愛妃威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搶走。劉邦當年把戚夫人之子取名為如意,就是因為喜歡他長得跟自己一模一樣,很如自己心意的緣故。劉邦生前還曾多次想要廢掉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因此,呂後在漢高祖劉邦死後,第一件想到的事是要先除掉戚夫人和趙王如意母子二人,並連帶著除掉眾。多的宗室親王,和那些幫助過漢高祖打天下的功臣,以便掃除種種障礙,使自己的兒子劉盈能安安穩穩地做個太平天子,不至於發生皇冠落地的意外。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打算,所以呂後在漢高祖劉邦死後四天,一直沒有向外發訃告,告訴大家皇帝已經駕崩,而是偷偷地把自己的親信市食其召進宮來,與之密謀殺害趙王如意等宗室親王和功臣的事。這市食其原是劉邦的朋友,在劉邦撇下妻子兒女去打天下的時候,他一直陪伴著呂後。他不但保護過呂後母子的安全,並且每當呂後孤嫋獨宿長夜難熬的時候,還常常秘密地把他請來,請他代行過丈夫的職責,說白了,他乃是呂後的情夫,所以是呂後最信得過的一個人。審食其一進宮來,呂後對他說:“你大概知道,我和太子到了最為難的時候,很需要你的幫助。”審食其問究竟是怎麼回事,呂後說:“朝廷上幾位握有重兵的大將,當初與先皇帝都是難兄難弟,肩並肩、手拉手地一塊兒打天下的。後來先皇帝登了大寶,他們表麵上跪下叩頭稱臣,山呼萬歲,但是隻要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他們的內心其實是不服氣的,所以才先後有臧茶、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叛亂。如今先皇帝已經駕崩,年輕的太子將要繼位,難道他們還會服服貼貼叩頭稱臣嗎?我看是不大靠得住的。如不趁早把他們斬盡殺絕,他們遲早會步韓信等人的後塵,起兵作亂。還有那些宗室親王,表麵上他們是太子的叔伯或兄弟,可是他們也都不是善類,特別那些慣會迷惑先皇帝的姬妾所生的兒子,像妖魔鬼怪一樣可惡,如果不把他們除掉,嗣君的皇位是坐不穩的。你與我是生死與共的患難之交,曾經給予我很大的幫助與安慰,最能體會我的心意,我也最信得過你。今天找你來的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像過去一樣的幫助我和嗣君,除掉那些居功自傲的武夫和不安分的宗室親王。”審食其聽了呂後的吩咐,特別是當他看到這位新寡的皇後,仍像過去那樣,兩眼含情脈脈地對著他時,就趕快連連點頭表不遵命,並且還挪近一步,與呂後幾乎臉貼臉地說著悄悄話,進行秘密的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