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封高帝兒子劉肥的兒子劉章為朱虛候後,呂後便把侄子呂祿的女兒嫁給他。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拉攏,二是為了監視。高帝劉邦的第六個兒子趙王劉友對呂後的這一做法很是反感,結果招來殺身之禍。
趙王劉友的王後,便是呂家的姑娘,劉友很不喜歡她,卻喜歡其他的妃嬪,使得呂王後十分惱火。妒火中燒,她跑到呂後麵前告狀,挑弄說趙王對呂後一點都不恭敬,趙王說:“呂家的人怎麼能封王!太後百歲之後,我一定要去破他們!”呂後勃然大怒,派使者星夜從千裏之外召回趙王。這是呂後七年(公元前181)正月間的事。趙王來到京城後,被囚禁起來。呂後並不接見他,命令土兵嚴加看管,不許給他飯吃。有人可憐趙玉,暗中給他送些食物,這事被呂後知道後,立即處死了這個人。從此,再沒有人敢接近趙王。趙王餓得不行了,唱起淒涼的歌,歌詞道:“‘呂家人當權啊劉氏危機,脅迫王侯啊強配我王妃。我妃妒火中燒啊誣陷我以大罪,讒女亂國啊皇上竟不察覺!我沒有忠臣啊何故失國?自裁於田野啊蒼天正直!哎呀不可追悔啊不如早點自殺。身為大王卻活活餓死,又有誰憐惜!呂氏滅絕天理啊,托皇天為我伸冤嗚屈!”最後,趙王活活餓死,被按照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安葬。
同年二月,呂後又遷徙劉邦第五個兒子梁王劉恢為趙王。劉恢心中好生晦氣,趙王劉友剛剛餓死,自己又被遷為趙王,這實在不是一個好兆頭。為了監視趙王劉恢,呂後把侄子呂產的女兒嫁給他做了王後。王後隨從的人也都是呂家的人,他們橫行無忌,施展權勢,趙王的一切行動自由都被剝奪了。趙王有一位寵幸的愛姬,被王後派人用毒酒毒死。趙王敢怒不敢言,隻好賦詩四章,教給樂人歌唱,聊以解除心頭的鬱悶。六月時,趙王便自殺了。呂後認為趙王因為愛姬而自殺,丟棄了祭祖宗廟的職責,便廢棄趙王繼承人,使他們成為平民。呂後還把妹妹呂要的女兒嫁給高祖堂兄弟——營陵候劉澤為妻。
日後想盡辦法,削奪奪大臣的權力。呂後嫌右丞相王陵不聽話,便任命他為輔導皇帝的太傅,明升暗降,奪了他的權。王陵心中明白,請了病假,回家休養去了。又提升左丞相陳平為右丞相,任命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按說左丞相並不治理什麼事情,隻是監護、管理皇宮中的事務,職位在右丞相之下。但市食其是呂後的親信,重大事務參與決策,朝廷大事不通過審食其就不能決定,右丞相陳平隻能俯首聽命而已。
這樣一來,劉家的江山成了呂氏的天下。
7.無為而治是非功過後人評
盡管呂太後的為人凶狠殘忍,而在治理天下這方麵,她確實也是有膽識有魄力。她發布的第一道製書是:廢除屠三族和治妖言罪的;日法令。屠三族的!日法令原是從秦朝沿襲下來的,犯法者不光本人被殺戮,並且父母、妻子、兄弟三族也都要被屠殺,例如彭越就因為謀反被屠三族,其實他的父母、妻子、兄弟未必知道他謀反的事,可以說是冤枉了他們,法令太過於嚴酷了。漢惠帝劉盈在位的時候,就覺得這條法令過於嚴酷,曾準備予以廢除,可是當時朝廷上議而未決,沒有廢除。如今呂太後終於下令把它廢除了。所謂妖言罪指的妖言,乃是個十分籠統的說法,並沒有明確的標準說明什麼樣的話是妖言,凡是統治者認為不合他們心意的言論,或者是謠言傳聞,有可能危害統治的,都可以稱之為妖言。秦始皇的時候規定,妖言惑眾者斬。漢朝也沿襲了這條法令。漢惠帝也曾想要廢除這條法令而沒有最後決定下來,呂太後也終於把它廢除了。廢除舊有的嚴酷法令,減輕刑罰,使政治更為寬鬆,這是呂太後臨朝稱製後做的第一件好事,官民人等對此自然都是歡迎的。
不久,呂太後又下製書賜民爵,戶一級,初置孝弟力田2000石者一人。原來從秦朝開始,民間有二十等爵位。賜民爵,戶一級,就是讓每戶人家的爵位都提高一級,這是朝廷賜予民眾的恩典。孝弟力田是新設置的一種選舉官吏的科目,孝弟是指孝敬父母,和睦兄弟,這是人倫的根本。力田是努力耕種,增產糧食和桑麻,是生產的根本。孝弟力田這個選舉科目,就是把那些在家庭裏講究人倫道德,在生產上又很賣力氣的人選拔出來做官。2000石是俸祿標準,就是給予因孝弟力田而被選拔為官吏者以2000石糧食的俸祿。一年有2000石糧食的俸祿,大約相當於當時太守的待遇,雖然全國隻選孝弟力田2000石者一人,但是也能說明呂太後對孝弟力田者是十分重視、大力獎勵的。
過了一年,呂太後下製書把列侯的功績排定先後次序,將名單藏於高祖神廟,讓他們的子孫世世代代承襲祿位。這道製書的用意是拉攏漢高祖時代的功臣,完全改變了呂太後當初想要殺戮功臣時的主意,原因是漢高祖舊日的功臣已經死的死,老的老,不足以危害呂太後的權力與地位了,而表彰一下功臣,對於還活著的一些功臣則是一種安慰。這樣一來,陳平、周勃、郵商、灌嬰、王陵等還健在的功臣,對呂太後;臨朝稱製也就不怎麼反感了。
呂太後規定了對待邊疆少數民族的政策,並重新確定了邊境成卒的更換製度。西漢前期,邊疆少數民族的麻煩仍然來自匈奴。漢高祖劉邦在世時,曾親征匈奴,但是打了敗仗,在白登(今山西省陽高縣境內)被匈奴圍困七天七夜,差點被抓去做了俘虜。後來漢高祖采用婁敬的建議,實行跟匈奴和親的政策,以公主下嫁匈奴首領單於,雙方結成親眷,以求和好相處。呂太後臨朝稱製後,為了防備匈奴和其他少數民族在邊疆製造麻煩,嚴申邊防禁令,規定民間與少數民族可以往來貿易,但不許可賣給他們鐵製農具和馬牛羊。如要賣給馬牛羊,必須交邊防官員查驗,隻許對賣給公畜,絕對不許可賣給葉畜,以防少數民族大量繁殖幼畜。邊境戍卒的守邊,原先規定一年一更換,便於戍卒及時能回到內地家鄉與家人團聚,但是這個規定早匕逼到政協,月的戍卒一派出去就是許多年得不到更換,有的甚至直到老死也不得回家。成卒的父母年老無人照顧,妻子在家守空房。有些戍卒的妻子受不住煎熬或被生活所迫,與人私通或另嫁他人,造成了人世間的許多悲劇。呂太後了解到這種情況後,重新確定邊境戍卒一年一更換的製度,必須嚴格執行,誰也不許破壞。邊境戍卒得知呂太後的這個規定後,尤不額手稱慶,感謝大皇太後的大恩大德。
呂太後治理天下有一個總的原則,那就是清淨無為。凡是漢高用規定下來的行之有效的法令製度,她決不輕易改動,所改動的隻是那些民間感到不便的,或者過於嚴酷的法令製度。,她規定,除了修築邊境上的長城和修理都城長安破舊的宮殿以外,不許大興土木,。不許大量征發謠役,必須讓農民安心生產,增產糧食桑麻,解決全國上下衣食的需求。在呂太後臨朝稱製時期,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民間的生活狀況,不但大大好於秦朝末年,並且比漢高祖在世的時候也有所改善。就這些方麵來看,呂太後不愧為一位有作為的婦女。
呂後八年(公元前18則三月,呂後到外地去舉行了祈求免災的祭祖,回宮時途經今西安市東北的軌道亭,忽然看見眼前有一個黑乎乎的什麼東西,像是一條狗,一下子鑽進自己的腋下,轉眼就不見了。回皇宮之後卜一卦,說是趙王如意在作宗。從此以後,呂後便有了腋病。
到了七月中旬,呂後病得更加厲害,她自知活不長了,便把侄子梁王呂產、趙玉呂祿找來囑咐說:“我很快就要離開你們,去會見高帝了。高帝生前曾在太廟立過盟誓,‘非劉姓為王,天下共擊之’。如今我給你們封了王,大臣們口頭上不說,內心一定是不服氣的。我死後,皇帝年幼,那些不服氣的大臣一定會引高帝的盟誓反對你們,找你們算賬。你們千萬要抓好兵權,守住皇宮,控製住皇帝。我死後,你們不必為我發喪,謹防被人暗算。”囑咐完畢,呂太後又留下了一份準備公開宣布的遺囑。即指定由梁王呂產擔任相國,指定把趙玉呂祿的女兒配給小皇帝劉弘做皇後。然後,她深情地掃視了一下守候在病榻前的呂氏子侄,閉上眼睛,十分安詳地死去了。
呂太後一死,反對呂氏家族掌權的劉姓宗室和大臣們很快就行動起來。趙王呂祿的女婿朱虛侯劉章,是漢高祖長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他對呂氏家族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實際上成了反呂鬥爭的內應。呂太後一死,劉章就趕快派人去約自己的哥哥齊哀王劉襄,請他起兵從外麵打進來,消滅諸呂,他自己準備在都城內策應。
齊哀王劉襄起兵後,寫信給劉姓諸侯王,要求他們保衛劉姓”的漢朝,消滅妄圖篡權的呂氏家族。相國日產聽說齊哀王劉襄起兵,就派大將灌嬰帶兵去阻擋。灌嬰帶兵到了榮陽,他不但不向
齊哀王劉襄發動進攻,反而與之訂立密約,準備聯合起來共同消滅呂氏家族。
在都城長安,趙王呂祿、梁王呂產分別控製著北軍、南軍。軍隊的最高統帥本來是太尉周勃,但他被剝奪了軍權。周勃與丞相陳平商量後,決定軟禁與呂氏家族關係較好的曲周侯郵商,叫部商的兒子郵寄去警告呂祿,令其交出軍權,說如果這樣做了,齊哀王劉襄就可以退兵,雙方相安無事;否則,劉襄和灌嬰的聯軍打來,必將玉石俱焚,後悔也來不及了。呂祿膽子小,他準備把軍權交還給太尉周勃,但呂氏家族的其他人不同意這樣做。
太尉周勃在派郵寄去警告呂祿的同時,。設法弄到了進人北軍的符節。這符節就是調動軍隊用的憑證。呂祿知道符節已落人周勃之手,估計自己不是周勃的對手,隻好乖乖地交出大印,溜到自己的封地上去了。周勃一進人北軍,立刻發布命令說:“如今呂家的人想要奪取劉姓的漢室江山,你們願意跟著呂家走的,脫下右臂的衣袖;願意效忠劉姓皇室的,脫下左臂的衣袖!”命令則宣布完畢,隻聽得嘩啦啦一片響,士兵們全都脫下了左臂的衣袖,並且還振臂高呼,表示願意為劉姓皇室效忠,消滅呂氏家族。這樣一來,大尉周勃就把北軍控製在自己手中了。
梁王日產仍然把持著南軍不肯撒手,想要進行頑抗。丞相陳平派朱虛侯劉章去協助太尉周勃。周勃命令劉章把守軍門,並命令曹參的兒子禦史大夫平陽侯曹窯去通報守衛皇宮的武官,叫他們把守住宮門,不許相國梁王呂產進人皇宮。呂產當時還不知道呂祿的北軍已被周勃接管,他以為隻要占領皇宮,挾持了皇帝,就能以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可是他走到皇宮東門,東門的衛兵擋住了他的去路,走到皇宮西門,西門的衛兵也不許他進人,他隻好在皇宮外麵徘徊,考慮對策。,
太尉周勃不愧為指揮軍隊的得力幹將,他不容許呂產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對策,早已經派劉章率領1000名精兵來圍捕呂產。呂產想要發動南軍進行對抗,可惜已經晚了一步,南軍也已經跟著北軍擁劉反呂,他隻得匆匆忙忙地逃到郎中府的廁所去躲藏,結果被劉章帶兵搜出來當場殺了。
第二天,周勃與文武大臣商量以後,派兵趕到呂祿的封地上,把他逮捕後殺了。接著,又派兵到各地去搜捕呂氏家族中人,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把他們殺了個一幹二淨。
呂太後臨朝稱製,站到了政治權力的頂峰之上,在中國曆史上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她殺害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的手段極其殘酷,對待功臣也有過想要斬盡殺絕的錯誤打算。她大量提拔娘家人,給他們封三封侯,想叫他們幫著她掌權,開了外威專權的先例。她以清淨無為的政策治理天下,廢除嚴酷的法令,與民休息,發展生產,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她實在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女人。中國偉大的曆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名著《史記》中,用兩點論評論呂太後,既充分地記載了她冷酷殘忍地對待戚夫人和趙王如意,記載了她利用外戚幹政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也充分肯定了她臨朝稱製治理天下的政績。對她的總評價是:“女主稱製,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稿,衣食滋殖。”太史公的這個評價應該說是十分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