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2月10日,甘地在獄中抗議英印殖民政府非法捕人,開始絕食ZI天。甘地的絕食抗議,引起印度國內與世界進步輿論對英國政府的強烈譴責,要求英國政府無條件釋放甘地和國大黨領袖。同時,1941年從印度逃亡出去的蘇巴斯·鮑斯與德國、日本接觸,在侵占馬來西亞日軍的庇護下,編組了“印度國民軍”,並在日軍占領下的新加坡組織“自由印度政府”。1943年,鮑斯的“印度國民軍”和日軍相勾結,向印度邊境推進。麵對這種形勢,1944年5月6日,英印殖民政府把甘地和國大黨領袖全部開釋(甘地夫人於1943年病逝獄中),企圖多少緩和一點印英民族矛盾。
甘地獲釋後,9月9日至27日,與真納進行多次會談,試圖協調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關係和印度獨立問題,但沒有達成協議。真納是堅持印巴分治,穆斯林成立巴基斯坦國,甘地堅持印穆聯合,印度統一。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反法西斯戰爭在歐洲勝利結束,國際形勢發生巨大變化。一方麵英帝國主義已在戰爭中嚴重削弱,另一方麵印度人民爭取獨立鬥爭的運動空前高漲,英帝國主義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對印度的政策。6月1日,印度總督魏菲爾從英國帶來一項建議;“印度的‘參事會’除總督與陸軍總司令外,可都有印度人組成,參事可在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平等的基礎上,從印度各政黨的領袖中透選出來。”魏菲爾於6月25日在西姆拉召集了各黨派領袖參加的會議,以協商組織政府。甘地拒絕參加這次會議,建議改請國大黨主席阿沙德參加。甘地於會議開始之日到達西姆拉,目的是及時指導國大黨代表在會上的行動,由於國大黨堅持其有權選派穆斯林黨員代表全印穆斯林參加政府,遭到穆斯林聯盟的反對。穆斯林聯盟堅持穆斯林席位應全部由穆斯林聯盟選派,雙方無法達成協議,西姆拉會議不歡而散,宣告破裂。
1945年7月下旬,英國工黨執政,艾德禮取代丘吉爾為首相。英國工黨政府有意對印度獨立作進一步讓步,以結束印度政治上的僵持狀態。1945年8月6、9日,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於彈,8月15日,日軍戰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甘地在談到原子彈與戰後形勢時說:“真理與非暴力麵前,原子彈不發生絲毫作用,一個代表道德的精神力量,一個代表物質的力量,……精神力量得到發揚,便舉世無敵。”在此形勢下,1946年1至2月,甘地在孟加拉、阿薩姆、馬德拉斯等省(邦)視察饑荒,同時,宣傳非暴力抵抗和解放賤民的哈裏真運動。甘地堅持宣傳“以愛勝恨”,用非暴力求得政治平等和經濟平等。
1946年2月18日,英國皇家印度海軍中的印度籍官兵在孟買起義。兩萬多名水兵離艦在市內遊行,他們扯下英國國旗,高呼“打倒英帝國主義!“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團結起來!”“勝利屬於印度!”等口號。然而甘地卻從非暴力主義出發,指責起義士兵違反了非暴力原則。
在海軍起義與反英鬥爭高漲的影響下,艾德禮於2月19日在英匡下院宣布派內閣特使團到印度來,以便“與印度各界領袖共同促進印度完全自主之早日實現”。1946年3月,英國內閣特使團抵達德裏。5月2日,國大黨、穆斯林聯盟與英國內閣特使團在西姆拉舉行會議,商議成立製憲會議和國民政府問題。甘地受邀參與協商,但國大黨與穆斯林聯盟之間的分歧無法協調,穆斯林聯盟堅持成立巴基斯坦,雙方未能達成任何協議。聯邦憲法將由製憲會議製訂,製憲會議的代表296名由各省立法議會在教派基礎上選出,加上加人聯邦的各土邦的代表;以十年為過渡時期,先設立過渡時期臨時政府。對於這個方案,甘地認為這是在當時條件下,英國政府所能提出的最佳方案。然而,印穆教派衝突正愈演愈烈。6月29日,當甘地乘火車前往普拉時,竟有人預埋炸彈行刺。但未得逞。
對內閣特使團提出的“印度方案”的解釋,國大黨與穆斯林聯盟之間存在嚴重分歧。穆斯林聯盟決定,1946年8月16日為“直接行動日”,反對“印度方案”和國大黨,印穆衝突達到非常嚴重的程度。在加爾各答,不少印度教徒被殺,他們的住家及店鋪被搶劫、被焚燒。印度教徒迅速實行報複。印穆大規模衝突發展到全印許多地方。
9月2日,賈·尼赫魯宣誓就任總督行政參事會的參事(臨時政府副總理)。穆斯林聯盟拒絕參加總督行政參事會(臨時政府)。甘地認為臨時政府應該采取措施,取消鹽稅:致力於教派和睦,特別是印穆的聯合團結;解放賤民和倡導穿戴上布。甘地在印穆教派衝突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大聲疾呼,要求印穆聯合起來,迎接印度的獨立,他於1947年1月至3月,在孟加拉和比哈爾進行一日一村的徒步旅行,宣傳印穆和睦,團結共處。
1947年2月20日,英國政府宣布,任命蒙巴頓為印度總督,安排把權力由英國人轉交給印度人的事宜,英國將於1948年6月退出印度。蒙巴頓於1947年3月24日接任印度總督。蒙巴頓到達印度後,發現印度的局勢比他在倫敦時所想象的還要危險。蒙巴頓的主要助手伊斯梅如此記述當時印度的形勢:“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艙中載滿彈藥而在大洋中著了火的船。當時的問題是要在大火燒到彈藥之前把火撲滅。事實上,除了像我們所做的那樣去做之外,在我們麵前並無選擇的餘地。”4月15日,甘地和真納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停止教派衝突。但未得到多少效果,教派衝突繼續惡性發展。5月8日,甘地寫信給蒙巴頓,要求英國不要分裂印度,不要分割盂加拉省和旁遮普省。但是,時至今日,印巴分立的大勢已無可挽回。6月3日,蒙巴頓宣布印度、巴基斯坦分治的“印度獨立法案”,也稱“蒙巴頓方案”。對此,甘地表示,他雖然不同意印度被分為兩個國家的理論,也不願意向暴力低頭,但不得不承認現實環境。因此,甘地建議全印國大黨接受蒙巴頓方案。《印度獨立法案》於1947年7月1日,經英國國會通過,決定以1947年8月15日為政權移交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