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元帥八、印度聖雄——甘地2
5.身死之謎
1934年6月,甘地繼續為哈裏真運動而奔走,行程12500萬公裏。在浦那的一次群眾大會上,堅持賤民製度的行刺者向甘地投擲炸彈,甘地幸免於難。
自從《甘地一歐文協定》參加倫敦第二次圓桌會議以來,甘地與國大黨的許多領袖、特別是左翼青年領袖在非暴力抵抗、殘民解放、手紡車土布運動等問題上存在著明顯的分歧意見。9月17日,甘地發表聲明證實他將在形式上退出國大黨。10月28日,甘地正式提出退出國大黨,國大黨孟買大會接受了甘地的退黨要求。然而,甘地從1919年以來就是國大黨的實際領袖與精神支柱,印度舉國上下尊他為“聖雄”,因此,盡管甘地退出了國大黨,國大黨的領導人,包括賈·尼赫魯還是經常征詢甘地的意見,他在群眾中的崇高威望,使他的每一言行都是舉足輕重的。在此後的幾年中,甘地從事鄉村建設工作,他號召人們深人鄉村,到群眾中去,以實際工作喚起群眾。
與此同時,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衝突正在不斷加劇。1938年4月28日,甘地與真納在孟買會談如何解決印穆團結合作問題,但未取得積極結果。印度土邦受英印殖民當局的唆使,在土邦內加緊鎮壓國大黨人,拉吉科特土邦逮捕了甘地夫人。3月3日,甘地親赴拉吉科特土邦,與土邦王公談判,要求土邦王公改革政治和釋放政治犯。但該士邦王公不準外省人士進人。甘地絕食4天,以表示抗議土邦的鎮壓政策。4月16日,甘地進人拉吉科特,當他在廣場做祈禱時,一群穆斯林高喊反對甘地的口號。當甘地離開廣場時,又遭到暴徒的毆打。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突然襲擊波蘭後,9月3日英國對德宣戰,印度總督在絲毫未與國大黨和印度人民商量的情況下,便宣布印度站在英國一方進人戰爭狀態。英國將印度拖入了戰爭。9月3日,印度國防條例規定:中央政府有權以法令來統治,禁止群眾集會以及其他未經政府許可的宣傳活動;未經檢察機構的批準,政府便可逮捕人,實行對違反“條例”者的懲罰。這就是說,該條例比1919年3月公布的《羅拉特法》還要嚴厲,是赤裸裸的殖民地專製統治。
9月14日,國大黨工作委員會通過並發表了賈·尼赫魯起草的聲明,譴責“英國政府不經印度人民同意便宣布印度為交戰國”,拒絕“與按照帝國主義路線進行的戰爭合作”,表示印度不能參加鞏固帝國主義利益的戰爭,印度人民必須實行自己支配自己的政策。聲明質問英國政府,它的戰爭目的是什麼?是否包括消除帝國主義和把印度作為一個自由國家來對待。同時,聲明嚴厲譴責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宣布“國大黨反對法西斯納粹的理論和實踐”,要求“英國應在自己的範圍內,先結束帝國主義,在印度建立充分的民主”。國大黨的這一立場,是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反對英帝國主義綏靖法西斯和納粹主義,主張建立反帝大同盟的立場是一致的。
甘地就上述國大黨的決議發表聲明,一方麵,要求國大黨能夠團結一致支持這項決議:但另一方麵,他感到遺憾,與國大黨有分歧,因為隻有他個人“主張不論給英國人什麼支援,都應該是無條件的。隻能在純粹非暴力的基礎上作出這種支援”。
在國大黨的要求下,甘地於9月27日在西姆拉與印度總督又會談了印穆關係以及印度未來的地位問題。但仍未取得積極結果。於是,甘地於10月17日,再次發動非暴力抵抗運動。甘地強調,這次是“個人非暴力抵抗運動”,目的是爭取反對印度參戰的言論自由權。對此,英國殖民政府對國大黨領導人和非暴力抵抗者實行了大規模的逮捕,到1941年5月,被捕人數已達2萬多人。其中包括賈·尼赫魯等11名國大黨工作委員會委員,176名全印國大黨委員會委員,29名省政府部長和400名議員。被捕人數以聯合省為最多。殖民政府禁止發表反戰演說和報刊刊登反戰活動的消息。
1941年1月5日,甘地領導的非暴力反戰運動繼續發展。參加反戰運動的個人非暴力抵抗者,均由國大黨各級黨組織推薦名單,送交甘地批準。4月,國大黨基層黨員紛紛報名參加個人非暴力抵抗運動。6月,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德國侵略蘇聯的戰爭爆發,英美宣布支持蘇聯。在此形勢下,印度總督為爭取國大黨的合作,宣布擴大行政委員會,建立國防委員會,以吸收印度各界領導人參加。但甘地沒有接受總督的意見,認為總督“這一決定沒有滿足國大黨的要求,也不會影響國大黨的立場”。甘地表示,將“按照非暴力的法則繼續發展”個人的非暴力抵抗運動。
1942年春天,日軍侵襲東南亞,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軍遭到沉重打擊,2月15日,日軍侵占新加坡,3月8日,日軍侵占緬甸仰光,戰火逼近印度邊境。在此形勢下,3月11日,英國首相丘吉爾為取得印度的更多支持,宣布派內閣特使克裏浦斯帶著“克裏浦斯計劃(方案)”訪問印度,擬同甘地等印度各政黨領袖商談有關戰後自治和憲法等問題。克裏浦斯方案實際上是原來總督的“八月建議”的重彈。克裏浦斯答應在戰爭結束後給予印度自治領地位和成立一個製憲機構,由印度人成立中央臨時政府,但國防事務仍由英國人負責。同時,英國仍堅持目前不擬對印度政府作任何變更,而且規定英屬各省及各土邦如不願接受新憲法可準其維持現有地位。3月27日,甘地與克裏浦斯會談時說:“如果這就是你全部的方案,我勸你搭下一班飛機回去吧廣甘地稱克裏浦斯方案是“延期支票”,遭到甘地和國大黨的拒絕。
1942年8月8日,全印國大黨工作委員會通過決議,該決議由甘地起草,要求英國“退出印度”,必須立即結束“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印度獨立,成立一個臨時政府,自由的印度應成為1942年1月1日發表的《聯合國家宣言》的盟員;決議讚成發動一次最大規模的群眾鬥爭來實現上述目標。
然而,當國大黨還沒有真正準備好開展群眾鬥爭時,8月9日,英印殖民政府的野蠻鎮壓立即開始了,甘地、賈·尼赫魯和所有國大黨領袖均遭逮捕,國大黨被宣布為非法組織。群眾運動失去了國大黨的領導,民族領袖的被捕在全印各地引起了示威和騷動。英印政府繼續殘酷鎮壓,包括從飛機上進行掃射。據官方估計,在1942年最後5個月中,被捕者達3萬人,未經審訊而扣押者達1.8萬人,遭殺害者940人,因軍警開槍而受傷者有16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