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服務員想讓這位外賓“出洋相”,真是太容易了,但她沒有那樣做,而是委婉地暗示對方的錯處。懂得說話藝術的人往往會這樣不動聲色地讓對方擺脫窘境。
古人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過而不接受批評,隻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可見,批評在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領導的批評言辭不當,不注意批評的技巧和方法,就會導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因此,要想收到良好的批評效果,就需要掌握批評的技巧和方法。
下麵簡單介紹幾種批評的方法:
1.在批評別人之前先自我批評
毛澤東在1962年的一次發言中一方麵嚴厲批評黨內壓製民主的惡劣現象,一方麵坦率地對近幾年工作中的錯誤承擔責任。他說:“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其他同誌也有責任,但是第一個負責的應當是我。”在毛澤東的帶動下,其他主要的中央領導也在會上誠懇地自我批評,會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種先自我批評的方法,能夠減輕下屬的心理負擔和抗拒心理,使他們能夠接受批評,冷靜地審視自己的錯誤。
2.運用抑揚結合法
即在批評別人時,先找出對方的長處稱讚一番,然後再提出批評,最後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話語。這種方法使人認為你的批評是公正客觀的,自己既有過失,也有成績。這樣就減少了因批評所帶來的抵觸情緒,收到良好的批評效果。
某領導發現秘書寫的總結有不妥之處。他是這樣批評秘書的:“小張,這份總結總的來說寫得不錯,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有幾處寫得很有見地,看來你下了工夫。隻是有幾個地方提法不妥,有些言過其實,有的地方尚缺定量分析,麻煩你再修改一下。你的文筆不錯,過去幾次寫總結也是越修改越好,相信你這次也一定能修改出一個更好的總結來。”這樣說,秘書會感到領導對自己很公正、很器重,充滿期望和信任,因而會很賣力地把總結修改好。
3.運用明褒暗貶的方法
某位領導碰到全廠有名的後進青年,主動打招呼:“小唐,你好!”對方不冷不熱地冒一句:“不敢說好,我是廠裏有名的壞蛋。”領導忙接過話頭說:“你一不偷,二不搶,三不搞腐化,怎麼會是壞蛋呢?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你不是壞蛋,說你不可救藥,不僅否定了你,也否定了教育者自己。”這番話首先穩定了對方情緒,滿足了對方的自尊心,同時又促使對方反思:為什麼不偷不搶,名聲卻不好呢?這種明褒暗貶的批評法運用得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當然,批評的方法遠不止以上三種,作為領導者,隻有講究批評的方法和口才技巧,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人才:最適合的才是最優秀的
一個組織要想成功,隻靠一個領導者是遠遠不夠的,領導者需要別人來幫助他。但並不是任何人都有這個能力或資本協助領導,這時,作為領導的你就要在人群中選出你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