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齊達內驚天一頂 意大利知恥後勇
第一章最激烈申辦之爭·豪強齊聚
如果德國人1974年請來大力神杯是“得來全不費工夫”,那麼2000年7月FIFA蘇黎世大會宣布6年後世界杯主辦權前,德國足協主席茨旺齊格的心始終懸在半空——在FIFA自1996年決定世界杯將在各大洲輪流主辦後,誰能接棒日韓請來大力神杯,無疑備受矚目,而德國人要麵對的頭號對手,便是FIFA主席布拉特青睞的南非,在FIFA執委最後投票前兩天,巴西因申辦無望轉而支持南非,以換取南非支持巴西申辦2010年世界杯。麵對巴西人的臨陣倒戈,貝肯鮑爾出離憤怒:“世界杯申辦居然公開搞台底交易,我真想退出。”關鍵時刻德國政府表示將對國際足聯在世界杯比賽期間的巨額收入免稅,這一“割肉讓利”讓FIFA頓時舉棋不定。在經過三輪投票後,德國以1票優勢獲得2006年世界杯的主辦權。打著“我們將自己視為歐洲的心髒”申辦口號的德國,終於如願第二次讓世界杯花落日耳曼。
比起上屆世界杯預選賽的冷門迭爆,本屆世界杯豪強並未遭受考驗:歐洲區荷蘭、葡萄牙、法國、西班牙均以不敗戰績出線,而南美區首次要打預選賽的衛冕冠軍巴西隊,雖然心不在焉地隻贏了一半比賽,仍然力壓佩克爾曼大換血的阿根廷以頭名出線。
第二章巴德輕鬆寫意·慢熱英法
A組揭幕戰打響前,克林斯曼將上屆世界杯金球獎和金手套獎雙料卡恩、鐵血隊長巴拉克摁在板凳上,惟一令人不算意外的是前鋒線克洛澤與波多爾斯基的搭檔,但替補諾伊維爾、阿薩莫阿和漢克等人的量級更無足輕重,但就是如此慘淡的家底兒,克林斯曼卻交出了小組賽三戰全勝,打進8球的耀眼成績單。
衛冕冠軍巴西隊顯得輕鬆寫意,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卡卡和阿德裏亞諾被好事的巴西媒體比作1986年之後巴西隊的又一組“黃金四重奏”。
本屆杯賽僅有阿根廷、荷蘭、塞黑和科特迪瓦所在的C組實力相對接近,但兩支頂級強隊先打較弱對手、最終決戰的賽程抹殺了懸念。而以裏克爾梅為核心的阿根廷隊踢法兼具觀賞性和實效,剛在巴薩嶄露頭角的小將梅西雖然尚是替補,但已經展現出不可估量的天賦。
真正的死亡之組發生在意大利、加納、捷克、美國所在的E組,盡管不少人看好兩年前在歐洲杯的悲情英雄捷克,但34歲才首次出征世界杯的內德維德,顯然過多地把狀態留在了尤文圖斯,這批成長於1996歐洲杯的老將們在小組第二戰就被更有朝氣的加納2比0擊敗,小組末戰惟有拿下意大利才能順利出線,但裏皮的球隊沒有給對手任何可乘之機。“電話門”後,布馮、卡納瓦羅、皮耶羅、讚布羅塔、卡莫拉內西等尤文係國腳實際上是抱著“戴罪立功”的心態出戰,盡管小組賽與美國一戰出現了德羅西被紅牌驅逐的鬧劇,但藍衫軍祭出1982年水潑不進的鏈式防守,33歲的卡納瓦羅更把盯人防守發揮到極致,意大利隊雖然場麵上優勢不大,但想擊敗他們,成為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英格蘭與法國兩強兩年前歐洲杯上表現差強人意,無論是執掌三獅軍團已近6年的埃裏克鬆,還是此前幾乎不為世人所知的多梅內克,都亟待用一屆出色的世界杯表現贏得續約合同,但兩隊小組賽的表現實在不敢恭維:英格蘭隊雖然拿下了巴拉圭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但均是小勝,麵對老苦主瑞典依舊無可奈何;而法國隊更是步履蹣跚,0比0平瑞士,1比1平韓國不像是爭冠,倒像是出局,所幸末戰2比0拿下多哥,以小組第二驚險出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