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回 老元戎英雄遲暮 新球王橫空出世(1 / 1)

第十三回 老元戎英雄遲暮 新球王橫空出世

第一章震後重建·諸神之戰

1985年9月19日清晨7時19分,墨西哥西南岸外太平洋底發生8.1級強震,震波約2分鍾到達墨西哥城,僅僅90秒,市中心30%的建築物便化為瓦礫,7000多人死亡,1.1萬人受傷,30多萬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達11億美元,因地震喪生者總數近4萬人。遭受地震災害的墨西哥人民,以他們的熱情、努力和真誠深深感動了國際足聯和參賽各國。FIFA主席阿維蘭熱在經過考察和會晤各方代表後,決定仍由墨西哥來主辦1986年世界杯。而本屆杯賽,參賽球隊也達到24支。

出生於1960年後的新星們,是這屆世界杯的主角:巴西隊卡雷卡、西德隊馬特烏斯、法國隊帕潘、英格蘭的萊因克爾、比利時隊的20歲超新星希福……但在這群進入上升期的60後中,最耀眼的莫過於阿根廷隊的10號——迭戈·馬拉多納。

第二章致命12碼·上帝之手

1986年世界杯的4場1/4決賽戰事,整體質量之高堪稱史上之最,其中三場拚到要靠點球一決雌雄,而僅有的1場常規時間決出勝負的比賽,則誕生了“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兩個在足球史中值得大書特書的瞬間,28年以來,依舊為後人心馳神往。

巴西點球大戰4比3淘汰法國,12碼決勝成王敗寇的殘酷,同樣發生在西德與墨西哥、比利時與西班牙兩戰中,兩支國旗同為紅黃黑三色的球隊均無一失手,不過這三場比賽的曆史知名度相加,恐怕也不及6月22日在阿茲特克球場開打的英阿之戰——這場比賽的觀眾,相當於其他三場半決賽觀眾數之和!

馬島之爭後,阿根廷與英格蘭遭逢在1/4決賽,白卷易邊後,下半場僅開場6分鍾,馬拉多納以一個隱蔽的左手擊球,將皮球砸進了網窩,視線被阻擋的突尼斯主裁賓·納賽爾認定此球有效!4分鍾後,馬拉多納連過五人打入一記載入史冊的個人英雄主義進球,堪稱世界杯80年來最完美的個人演出,沒有之一。“那不是我的手,那是上帝的手。”賽後談到第一個進球時,馬拉多納玩起了文字遊戲。

三天之後,半決賽如期開打,或許是此前在1/4決賽消耗了太多體力,經曆120分鍾加時賽的法國和比利時略顯體力不支,均以0比2的相同比分敗於西德和阿根廷,巧合的是,打進四個進球的布雷默、沃勒爾、馬拉多納(梅開二度)均生於1960年

第三章二馬相逢迭戈勝

這屆阿根廷隊除去馬拉多納,餘者多半隻能算中上資質,使用352的藍白軍團用意很明顯,盡量從對方腳下搶走皮球,然後傳給迭戈,讓他解決問題。而西德隊主帥貝肯鮑爾曆經小組賽直至半決賽的一路坎坷後,絲毫不敢大意,授意隊內最攻守兼備的後腰專職盯防馬拉多納——洛塔爾·馬特烏斯,一位跑不死的永動機。

6月29日的阿茲特克球場座無虛席,11.46萬名觀眾創下了世界杯決賽迄今第二高的上座率。從比賽開始的第一秒起,馬特烏斯便對馬拉多納形影不離,布朗的進球讓阿根廷上半時1比0領先。下半時西德隊孤注一擲,用中鋒沃勒爾換下阿洛夫斯,但10分鍾後阿根廷由巴爾達諾再下一城。貝肯鮑爾撤下中場馬加特,換上老射手赫內斯,以身高優勢衝擊阿根廷隊防線,此舉果然奏效,連扳2球追平比分。然而比賽最終決定者仍是馬拉多納,第84分鍾,馬拉多納妙傳助攻布魯查加打進絕殺進球。

賽後,馬拉多納以隊長身份高舉大力神杯,毫無疑問,這是屬於迭戈的世界杯,不止因他無與倫比的5個進球和5個助攻,更因他那支具備無限魔力的左腳,所展現出的那些匪夷所思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