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隊伍績效考評對策
教育經濟
作者:王萍
【摘要】 本文在分析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工作績效考評基本現狀的基礎上,指出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考核評價體係的不足,提出筆者的一些建議,以期對進一步完善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體係有所啟示。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績效考評 對策
一、績效考評概述
1、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的內容
是指輔導員的領導、同事、本人、下屬和學生參考輔導員工作的目標和指標體係,采用客觀公正的考評辦法,來評價輔導員們任務完成及職責履行情況。
2、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的原則
客觀公正原則:以客觀事實為考評依據,公正地根據考評標準來進行績效考核。必須遵循客觀公正原則,這是實施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的前提和基礎。
及時反饋原則:對輔導員們的考核結果要及時地反饋給輔導員本人。對其肯定的同事,指明其不足,並幫助其明確以後努力的方向。
合理獎懲原則:輔導員們的績效考評應該和他們的職稱和職務的晉升、物質獎懲、精神鼓勵等結合起來,真正達到考核的目的。
二、績效考評體係的實施目標
對於輔導員個體而言,績效考評能夠起到優化輔導員工作,引導輔導員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從而促進輔導員自身素質的提升。
對於高校而言,績效考評能夠幫助學校明確輔導員工作方向,結合新形勢和需求,及時找出不足並調整輔導員隊伍的發展方向,確保學生工作的正常開展。
對於社會而言,建立一套完備的輔導員職業標準,能夠推進輔導員隊伍向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方向轉變,從而不斷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社會聲譽。
三、高校輔導員隊伍績效考評的現狀特點
1、采用多樣化的考評主體
目前,大多數高校已意識到了考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於輔導員工作地點的不確定性和工作接觸對象的多樣性,他們在輔導員績效考評主體的選擇上將二級學院、相關職能部門、學生等多個與輔導員工作密切相關的“利益”主體納入考評主體的範圍,希望盡可能地減少因個人偏見而產生的評價誤差,從而使輔導員能更全麵、更徹底地了解自己。
2、采用多元化的考評內容
大多數高校的相關職能部門,為了使考核結果能更真實地反映輔導員的工作,在設計考評內容時從德、勤、能、績等維度進行。同時,考慮到不同的考評主體與被考評者在接觸時間、接觸地點、接觸原因、接觸次數等不同,對不同考評主體采用了不同的考評內容,從而使考評結果更加合理、可信。
3、給予院(係)適當的主導權
二級院(係)負責學生工作的黨政領導作為輔導員的直接上級,是最了解輔導員工作的人,因此,大多數高校的院係不僅是輔導員績效考評的重要主體,而且也有推優的權力,這樣做不僅能夠使院(係)能夠更好地了解、監督輔導員的工作,而且更能激發輔導員工作積極性。
四、現階段我國高校輔導員績效考評存在的主要問題
1、考評標準不夠明確
我國的大多數高校雖然都從職業操守、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等多角度去評價輔導員的工作,但因輔導員工作本身的繁瑣性,卻在明確了考評要素之後,忽視了對考評要素的等級劃分,容易導致考評工作流於形式,公平性和公正性很難得到保證。
2、考評結果的反饋不夠全麵
績效反饋在績效考核的操作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在輔導員績效考評結束之後,不能及時就考評中輔導員所反映出的優缺點進行充分溝通,這不僅使輔導員們容易安於現狀,而且使那些積極進取的輔導員很難進一步完善自我,從而降低了對工作的積極性,影響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