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常態下寧夏轉型發展的新思路(3 / 3)

6、著力推進低碳發展,打造經濟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新模式

第一,強化資源節約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要求,全麵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明顯提高單位土地麵積產出率。全麵推進清潔生產,打造煤炭、化工、冶金、造紙等高效循環生態產業鏈,著力發展循環型農業。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高工礦企業水資源循環利用率和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第二,加強環境保護,促進生態修複。加大環保投入,大力推廣應用新型環保技術。加快淘汰一批不達標的火電、鋼鐵、焦炭、造紙等落後產能,推進煤炭、電力、化工、冶金、等重汙染行業的環保生態化轉型。加強重點工業園區、產業基地及城市汙水處理、垃圾處理及集汙管網建設。以生態移民、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為重點,推進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第三,研發推廣低碳技術,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加強戰略規劃和試點示範,加快低碳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快建立有利於低碳技術推廣應用的稅收、價格、信貸、政府采購政策體係和評估考核機製,為控製溫室氣體排放提供持續有效的激勵機製。擴大森林麵積,加強森林管理,增強森林碳彙能力。

7、著力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培育經濟轉型升級合作競爭新優勢

第一,推動中阿務實合作。探索建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省區及歐亞國家交流合作機製,努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經貿合作新平台、文化交流新載體、能源合作新基地、國際交通新網絡。深入挖掘產業、資源、市場等方麵的互補優勢,推動阿拉伯國家及穆斯林地區等外商投資我區能源化工、清真食品、農業、商貿、旅遊等產業。支持區內企業聯合國內大型企業到阿拉伯國家及穆斯林地區進行油氣、礦產等資源開發和工程承包合作。加快服務業開放,推動形成中阿國際貿易結算中心。第二,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以建設開放型特色園區為突破口,擴大園區管理權限,創新服務方式,建立跨園區協作機製,推動試驗區體製機製創新。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合作,探索共同建設、開發、運作銀川綜合保稅區的新模式。建立貿易投資便利化工作機製,提高通關效率,優化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放寬外資準入,製訂寧夏外商投資負麵清單,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第三,加快構築內陸開放通道。以開發利用航權為著力點,加強航空口岸建設,加快建設銀川河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辟更多國際航線並實現常態化運行。建設銀川至西安快速鐵路、包蘭線銀川至蘭州段擴能改造工程、甘武鐵路增建二線工程、寶中鐵路和太中銀鐵路複線。加快高速公路網建設,完善區內公路網。加快陸路口岸建設,推進陸路口岸跨區域合作,積極推動電子口岸建設。

【參考文獻】

[1] 寧夏發展改革委:寧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彙編[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