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常態下寧夏轉型發展的新思路(1 / 3)

新常態下寧夏轉型發展的新思路

區域經濟

作者:馬術梅

【摘要】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期,是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攻堅期,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期,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新常態下,寧夏應順勢而為,結合自身實際和發展階段,全麵深化改革、科學選擇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戰略重點和重大抓手,積極構築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

【關鍵詞】 新常態 寧夏 轉型 思路

一、新常態下寧夏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

1、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紅利”,要把深化改革創新、擴大對外開放作為寧夏經濟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和不竭源泉,緊緊圍繞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製機製,著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建設開放寧夏。

2、共享同富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寧夏經濟轉型升級的出發點和歸宿,按照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的思路,把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體現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實現富民與強區的有機統一,建設富裕寧夏。

3、統籌協調

把統籌兼顧作為推動寧夏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正確認識寧夏的發展階段特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與社會可承受度之間的關係,妥善處理好改革與發展的關係、速度與質量效益的關係,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相協調、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城鄉山川發展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有機統一,建設和諧寧夏。

4、低碳綠色

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寧夏經濟轉型升級的根本舉措,強化“生態優先”理念,立足寧夏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謀劃發展,加大綠色投資,倡導綠色消費,促進綠色增長,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建設美麗寧夏。

二、新常態下寧夏經濟轉型發展的七大戰略重點

1、全力深化改革,釋放經濟轉型升級改革新“紅利”

第一,繼續深化行政體製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強化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社會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切實推進從“經濟增長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型。第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全麵清理各種經營性國有資產,全麵推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實現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積極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開展自治區參股中央企業、自治區屬國有獨資企業混合所有製改革試點,營造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環境。第三,全麵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進一步深化與中央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加快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發展,加快推進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上市,鼓勵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交易,推動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試點,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構建組織多元、服務高效、監管審慎、風險可控的金融體係,增強金融市場功能。第四,繼續深化資源型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結構調整、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資源性產品價格機製和環保收費製度,大幅度減少要素價格扭曲的經濟成本,提高能源資源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