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時最好先回憶,或根據聽課所記要點,回憶當天學習了哪些內容,主要教材是什麼,進行了哪些實驗,等等。然後再複習課文。在這個時候,可根據回憶,有困難或不明確的地方多複習,理解了沒有問題的少複習,這樣既可節省時間,而且可集中力量來弄通困難教材,掌握重點。最後,再合上書本思考一遍,特別要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然後才做作業。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因此,在複習時,要十分注意這一特點。對每一項實驗,必須注意它的變化、現象,儀器裝置、操作手續,從現象到本質去認識它、理解它。同時,在複習時必須對所做過的實驗已觀察到的變化,從現象到本質地進行回憶、複習,並且還要注意實驗裝置及操作手續。
(3)複習的操作方法
複習是對知識的識記、掌握、鞏固、深化、提高的過程。通過複習進行總結,歸納章節內容,列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係,有助於知識的條理化、係統化,有助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根據不同的內容,可選擇以下不同的方法:
①實例法。對物質的性質、製法、存在、用途必須有機地聯係起來進行複習。通過實例,認識物質的製法、用途、存在決定於它的性質,它們之間是有機的內在聯係的。因此,在複習某一物質的性質的同時,應根據此性質認識它的製法與用途,聯係它的存在。
同樣,複習用途與製法,也必須充分了解它們所根據的是該物質的哪些性質。如複習銨鹽與堿反應放出氨氣的特性時,便應注意聯係氨的實驗室製法。因為氨的實驗室製法,就是根據銨鹽這一特性。
②對比法。化學知識點之間存在異同,複習時若能進行一些對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記憶。元素間、化合物間、同族元素與異族元素間,以及一些概念不同,複習時均可進行對比。
對比的方法不僅加深、擴大、鞏固新舊知識,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及概括能力的過程。如物質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濃度,可以從定義、條件、範圍、計算公式等方麵來對比分析,找到聯係與區別,以便靈活運用。
③聯想法。複習時要善於將前後知識進行聯想,使之係統化如複習H2的性質時,可聯想到H2的製法、用途,有關的實驗現象、裝置,注意事項等。聯想法是複習化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④歸納法。歸納是一種重要的複習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識,複雜的內容整理成提綱或圖表。如氧化物、酸、堿、鹽之間,通過學習就可摸索出它們相互間的轉化規律,歸納成圖表,成為全章及全書的知識概括和小結。
⑤聯係實際法。要反複通過實例,聯係實際,究竟聯係什麼和如何聯係,逐步學會聯係實際。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聯係實際的重要方麵,按上麵所述,重視複習實驗,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現象,要結合教學加以聯係,使學生逐步學會聯係。
完成作業
化學學科的課後作業及解題過程也有其自己的規律:
①認真審題,明確要求。首先要認真理解題意,弄清題目給出什麼條件,需要回答什麼問題,也就是明確已知和求解。
②回憶知識點,確定解題方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回憶有關的化學概念,基本理論,計算公式等化學知識,設計一條解題途徑,製訂出解題的方案。
③正確解題,完美答案。把解題的思路一步步表達出來,注意解題的規範性和完整性。解題結束時,要注意反複檢查,以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④展開思路尋找規律。這是最後一環,也是大多數學生最容易忽視且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一道題目做完以後,要結合己作好的題目聯係前後的思路,從中悟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來,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無數道練習題,也達不到鞏固知識、訓練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⑤化學學習的過程是由一係列階段組成的,階段與階段之間,既有聯係又有區別,學生在學習時應掌握好各階段和各層次間的協調,隻有這樣才能學好化學,用好書本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論聯係實際,將化學學好,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