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生提高理科能力理論指導4(1 / 3)

第一章學生提高理科能力理論指導4

12.高中化學學習的特點

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相比,有下述幾方麵的特點:

概念抽象

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維為主,從具體、直觀的自然現象入手和實驗入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一些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記憶型,欠缺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習慣於被動接受的方式獲取知識。

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還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維側重抽象思維,在抽象思維基礎上建立化學概念和規律,使學生主動地接受和自覺獲取知識,發展智能。如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概念既抽象,理論性又較強,第三章摩爾概念一個接一個,學生一時不適應,這是學生進入高中所麵臨的挑戰,給教與學帶來一個十分尖銳的矛盾。

進度快,反應方程式複雜

初中進度相對高中較慢,要領或定律學習鞏固時間較長,在往後的學習中有較充裕的時間加以消化,而進入高中以後,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難度顯著增加,進度加快,化學方程式增多,多數反應失去了初中掌握的反應規律,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難度。

如果不及時消化,就會在以後的學習中相當被動,如高一Cl2的實驗室製法,Cl2與水、堿的反應,Na與氧氣反應的不同情況等,學生一時難以理解,深感難掌握、難記憶,不太適應。

內涵深,聯係廣

例如,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可以滲透到今後的各個章節中。還有摩爾使微觀與宏觀聯係起來,滲透在高中教材的各個章節,對整個中學化學計算起著奠基的作用。

再如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是整個中學化學的重點,學得好可促使學生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概括、綜合,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並能使學生以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為理論指導,探索、研究後麵的化學知識,培養分析推理能力,為今後進一步學好化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抓典型,帶一族

初中化學隻是具體介紹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了解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鈉、硫、氮為重點,詳細介紹它們的物質及重要化合物,通過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結構的相同點和不同研究它們在性質上的相似性和遞變性;運用歸納、對比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這是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與初中不同的一個特點。

13.高中生學習化學的方法

化學課的學習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預習,聽課,複習和完成作業等四個階段。下麵我們就來談談如何針對這幾個階段學好高中化學:

預習階段

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讀”,要有課前預讀的習慣,能根據預習提綱帶著問題讀懂課文,歸納含義;“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在課本上圈圈點點。

“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帶著想不通的,不理解的問題去聽課。“記”,要把重要的概念、定義、性質、用途、製法多讀幾遍,記在腦子裏。古人說,疑者看到無疑,其益猶淺,無疑者看到有疑,其學方進。

教師要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認識能力就會提高。在預習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能質疑問題,而且要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安排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在中學時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因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啟發學生的思維,係統地講解化學概念和規律,指導學生演示實驗、組織討論、探索新知識,解答疑難問題,點撥思路,糾正錯誤,並在科學方法的運用上做出規範。

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一定要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同時還要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還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

(1)聽好課的三要素

①恭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嚴肅的學習態度,全神貫注,做到眼、耳、手、腦並用,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聽講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