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財務分析案例教學現狀研究(1 / 3)

財務分析案例教學現狀研究

財會教育

作者:楊海燕

摘要:案例教學由於其實踐性、啟發性、針對性和研究性,在財務分析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認可。本文在對財務分析案例教學現狀師生同步調查的基礎上,發現了我國財務分析課程案例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財務分析 案例教學 現狀研究

一、財務分析課程引入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財務分析課程是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本科的一門專業課。通過學習該課程,力求使學生能以企業財務報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為依據,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企業財務狀況與彈性、經營成果與績效、商業信用與風險、發展趨勢與潛力,以及總體財務情況進行係統化分析和專業性評價活動。財務分析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始於20世紀50年代,它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財務分析是一門綜合性、邊緣性學科。該學科是在企業經濟分析、財務管理和會計學等學科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但並非對原有學科中相關知識的簡答重複或拚湊,而是依據理論和實踐的要求發展形成的具有獨立理論體係和方法體係的經濟應用學科。第二,財務分析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該學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和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的能力,故教學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是為學生模擬真實的場景,分析真實案例,刺激其認知感受,從而激發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動力。

然而,財務分析實例與學生日常生活距離較遠,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和掌握概括抽象的理論知識,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案例教學作為一種具有實踐性、啟發性、針對性、研究性的教學方法,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認可。該方法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以實際案例為分析對象,師生共同參與案例的分析討論。案例教學可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真實情境相聯係,強調以學生為主導,強化其內在學習動機和主動學習行為。案例教學法的優越性正契合了財務分析課程的特點。

目前,多數高校在財務分析課程教學中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案例教學。然而,財務分析案例教學的現狀如何?學生的期望與實際教學情況差距多大?這些問題都值得分析探討。基於此,本文擬通過問卷對師生進行同步調查,主要了解三個問題:(1)師生對財務分析課程案例教學重要性的認識;(2)財務分析課程案例教學的具體實施情況;(3)財務分析課程案例教學的效果。並期望根據調查結果,針對財務分析案例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二、針對財務分析案例教學現狀的問卷調查

(一)問卷設計與調查對象

為更好地推進課程建設和改革,全麵了解財務分析案例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設計了本次問卷調查。為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本次問卷采取匿名回答的方式。調查對象之一是學生,樣本為五所高校財會類專業的本科生。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163份,回收率81.5%;其中有效問卷144份,有效率88.34%。調查對象之二是教師,樣本為上述五所高校講授財務分析課程的相關教師。共發放調查問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20份,有效率100%。

本次針對師生的問卷均包括四個部分,除第一部分對學生(教師)專業背景、性別等個人信息進行調查外,其餘三部分分別從財務分析案例教學的重要性認識、案例教學的具體實施情況和教學效果進行設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對財務分析課程案例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絕大多數師生都認為案例教學對財務分析課程而言是重要的。由於財務分析課程具有應用性、實踐性強的特征,而單純的理論講授使得學生對相對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缺乏直觀感受,在財務分析課程中開展案例教學的重要性隨之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