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所得稅稅務內控的對策分析
稅收與稅務
作者:郝豔華
摘要:近年來國外興起的稅務內控,是內部控製理論與企業稅務管理相結合的產物,它提供一種全新的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的視角,將稅務內控理論貫穿於企業所得稅管理進程中,以期幫助企業有效防範稅務風險,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本文通過對企業所得稅稅務內控應用問題的分析,闡述加強所得稅稅務內控的對策,為所得稅稅務內控在企業中的應用提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 稅務內控 所得稅管理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國的稅收製度均在不斷的完善,相應的稅務機關也加強了對企業所得稅的監管。與此同時,我國所得稅的征收與管理,在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也在不斷的完善與更新。對企業而言,企業所得稅的征收往往會增加企業稅收負擔,在籌劃的過程中,如果對稅收法律、法規的重視度和熟悉度不足,以及對企業所得稅的管理不當,則很可能使企業在所得稅上蒙受一定的稅務損失,並伴隨著一定的稅務風險。目前,大多數企業在企業所得稅的管理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理解方向。事實上企業所得稅的管理工作是企業內部控製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加強企業稅務內控,從容應對麵臨的稅務風險,應是當前大多數企業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的主要任務。
一、稅務內控的相關理論
(一)稅務內控的定義
自2008年至今,部分國家的稅收機關先後參照COSO框架內容擬定了稅務內控方麵的指導性文件,以增強對大企業的稅務征收管理工作。2008年3月,荷蘭稅收和關稅管理局頒布了稅務控製框架(Tax Control Framework),用於規範稅務內控在超大型企業中的建立;我國國家稅務總局於2009年1月20日發布《關於征求意見的函》,用以引導大企業如何合理地控製稅務風險,依照法律法規去履行納稅義務並且有效地防範稅務違法行為,避免可能因為沒有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而麵臨的法律製裁,以及因此而造成的財務損失和聲譽損害。
本文結合理論界對內部控製的理論將稅務內控定義為:稅務內控主要由企業、董事會以及其他人員實施而且將其運用到製訂稅務戰略,並且始終貫穿於企業的發展和進步之中,目的在於識別那些會影響企業稅務的潛在事項,控製稅務風險以使其穩定在主體的稅務風險可控範圍之內,而且還能為其稅務目標的實現提供有效合理的保證。
(二)企業所得稅管理範疇
傳統意義的企業所得稅管理,指企業對其涉稅業務和納稅事務所實施的分析和研究、籌劃和計劃、監控和處理、協調和溝通、預測和報告等全過程管理的行為。僅僅強調的是所得稅申報表相關的稅額計算及稅務申報等程序性、基礎性工作。但是伴隨著近年來的所得稅理論的實踐和發展,企業所得稅管理的範疇已延伸至稅務籌劃、涉稅業務核算、稅務遵從和稅務爭議處理四類內容。
(三)企業所得稅管理與稅務內控的融合
現代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企業所得稅管理,它注重資源的歸類和統籌安排,並且也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但是企業所得稅稅務管理的目標則分為戰略、經營、報告和遵從目標。同時,企業必須借助於類似內控要素這樣的企業資源,才可以順利實現公司所設定的稅務目標。
二、所得稅稅務內控的應用現狀分析
(一)公司治理和組織結構不完善
為了稅務內控體係能夠有效的發揮作用,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治理和組織結構。然而很多企業的稅務管理製度迄今為止都沒有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來。其模式依然沿襲了計劃經濟時期的管理模式。此外,很多企業的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過度集權,內部各部門都過分重視縱向的權利與義務關係,而不太重視橫向的同級各部門之間的交流,致使企業無法在內部保證流暢的信息溝通,足夠的互動性與協調性。這些都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