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點信心。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我們難以預料的。40幾歲的女人不能控製際遇,卻可以掌握自己;無法預知未來,卻可以把握現在;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長,卻可以安排當下的生活;左右不了變化無常的天氣,卻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隻要活著,就有希望。40幾歲的女人隻要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相信人生就一定多姿多彩。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給自己一點信心。希望是什麼?是引爆生命潛能的導火索,是激發生命激情的催化劑。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將活得生機勃勃、激情澎湃,哪裏還有時間去歎息、去悲哀,將生命浪費在一些無聊的小事上?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無限的,隻要我們不忘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就一定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
40歲的女人要活在最大的希望之中。人類精神的自然飛翔並不是從快樂到快樂,而是從希望到希望。人生不能無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當中的。當法國被戰爭濃濃的硝煙籠罩的時候,一群藝術家住在巴黎一棟破舊的房子裏。他們中有音樂家、作家、詩人,還有畫家。貧窮的人們擠在一棟房子裏相互幫助著,而冬天的寒冷和疾病纏繞著他們。在每天麵包和水都岌岌可危的日子裏,能挺過疾病的人真是太少了,隔不多久,就有人被抬出這棟破房子。在房子對麵的矮牆上曾爬滿了常春藤,可冬天的風使一切生命都失去了顏色與活力。
在房子最下一層一個房間裏,住著兩位年輕的姑娘,她們極可能是未來巴黎舞台上的舞蹈家。但現在她們中的一位因疾病來襲,已經躺在病床上很久了。缺乏食物的人們更無力承擔醫藥費用。早晨,病床上的姑娘對自己的同伴說:“我從我的窗口可以看見對麵的矮牆,我可以看見上麵還有五片樹葉,如果那裏還有一片樹葉,我就會看到下一個春天的來臨。”姑娘了解自己的病情已十分嚴重,醫生的臉上也流露出不太樂觀的神情。每一天,姑娘都會睜開雙眼去看對麵矮牆上的樹葉。狂風吹過,樹葉也一一掉落,到了第三天,牆上隻剩下最後一片樹葉了。
姑娘的同伴很焦急。她們的家裏已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能賣的已經全賣了。這位好心的夥伴來到同一棟樓的老畫家那兒,請求他去幫幫忙,想辦法挽留那片樹葉。同樣一貧如洗的畫家對那位好心的姑娘說:“風一夜能吹落所有的樹葉,我也沒有辦法,冰天雪地的又怎麼去想辦法呢?”大家都充滿悲傷地等待著明天,希望明天病床上的姑娘還能活著。第二天早上,姑娘從病床上睜開眼,疲憊而又欣喜地說:“我就知道還會有一片綠色的樹葉懸掛在枯萎的藤蔓上。”
她不知道那是老畫家晚上提著燈,趕在天亮前在矮牆上畫上了一片綠葉,是他給了病危的姑娘一個新的希望。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則通向失敗之路。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在心裏一直抱著美“夢”的人是幸福的。也可以說,抱有希望活下去,是隻有人類才被賦予的特權。隻有人,才能由其自身產生出麵向未來的希望之光,才能創造自己的人生。
在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既不是財產,也不是地位,而是在自己胸中像火焰一般熊熊燃起的意念,即希望。因為那種毫不計較得失、為了巨大希望而活下去的人,肯定會生出勇氣;不以困難為事,肯定會產生巨大的熱情,使自己的內心開始閃爍出洞察現實的睿智之光。隻有睿智之光與時俱增、終生懷有希望的人,才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才會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播種希望,收獲奇跡。多年以前,美國有一家報紙刊登了一則園藝所重金征求純白金盞花的啟事,在當地轟動一時。高額的獎金讓許多人趨之若鶩,但在千姿百態的自然界中,金盞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要培植出白色的,並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許多人一陣熱血沸騰之後,就把那則啟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一晃20年過去了,一天,那家園藝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熱情的應征信和一粒純白金盞花的種子。當天,這件事就不脛而走,引起軒然大波。寄種子的是一個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愛花人。20年前當她偶然看到那則啟事後,便怦然心動。她不顧8個兒女的一致反對,義無反顧地幹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種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後,金盞花開了,她從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選了一朵顏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種子。次年,她又把它種下去。然後,再從這些花中挑選出顏色最淡的花種栽種……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終於,20年後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園中看到了一朵金盞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並非類似白色,而是如銀如雪的白。一個連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在這位不懂遺傳學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這是奇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