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校長講話要娓娓動聽(1 / 1)

我當中學校長已半個世紀,大小會議上給學生講話無數次,惟近兩年來的講話頗受同學們的歡迎。這要歸功於山東省五蓮縣特殊教育學校古全凱、孫傑二位老師的一篇精彩文章的啟迪。現將原文摘抄於下:

校長在各種大會上對學生的講話,應避免空洞說教。針對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話說到他們心裏,讓他們愛聽、想聽。一般,可采用以下說法:

借助生活中的實例

生活中的實例極易引起學生的自覺行為動機,他們願聽,也樂意聽。一個校長給學生講提高修養要從眼前的一點一滴做起時,講道:“某公司招聘一名職員,應聘者很多,一個其貌不揚的人被選中,人們不服,去問經理,經理說:他在門口蹭掉了腳下帶來的土,進辦公室隨手關門,說明他做事小心仔細;他看到那個老人,起身讓座表明他心地善良,體貼別人;應聘時,他先脫帽,回答問題幹脆果斷,證明他既懂禮貌又有修養,其他人都從故意放在地上的那本書上邁過去,隻有他俯身撿起那本書,並放回桌子上。然後說:一滴水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折射出一個人的修養。所以我選擇了他。”

借助繪聲繪色的描述

繪聲繪色要求借助種種修辭手段把抽象的東西描繪得如聞如見,生動形象。這種方法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一個校長在一次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報告會上講如何擺脫煩惱時,使用了這種方法。他講道:“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當我們朝著太陽奔跑時,看不見陰影總在我們的後麵,隻有眼前的無限光明。可以說,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鬥目標就是照耀在我們人生道路上的太陽。為了她,我們開足馬力,勇往直前地去追求,我們不會也不去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因為我們眼中隻有那顆光輝的太陽。我們無暇顧及背後給我們帶來痛苦和煩惱的陰影。也正是如此,流星為那閃光的一瞬間,甘願在孤寂中等待千百年。”在這段話中,校長把理想、目標比作“太陽”,把痛苦比作太陽下的陰影,把實現理想目標義無反顧地前進比作“朝著太陽奔跑”,道理講得比較形象、透徹,學生也樂意聽。

借助學生熟知的仿擬之語

仿擬是把人們已熟知的名句、名段加以點化、改造和模仿,注入自己要表達的內容,能給人熟悉感、新鮮感和親切感。在學校優秀畢業生總結表彰大會上,一位校長在做總結時,通過仿擬毛澤東著作中的句子,深刻地表達了對取得優異成績同學的希望和要求,他說:“奪取畢業的勝利,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你們講明白。務必使同學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學們繼續保持奮發拚搏的作風。你們的能力有大小,但隻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話音沒落,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眼中透出的是深深的感激和敬意。

借助哲理性的故事

有情節、有懸念、吸引人,含有一定哲理性的故事,是適合中小學生口味的。一個校長在一次國旗下講話中便使用了這種方法。他講道:“清光緒年間,孫中山留學回國。有一次,路過總督府,想會見兩廣總督張之洞。便寫了便條,讓守門傳進去。張之洞見條子上寫的是:學者孫中山求見張之洞兄。張之洞不大高興,提筆在便條上寫道:持三字貼,見一品官,白衣尚敢稱兄道弟?守門人把條子交給孫中山,孫中山一看,又在條子上寫道:行千裏路,讀萬卷書,布衣也可傲王侯。守門人又把條子傳了進去。張之洞一看,‘啊’了一聲,連忙說:請!”看到下邊氣氛很活躍,同學們聽得很認真,他接著說:“人這一生,要想有所建樹,首要一條就是要有一種銳氣,敢於向權威挑戰。”聽到這些,同學們都會心地笑了。

借助令人回味的美文

美的詩文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我師範畢業時,校長在講“如何看待機遇”這個問題時便使用了這種方法,至今想來,仍是回味無窮。他說:“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成功需要機遇。機遇在哪裏?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們必須先在教育方麵取得成就。而且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2011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