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表揚與批評的藝術(1 / 1)

眾成中學高中部是在初中辦學已經五年的基礎上成立的,原初中的一部分骨幹教師提升到高中部兼課並擔任班主任工作。近一年來,發現一些老師用管理初中學生的方法管理高中學生,特別是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時沿用批評初中學生的方式方法,很不適合高中學生的口味,效果不佳。為此,學校利用暑假集中全體教師、班主任老師研究探討適合高中學生的教法、管理方法。

今天是集中的最後一天,我就“表揚與批評的藝術”做了專題發言如下: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表揚,對學生的錯誤缺點進行批評教育這是常事。同樣是表揚和批評,有的能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有的卻適得其反。為此,掌握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與發展規律和心理特點,講究表揚與批評的藝術,是我們教師工作中需要研究的課題。

我在實踐中教訓頗多,現把表揚與批評學生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項介紹給大家,供你們工作中參考。

一、要曉之以理

說理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基本形式。對學生要曉之以理,才能使學生明辨是非,揚長避短。

說理,首先要言之有理,即教師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要正確鮮明,不能歪曲真理,更不能強詞奪理。

其次,要以理服人,既要“理”“例”結合,寓理於事,使理通俗易懂,便於學生接受。

表揚和批評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發揚成績、糾正錯誤,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在表揚和批評的過程中擺事論理。就表揚來說,不但要表揚某人,而且要表揚某人的行為;就批評來說,不能隻批評學生本人,不批評事。隻有這樣實施表揚和批評才能使學生既聽得見,看得著,又想得開;既知人知事,又通情達理。

二、要掌握火候

時機往往是事物發展的轉折點和轉化的關鍵。教師表揚和批評學生應注意時機,掌握時機的關鍵是“適時”,隻有時機適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表揚和批評過早或過晚,就不能使表揚與批評產生應有的效果,有時甚至釀成大錯。要把握好表揚和批評的時機,就要善於根據當時的環境氣氛、學生的舉止反映來決定表揚和批評的方式、深度等。如不顧一切,認為隻要出於好意而不管學生能否接受,場合是否恰當,就進行表揚與批評,其效果會恰恰相反。同時,教師要善於發現被批評者的“閃光點”和“成功點”給以及時鼓勵,用其轉變較好的事跡教育全體,同樣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要把握尺度

教師的表揚和批評要恰到好處,就須掌握分寸。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分寸、尺度,表揚和批評超過了分寸,就會適得其反。就表揚來說,說少了容易使學生產生不平感;說多了,無根據擴大,又容易使學生產生虛偽感。就批評來說,說少了,不起作用;說多了就會產生“一無是處”的感覺,這樣就達不到表揚與批評的目的。

四、方式要靈活多樣

要使表揚與批評取得良好的心理效應,其方式必須因人而異,靈活多樣。例如,對於性格內向、自尊心強的學生宜采用“溫和式”的批評;對於性格暴躁、自我意識強的學生宜采用“商討式”的批評;對於性格倔強、逆反心理嚴重的學生宜用“提醒式”的批評;對於無意犯錯誤或初次犯錯誤的學生,如看出他們在為自己的過失懊悔時,則不必批評,這時教師的一個諒解和信任的眼神,往往比批評更有效;而對於那些屢受批評而不改悔者,應分析原因找出根源,然後對症下藥。

總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要做學生循循善誘的良師,又要做學生心心相印的益友。無論表揚還是批評,都應客觀、公正、以理服人。

200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