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心理調節免疫係統2(1 / 3)

第四章心理調節免疫係統2

二、心理提高免疫力的主要種類與方法

1改變脾氣暴躁的方法

脾氣暴躁會使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從而增加心髒的負荷。

要改變脾氣急躁,除了認識它的害處、狠下決心之外,還要找出急躁的原因。脾氣急躁的人不理解事物的發展有其客觀規律,實現目標需要有一個過程,以為單憑主觀願望急於求成,就會成功,這是急躁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要求別人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完全符合自己的願望,一旦發現別人說的做的不順自己心意,就勃然大怒,其實內心是要別人順從自己。很明顯,這種想法是非理性的,也是很不公正的。正像自己不樂意受別人支配一樣,別人也喜歡按自己的意願辦事。如果從內心承認別人和自己不同,別人有權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行事,就會學到一種寬容的態度。因此,準備改變自己急躁脾氣的人,要經常向自己灌輸:“有備無患”、“三思而行”、“不強加於人”的信念,堅持寬容忍讓的精神,以理解同情、珍愛友誼的態度和他人交往,反複訓練、自我觀察、總結經驗,這樣堅持下去,必然會有進步。

2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

猜疑心是一種由主觀推測而產生懷疑的複雜情感體驗。人們在生活中大都免不了猜疑,隻是程度不一。猜疑心重的人整天無中生有起疑心,對人對事不放心,總認為別人在議論自己、瞧不起自己、算計自己。而猜疑會促使神經係統緊張,致使腦命令機體分泌壓力蛋白,從而抑製免疫功能。

猜疑心理的類型

在現實生活中,猜疑心理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主觀聯想猜疑

有些人當遇到人為的挫折或欲望不能滿足時,往往猜疑某某人作祟,跟自己過不去,或疑心同事、領導說自己壞話,給自己穿小鞋等。

察言觀色猜疑

這種猜疑的突出表現是憑對他人的一言一行的直覺做出判斷和結論。別人對自己的態度有一絲異常,就猜疑是對自己有成見;見到某人與領導談話,便懷疑是與領導“套近乎”,甚至懷疑倆人在說自己的壞話。

逆向思維猜疑

這種猜疑是一種背離原義的感覺和判斷。如在其生病或有困難時,同事、領導給予關懷、幫助,這本來是友好的表示,但他卻懷疑他人“葫蘆裏沒裝好藥”。

另外有“疑人偷斧”式懷疑等等。猜疑心理產生的根源:一是小農經濟的狹隘心理和封閉式思想觀念的消極影響;二是缺乏事實依據,一切從假想、聯想出發、作繭自縛的思維方式;三是缺乏對他人的基本信任,因而懷疑一切;四是缺乏文化知識修養,認識問題偏激,思想狹隘,愚昧產生偏見,也產生猜疑;五是個性怯弱,缺乏自信,因而敏感多疑,多愁善感。

猜疑心理還把他人好的信息納入錯誤的軌道上,以致“越看越像,越看越真”,這樣不但造成與交往對象的對立情緒,惡化人際關係,也使自己陷入整天提心吊膽、是非重重的痛苦之中,從而降低身體抵抗病毒或病菌的能力。

克服方法

保持理智、冷靜的頭腦

現實生活中,許多猜疑說白了是很可笑的。因此,當出現猜疑的征兆後,要促使自己去尋找證據,切不可感情用事,憑空猜疑。如果疑點很多,證據實在,就應以誠懇的態度,鼓足勇氣找對方坦率交換意見,切不可針鋒相對,使矛盾惡化。如果證據不足,要盡快用暗示法提醒自己,不要想得太多,別把人想得過壞等等。

運用“自我開脫”

即一旦產生猜疑心理時,暗示自己:人生在世,何能不受他人議論!走自己的路,讓他人去說吧!使自己從疑惑中得到解脫。

培養豁達的性格

一要相信世間大多數人是善良可信的。人際間的是非矛盾、誤解常常多於惡意攻擊或誹謗。二要待人寬宏大量,不要吹毛求疵。人有七情六欲,他人對你態度冷淡一點,可能心情不好,不一定對你有什麼成見。三要充分認識人際行為和態度也是互換的。你信任他人,他人才能相信你;你以誠待人,他人才能以誠而應;你喜歡他人,他人才會喜歡你。因而,要嚴以律己,主動以信任、尊重、熱情、善良、友好的態度去對待他人,那麼,也會得到對方的友好回報。

3克服偏激心理的方法

偏激就是個體的意見、主張超出適當的程度。偏激心理可理解為是盲目自信或主觀偏執而導致情緒急躁的一種心理狀態。

偏激的人一般遇事急躁、沉不住氣。偏激心理的主要表現為:一是看形勢“一團漆黑”;二是在是非麵前感情用事,不是肯定一切就是否定一切;三是處理問題易走兩個極端,不是左,就是右,對待人或事,說好就好得似乎沒有缺點,說差就差得不可救藥。年輕人由於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偏激心理較成年人更為嚴重,主要表現在:情緒易激動偏頗;行為易衝動盲從;處理問題難以把握分寸;遇到刺激易失去控製能力。

克服偏見

思想偏激的人易用主觀構造的理想模式去套客觀現實,因而脫離實際地苛求他人,求全責備。因此,要克服偏激,首先要克服認識的偏見,學會全麵、客觀地分析處理問題。其次要善於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諒他人的處境和困難。另外,看問題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或者把自己當作局外人指手劃腳地品頭論足,而是要用辯證的觀點去全麵、客觀地分析,既要看到問題,還要看到成績;既要看到正麵,又要看到反麵,並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到改革的實踐中去。

冷靜行事

偏激急躁的人易出現行為偏差,把好事辦壞。如果知道自己有思想偏激、容易急躁的毛病,就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遇事要提醒自己冷靜、沉著、三思而行,切忌感情衝動,急於作出反應。如果對社會或單位存在的弊端有看法、發議論,一定要注意場合、對象和分寸。否則,就與自己原有的積極動機相悖,帶來消極的社會效果,還會帶來是非,影響人們之間的關係。

學會等待

偏激急躁的人,往往盲目而行,急於求成,結果往往把事情搞糟。這就要求要學會等待,因為解決某個問題、完成一個任務,總是要等一定的主客觀條件都成熟時再行事。強者既有意誌,又能等待時機。

善於自我調節

克服偏激急躁的毛病,還要善於自我調節不良的情緒。不良情緒會釀成大錯。調節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的方法是:培養樂觀向上的精神,不要為眼前的成績得意忘形,更不要因小事而傷肝動怒;通過自我暗示法提醒自己在遇到強烈刺激“沉不住氣”的時候,要“耐心”、“別慌”、“冷靜”,“要有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大家風度;讓家人和朋友在自己偏激急躁時,及時提醒開導,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4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嫉妒感是由於嫉賢妒能,生怕別人超過自己而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是一種狹隘心理。嫉妒實質是對某些方麵比自己強的人產生的一種忌恨。嫉妒者當看到他人的才華、進步、成績、專長甚至相貌超過自己時就不舒服、不愉快甚至惱怒,千方百計采取誹謗、貶低、攻擊和背後議論等方式進行詆毀,甚至妄圖置人於死地而後快。

能力相近、地位相近、年齡相近、空間相近、專業相同、性別相同、興趣愛好相同的人之間易產生嫉妒現象。女人之間的嫉妒比男女之間的嫉妒現象更多,而且更複雜、細膩、微妙、持久。這是因性別相同,相互比較的基礎增大,加之女人一般要比男人氣量狹小而致。

嫉妒不僅害人,而且害己,大部分容易嫉妒的人,都會出現一些身體的疾病,如胃痛、背痛等。嫉妒如任其發展,會使人變得虛偽、狡詐、頹廢、仇恨,甚至墮落犯罪。

嫉妒之心人人有之。那麼如何將自己的嫉妒之心引向競爭、趕超的正確軌道呢?

自省法克嫉

就是要徹底認識嫉妒是以害人的目的開始,以害己的結果告終,並腐蝕社會風氣,危害事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從而產生厭惡情緒,並在心理和行動上自發克製嫉妒感的產生。

競爭法超越

從心理上看,嫉妒是一個人內在軟弱自卑的表現。嫉妒者因心靈巨大創傷和某種無法補償的缺陷,無力與強者競爭,又怕別人超過自己,這種心理上的不平衡隻得用貶低別人來求得補償。認識到嫉妒的實質後,就要做一個敢於向強者挑戰的強者,把嫉妒心變為趕超力,努力超過對方,取得對手以上的地位。否則,絞盡腦汁地想把對方搞下來或者采取攻擊、議論、貶低的手段,既在眾人麵前暴露自己的狹隘、自私、無能,又會受到他人的鄙視和懲罰,使自己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