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心理調節免疫係統1
一、心理提高免疫力的科學
1心理變化能左右免疫係統
心理因素對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狀態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醫學研究發現,如果人長期處於猜疑、偏激急噪、嫉妒、抑鬱悲觀、孤寂、焦慮等心理狀態下,就會減弱機體的免疫功能。因為當人腦意識到微妙的心理變化時,腦下丘就會將負性的心理情緒傳遞給腦垂體分泌激素,引導腎上腺素來分泌來對抗;如果心理壓力是長期的,腦子還會命令身體製造一種由膽固醇轉化而來的皮質固醇,這是一種壓力蛋白,如果在身體內累積過高的量,免疫細胞的活性就會受到阻撓。長此以往,陷入困境中不得解脫。結果,機體對外界來的病原菌、細菌的抵抗力削弱了。
也就是說,短期的心理壓力會抑製免疫力,但如果長期麵臨強大的心理壓力,則可能會對免疫功能造成極大的恒久傷害。
2心理鍛煉協調免疫功能
心理鍛煉
身體需要鍛煉,心理也一樣需要鍛煉。心理鍛煉是健康的需要,是平衡調節的措施,更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人的心理可以分為積極心理(如愉快)和消極心理(如憤怒、不愉快等),心理必須控製好“度”。以愉快和不愉快心理為例,“愉快”過度了,就會樂極生悲。不愉快過度,憂則傷心,鬱則傷肝,80%的潰瘍病患者有心理壓抑的病史。就餐時常受到批評的孩子也往往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至於“氣病了”、“氣壞了”,高血壓、中風發作,也屢見不鮮。
心理不是不可控製的,關鍵是平時的鍛煉。
1看問題要一分為二,不要看“死”。
2培養廣泛興趣,如書法、繪畫、種花等,擇其所好,修身養性。
3不要經常無緣由地發脾氣,遇事量力而行,有自知之明,相信別人,為別人著想。
4要學會發泄。有歡樂,可跳一跳、唱一唱;有苦惱,不要問在肚裏,可向朋友傾訴或大哭一場。廣交朋友,排除孤獨,還要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對心理鍛煉會起到輔助作用。
總之,心理鍛煉中要掌握;激怒時要疏導,平靜;過喜時要轉移,抑製;憂愁時宜釋放,自解;思慮時應分散,消遣;悲傷時要轉移,娛樂;恐懼時尋支持,幫助;驚慌時需鎮定,沉著。
自我減壓鍛煉
醫學警告人們,由心理壓力引起的負麵壓力造成身心疾病已呈大幅度上升趨勢。這種狀況應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那麼,如何進行自我減壓鍛煉呢?
1適當降低生活要求。對生活高標準嚴要求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應該學會適度放鬆。
2接受幫助。不要認為自己能夠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最好能請別人幫忙。
3不要同時做好幾件事。不要總想自己能夠同時做好幾件事。與其同時忙碌做好幾件事情,不如考慮如何提高效率。
4把家務分開做。最好是把家務分成幾部分來做。例如:今天整理浴室,明天給房間除塵,後天再擦窗戶。心理學家認為,適度的家務勞動不僅不會使人感到疲勞,而且還會給人帶來愉悅感。
5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任何項目的體育活動都能使人感到愜意,但前提是不要運動量過大。另外,與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械,不如到公園散步,同朋友踢球或者登山、遊泳。
6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要學會多留些時間給自己。一個人如果總是不閑著,會使周圍人的情緒也隨之緊張。如果感到累了,一定要休息;即使不累,為了愛惜自己也不妨躺下來放鬆一會。
長籲短歎有益健康
長籲短歎是人們各種心理的一種自我調整鍛煉,有益於免疫力的增強。
心理學家曾經為競賽前的運動員和迎考的考生分別檢查了血壓、心跳和呼吸,然後讓他們長籲短歎一番。結果發現,他們的血壓都有所下降,心跳和呼吸也均較前減緩和平穩,心理緊張狀態得到改善。這些都有利於臨場發揮和取得良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