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從頭到腳的整理,生命會煥然一新(3 / 3)

古語有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生活中不難發現,每個耀眼的奇跡背後,肯定有新思想、新觀念支撐,肯定有成功的方法在推動。《孫子兵法》也曾有雲:“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何謂奇?創新也。所以做人不能太膽小,而應該學習成功者人那種闖勁,敢想,敢於“出格”。

在美國矽穀所有的公司中,曾經最為有名的不是HP、英特爾,甚至不是蘋果,而是阿塔裏·諾蘭·布什內爾創建的阿塔裏公司。

這個公司發明了電子電視遊戲,於是一個新的時代宣布來臨。各種各樣的遊戲被他們搬上電視,多少孩子還有年輕人為此癡狂,於是誕生了一個新的產業,新的經濟增長區域。這個行業更是間接促進了電腦行業的發展。直到今天,年輕人當中又有幾個沒有玩過這類遊戲的呢?各種體育運動,虛擬世界,經營遊戲都一一被研發出來,充斥著人們的生活。這一切的一切,都隻來源於阿塔裏的一個創新的想法。

諾蘭·布什內爾並沒有發明遊戲,但他卻成功地教會了大家玩遊戲。他通過自己的創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影響了幾代人。

無獨有偶,休斯電氣公司的老板休斯當年也隻是個記者,他在放棄記者工作後就一直想在電器上有所發展,但是調查很久後仍然不得要領。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朋友家做客,吃飯的時候他發現飯裏麵有一股很大的煤油味,朋友解釋說這個煤油爐子老出問題,煤油老灑到菜裏麵去。

聽到這句話,休斯頓時來了靈感,想到一種全新的東西。可不可以發明一種用電的爐子,又省事、又能避免煤油爐的缺點呢?有了這個創意之後,他開始了鑽研。

後來他發明了電鍋、電壺等家用電器,很受主婦們的歡迎,同時也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正式開始生產家用電器,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名記者,多了一位實業家。

你看,這兩家公司的成功都依賴於他們的創新精神。可見,現在提得很多的創新並不是一個隨便說出來的口號。想要成功就要獨辟蹊蹺,不能永遠呆在別人的後麵,跟隨著舊的方式做事。

因此,我們要找革新自己的大腦,走自己的道路,不要永遠跟在別人的背後,要學會培養創新的意識,學會獨辟蹊蹺的思維。

創新也有很多方麵,很多模式,比如顛覆性創新,應用性創新,產品創新,增強型創新,流程創新,並購創新等,它還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注意力——決定思維的深度;直覺和洞察力——“悟”的學問;好奇心——創新的驅動力。所以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我們要從以上幾個方麵多加思考,多加鍛煉,凡事多想一些。

一個人的思維決定了人的行為,不要單單去羨慕那些已經成功的人,開動我們聰明的腦袋,挖掘出思維寶庫裏與眾不同的地方,遠離或打破那些頑固守舊的格局,你才能開辟出新的天地。

6.看問題的角度就是衡量思考力的程度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人由於自己的經曆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就不同,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識人知人也是這樣,不同的認識角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果從上往下看,會把人看矮了;如果從下往上看,會把人看高了;如果從近往遠看,會把人看小了;至於門縫裏看人,會將人看扁了的。

因此,不要隨便就對一件事,一個人作出判定,要思考,要有實際的根據,全麵考慮。

當然,我們在全麵分析問題的時候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就是衡量思考力的程度,當我們能夠站在多個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那麼問題就會被分析得更透徹一些。

如果不從全麵的角度來分析,恐怕就看不出事情的真相了。

兩個天使在人間旅行。一天他們在一個富裕的人家停下來,想借住一晚。這家人很粗魯,拒絕收留他們在自己豪華大房子裏的客房過夜。最後兩個天使被安排到又冷又濕的地下室。當他們在冷硬的地上鋪好床,年長的天使看見牆上有一個孔洞,於是將它補上了。

年輕的天使問他為何那樣做,年長的天使回答:“事情不總是你看到的那樣。”

第二晚,兩個天使來到一個貧窮但非常好客的農夫夫婦家中借宿。在分吃完他們僅有的一點食物後,為了讓客人能睡個好覺,主人安排兩個天使睡在他們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出來時,兩個天使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垂淚。他們唯一的一頭奶牛——它的牛奶就是他們全部的收入來源——倒在地上死了。年輕的天使憤怒地問年長的天使:“你怎麼能任由這種事情發生?第一家人什麼都有了,可你卻幫他們修牆洞;”他指責道:“第二家人幾乎一無所有卻還願意與我們分享他們的一切,可你卻讓他們的奶牛死掉了!”

“事情不總是你看見的那樣。”年長的天使回答。

當我們住在那所大房子的地下室裏的時候,我注意到那個牆洞裏藏著金子。既然主人已經貪婪得迷失了本性,我就把那麵牆封上,這樣他就找不到那些金子了。而昨晚我們睡在農夫的房間,其實半夜的時候死神來過,想帶走農夫的妻子。我阻止了他,讓他帶走了那頭奶牛去作交代,所以事情不總是你看見的那樣。

小天使是正直的,但是他卻是盲目的,他沒有正確地看到事情的多方麵真相,隻看到了表麵現象而已,就這樣就被迷惑了。

事情往往不是最直接就把真相擺在我們麵前的,要學全麵分析問題的方法,辯證地考慮遇到的問題。要不然就容易被蒙蔽雙眼,做出錯誤的判斷,誤了大事。

因此,我們遇事不能以點代麵、以偏概全,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對人不能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全盤否定或全盤肯定。要學會多角度、多層次地看待事物,這樣得出正確的結論。

7.棄掉一些無謂的忙碌,成功來得會更輕鬆

你是不是也出現過這樣的感受,對著滿滿的一桌資料,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心裏總是感覺有做不完的事情,卻沒有一個做事的思路。這時的你該怎麼辦呢?請嚐試一下把辦公桌收拾整齊,把所有文件放起來,把重要的事情和緊急的事情放到桌麵上,瑣碎的小事先暫且擱置到抽屜裏,再試試現在的感覺,一定感到輕鬆了很多吧。

芝加哥某大公司的總經理,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向沙特拉博士求醫。正在說話的時候,電話鈴響了,醫院有事找博士。他馬上處理,剛放下話筒,另一部電話又響了,隻好離席去接電話,又是很緊急的事,不久,又有位同事找博士征詢對某一重病號的處置意見。博士隻好把客人幹晾在一邊長達十分鍾之久。當博士向總經理先生致歉時,奇跡出現了。

總經理回答說:“沒關係,醫生,從你的身上我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病根。回公司後,我將立刻改變自己的工作習慣。對了,臨走前,可否讓我看一下你的辦公桌抽屜?”

博士打開抽屜,裏麵隻有一些紙筆之類的事務性用品,而且少得可憐。患者疑惑地問道:“你未處理完的文件呢?未回的信函呢?”博士說:“全都辦完了。”

六個星期後,那位總經理盛情地邀請博士到他公司參觀,他完全變樣了,全身上上下下沒有一點兒不適之處。他特地打開抽屜,對博士說:“以前,我有兩間辦公室和三張辦公桌,抽屜裏堆滿了未處理的文件,但既無暇也無心去處理它們。自從和你作一席談之後,我即將那些舊文件或報告書,全部作了清理。現在,我隻用一個辦公桌,工作一來立即處理,絕不拖延積壓。所以,現在我已全無因延滯工作而帶來的緊張感和煩惱。”

生活就是這樣,有時我們會被迫放棄。放棄生活中一些忙碌,會讓我們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我們應做的事業上。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的得到。幹大事業者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他們都懂得放棄,知道該放棄什麼。

放棄一些不必要的忙碌,放棄一些無謂的煩惱,會讓我們輕裝前進。放棄還會改善你的形象,使你顯得豁達豪爽。放棄會使你贏得眾人的信賴,從而掌握主動。放棄會讓你變得更精明,更能幹,更有力量。

豪威爾先生曾經是美國鋼鐵公司的董事。起初,開董事會總要花很長的時間,在會議中討論很多很多的問題,達成的決議卻很少,結果,董事會的每一位董事都得帶著一大包的報表回家去看。後來,豪威爾先生說服了董事會,每次開會隻討論一個問題,然後作出結論,不耽擱、不拖延。這樣所得到的決議也許需要更多的資料加以研究,也許有所作為,也許沒有,可是無論如何,在討論下一個問題之前,這個問題一定能夠達成某種決議,結果非常驚人,也非常有效。所有的陳年舊賬都清理了,日曆上幹幹淨淨的,董事也不必再帶著一大堆報表回家,大家也不會再為沒有解決的問題而憂慮。

西北鐵路公司總裁羅蘭·威廉斯說過:“那些桌上老是堆滿東西的人會發現:如果把你的桌上清理幹淨,隻保留與手頭工作有關的東西,這樣會使你的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而且不會出錯。我把這一點稱為好管家,這也是邁向高效率的第一步。”

白手起家的查理·魯克曼經過12年的努力後,終於被提升為派索公司總裁一職。當問及他成功的經驗時,魯克曼說:“就記憶所及,我每天早晨5點起床,因為這一時刻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計劃當天要做的事,並按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保險推銷員之一弗蘭克·內特格,每天早晨還不到5點鍾,便把當天要做的事安排好了——是在前一個晚上預備的——他定下每天要做的保險數額,如果沒有完成,便加到第二天的數額,以後以此推算。

很多時候,恐怕我們並沒有弄清楚“忙”的真正意義。“忙”應該是在特定的時間段中朝著特定的目標進行不斷努力的生活狀態,忙碌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實,但是如果隻是為了向別人表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那就失去了真正的含義。

“一寸光陰一寸金”,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隻有高效利用時間,不讓時間白白流逝才是最重要的。

趕緊行動起來吧,把你的桌子徹底整理一下,果斷棄掉那些無謂的忙碌,這樣我們成功起來會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