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和真正的自己在困境中擁抱(1 / 3)

我們很容易遭遇困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敗打垮。有些人一遇到挫折時,就給自己貼上失敗的標簽,殊不知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正是這種暗示,使他們與成功失之交臂。

因此,身處困境時,我們需要淡定,需要和自己的心靈擁抱,需要在微笑中吸取失敗的經驗,在自我激勵的號角聲中,戰勝困難,走向成功,贏得輝煌。

1.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壯誌未酬的人悔不當初,隻能在懊悔和對別人財富和地位的羨慕中度過餘生。

或許有的人大半生都一帆風順,積累財富,廣交朋友,聲望日隆,個性仿佛也很堅韌。但災難突降,他們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他們被擊倒了,絕望了,物質的損失吞沒了他們生存的勇氣。

經曆了如此沉重的打擊,人人都會覺得希望渺茫。但是,即使是一個無知到不會寫自己名字的人,如果他有堅韌的承受力,他還是有希望的。如果經受一次打擊就灰心喪氣,難以自拔,毫無鬥誌,那他就沒有希望。這正是考驗他的時候,在失去了所有身外之物之後,他還有自己!如果躺在地上,四腳朝天,心裏承認自己很差勁,那就與死無異了。相反,如果他仍然勇氣十足,決不放棄,如果他蔑視困難,決心從頭再來,那麼他就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別人都已放棄,自己還在堅持;別人都已退卻,自己仍然向前;看不見光明、希望卻仍然孤獨、堅韌地奮鬥著,這才是成功者的素質。

精神極度沮喪的時候,保持理智和樂觀是很難的,但就是這樣,才能真正顯示我們究竟是怎樣的人。

艾德幾乎是一個被人們忽略的小人物,他14歲時因感染小兒麻痹症致使頭部以下癱瘓,必須靠輪椅才能行動,然而他卻因此而有不平凡的成就。他使用一個呼吸設備,白天得以過正常人的生活,晚上則有賴“鐵肺”生存。得病之後他曾好幾次幾乎喪命,但他從不為自己的不幸傷心難過,反而期望能有朝一日幫助同類的患者。

他決定以自身的行動喚醒公眾: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認為肢體殘疾的人無用,而應顧及他們生活中的不便之處。在他十餘年的努力下,社會終於注意到了殘疾人的權利。如今,在許多國家的公共設施都設有輪椅專用的上下斜道,有殘疾人專用的停車位,幫助殘疾人行動的扶手,這些都是艾德的功勞。艾德是第一個患有頸部以下癱瘓而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高材生,隨後他又任職加州州政府複建部門的主管,也是第一位擔任公職的身體嚴重殘疾的人士。

艾德的事跡說明,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肢體上的不便,並不能限製一個人的發展,重要的是他是否有決心結束這樣的不便。隻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潛能並將潛能發揮得當,所謂的缺陷、極限都是可以突破的。

或許你往事不堪回首;或許你沒有取得期望的成功,或許你失去至愛親朋,失去企業,甚至住房,或許你因病不能工作;意外事故剝奪你行動的能力,然而,即使你麵對這一切的不幸,你也不能屈服!

或許你會說,你經曆過太多的失敗,再努力也沒有用,你幾乎不可能取得成功。這意味著你還沒有從失敗的打擊中站立起來,就又受到了打擊。

對於一個沒有失掉勇氣、意誌、自尊和自信的人來說,就不會有失敗,他最終是一個勝利者。

如果你是一位強者,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失敗隻會喚醒你的雄心,讓你更強大。比徹說:“失敗讓人們的骨骼更堅硬,肌肉更結實,變得不可戰勝。”

不管你所處的環境是多麼惡劣,擔子有多麼沉重,你絕對有能力扭轉。強者之所以是強者,就是因為他們敢於麵對逆境、不逃避、不屈服,積極冷靜地去想辦法,以最容易的方式突破困境,最終順利地奔向自己的目標。當你在人生低穀中徘徊,感覺快支持不下去的時候,一定不要放棄,不要絕望,很可能這就是黎明的前夜,隻要你再堅持一下,拐過一個小彎,就到達巔峰了!

2.像接受成功一樣去接受失敗

世人皆向往成功,然而在成功的道路上卻蘊藏著許多失敗。有的人會因為失敗而沉淪,因為他們逃避失敗。有的人會因失敗而奮進,因為他們敢於正視失敗,這也是成熟者應有的態度。

失敗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盡量避免失敗,尤其是戰略性的大失敗,但是,永遠不失敗的人是不存在的。失敗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與失敗共生是人類不得不接受的命運。

失敗是痛苦的,但在失敗中包含的道理卻是甘甜的。失敗和成功都有價值,失敗的價值比成功的價值更大。成功了,一般人就不再思索,易於自滿。而失敗了,則須麵對挑戰,硬逼著你思索,跨越失敗,跨越困境,才能使人走向成熟和完美,達到人生的目標。

任何成功的背後,都有無數的失敗。我們讚美成功,我們更應當讚美失敗。我們應當正視失敗,接受失敗,從失敗中振作起來,讓自己成熟起來,去爭取成功的早日到來。

美國黑人女性的傑出代表、好萊塢當紅女明星之一哈莉·貝瑞集美麗、智慧和堅韌於一身。

2001年,美國西部時間3月24日下午5點30分,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在洛杉磯的“柯達劇院”隆重舉行。此刻,在奧斯卡曆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傲慢的奧斯卡終於被黑人演員的成就所征服,一扇向黑人女演員關閉了74年之久的獎勵大門終於敞開了。哈莉·貝瑞憑借在電影《怪物午宴》中的精彩表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奧斯卡曆史上的第一個黑人影後。她興奮地將奧斯卡小金人高高舉起。

但是,即使是命運的寵兒,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2005年2月26口晚,命運同哈莉·貝瑞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將她從人生的巔峰拋進了人生的穀底。在第25屆“最差”獎頒獎儀式上,她主演的《貓女》被評為“最差影片”,她也被評為“最差女主角”。她走上了領獎台,用曾經接受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杯的那雙手,接過了金酸莓“最差女主角”的獎杯,成為第一位親手接過此獎杯的好萊塢女影星。

金酸莓電影獎設立於1981年,跟奧斯卡獎評選“最佳”相反,專門評選“最差”影片、“最差”導演和“最差”演員等獎項,並且舉行頒獎儀式,頒發獎杯。對於這個帶有惡作劇意味的頒獎,好萊塢的明星大腕們從不正眼相看。也從來沒有一個當紅的女明星參加過這個頒獎儀式,更沒一個當紅的女明星有勇氣親手接過授予自己的“最差女主角”獎杯。

哈莉·貝瑞在人生的巔峰時沒有忘乎所以,認為自己是絕對的成功;在人生的穀底時也沒有一蹶不振,認為自己是絕對的失敗。她難能可貴地認為,在人生旅途的地平線上,成功與失敗同樣都是嶄新的開始。

她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的上帝!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想過我會來到這裏,贏得‘最差’獎,這不是我曾經立誌要實現的理想。但我仍然要感謝你們,我會將你們給我的批評當作一筆最珍貴的財富。”她最後對大家說:“請相信,我不會停下來,我今後會帶給大家更精彩的表演。”

聽到這些話,人們給了她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頒獎過後,記者圍住了哈莉·貝瑞。有人問:“您為什麼不怕丟醜前來領獎?”

她說:“我認為,作為一個演員,不能隻聽他人的溢美之辭,而拒絕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和指責。既然我能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並接過小金人,那麼我也就應該有勇氣去拿金酸莓的獎杯。”

有人問:“您將如何保存這個獎杯?”

她舉起手中的“最差女主角”獎杯說:“我要將它放在我的廚房裏,我每天都會麵對它。它很有分量,就是全世界的讚揚和恭維像颶風一樣襲來的時候,隻要看它一眼,我就不會被吹到雲彩上麵去。在許多人都讚揚和恭維的時候,批評和指責的聲音是最珍貴的,因為它使人清醒。讓人不會頭腦發熱到自己找不到自己,我一直將批評和指責當作最珍貴的財富。”

當有人請她留言簽名的時候,她寫下了小時候媽媽千叮嚀萬囑咐的一句話:“如果不能做一個好的失敗者,也就不能做一個好的成功者。”

向哈莉·貝瑞學習,像接受成功一樣去接受失敗吧,因為失敗是成功的前奏。失敗意味著你一直在行動,而行動孕育著成功的可能。一次的失敗並不代表這個人就沒有價值,一無是處。失敗,代表了過去的工作,不是那麼令人滿意,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找到了差距,才知道如何去改進,才能獲取更大的勝利。

有一個名叫道密爾的企業家,專買瀕臨破產的企業,而這些麵臨破產的企業在他手中,又一個個起死回生。有人奇怪地問:“你為什麼總愛買一些失敗的企業來經營?”道密爾回答:“別人經營失敗了,接過來就容易找到它失敗的原因,隻要把缺點改過來,自然會賺錢,這比自己從頭幹省力多了。”道密爾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懂得失敗的價值更高。

失敗和勝利是相通的。失敗之後,總結教訓,改進,再失敗,再反省,再改進,每一次失敗都離成功近了一步。所以,微笑著去接受失敗吧,它是我們成功的法寶。

3.你無法事事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力

人,當誌存高遠,我們何嚐沒有羨慕過比爾·蓋茨的億萬財富?何嚐沒有羨慕過莫紮特的天賦才華?何嚐沒有羨慕過劉翔的豐碩成果?是的,他們都是走向成功彼岸的佼佼者,但是有多少人能成功,又有多少人與成功無緣,那些盡其誌而不能至之方士,同樣是偉大的,我認為,有遠大理想卻由於種種原因而不能走向成功彼岸的人,可以說無悔了。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世界之巔的珠穆朗瑪峰上,一位名叫傑克的外國人由於難以克服高山惡劣氣候,不得不從海拔8000米的山峰折返,人們都替他惋惜,隻要再向前多邁一步,就能踏上世界之巔了。傑克說:“我很清楚,我的極限隻能是8000米,不能再高了,對此,我一點也沒有後悔。”是的,盡其誌而不能至,又何需要抱怨自己當初的決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