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菲:從乒乓女將到法餐大廚3(1 / 1)

下一個夢想是回國推介法餐

2010年,從事法餐工作8年的黃菲在頂級廚藝比賽中一鳴驚人,以三等獎的好成績刷新了曆史。

“參加決賽的一共有6個人,最後三名都叫‘四等獎’,當時我就想著,我最差也能拿個四等獎,我已經成功了。結果宣布比賽結果時,從並列第四開始念,我一直聽著,連著三個‘Mr(先生)’,都沒有我。”要知道,其他的參賽選手都是十幾歲就進入法國廚藝行業浸染、至少都有幾十年從業經驗的佼佼者,而黃菲入行僅8年。當現場很多有名的廚師、評委都向她祝賀,一些高級餐廳甚至利茲酒店的經理都委婉地向她伸出橄欖枝時,性情直爽的黃菲卻很平靜,“我的下一個夢想是和羅賓回到中國推介法餐。”

黃菲說,可能是源於骨子裏運動員不服輸的天性,總想去證明自己。“我當時拿完獎,接受采訪的時候還說,我當運動員的時候沒有機會代表中國站在最高的領獎台上,希望通過做飯,能夠有一天真真正正地代表中國站到更高的領獎台上。”

現在,黃菲已經是米其林二星廚師,這在法國是一份體麵的職業,也可以有不錯的收入。但她依然選擇了辭職,“我覺得中法餐飲文化真的需要交流。因為你現在問任何一個法國人中餐是什麼,他就會告訴你春卷、蛋炒飯、炒麵,其他的就沒有了。你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法餐吃什麼,他們會說蝸牛、牛排、鵝肝,有的人還知道鬆露,又貴也不一定好吃。其實這根本不能代表中餐和法餐,中餐的文化博大精深,法餐在世界上也是高高地昂起它的頭,中餐法餐都那麼豐富,所以我覺得真的需要一個很好的渠道交流一下。”黃菲說自己辭職後的生活有點像導遊,自己的很多體育圈的朋友,還有父母文藝圈的朋友到法國來,她都會幫忙接待。通過和他們聊天,帶他們去吃法餐,也為自己的夢想做好“調研”。

這次巴黎世乒賽期間,黃菲更是成了“青島選手助威團”的“全陪”,每天風風火火地忙裏忙外,還經常大半夜開著車把張繼科想吃的中餐送到中國隊的駐地去。黃菲很享受這樣的忙碌,能為張繼科的父母還有自己的家鄉人做點事情,她特別開心。她覺得,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乒乓球在暗地裏為她穿針引線的。

如今的黃菲已是兩個女兒的母親,長發披肩,一身端正的裙裝配上一雙細細的高跟鞋,很難想象她口中描繪的曾經“風風火火”的自己。

“現在還會陪老公打球嗎?”

“有時候也打,但我最討厭跟他打球了!我贏了他生氣,輸了他也生氣,覺得我怎麼連他都贏不了,所以現在我隻跟他練球,不比賽。”黃菲笑著說。雖然生活在巴黎這個浪漫之都,做著精致的法國大餐,但骨子裏,她還是那個直爽熱情的山東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