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雪靜
乒超聯賽中,經常能見到張雪靜的身影,她瘦瘦小小,卻經常拎著個大書包——作為比賽監督,張雪靜要檢查賽場布置,還要測量運動員球拍——她的大書包裏裝滿了儀器和表格,走到哪帶到哪,在她眼中,有著一段乒乓緣分,也有一個不一樣的乒超聯賽。
生活之所以充滿新鮮感,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預知明天。就例如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我正悠閑地享受著節日的愉快,忽然就接到了黑妹的微信,“親,我能約你寫稿嗎?隨筆即可,圍繞你從事乒乓球工作的經曆和感受”。雖然曾經的我,從未有過給紙媒寫稿的經曆,但這句話如同一個電腦指令,在她按下“enter”鍵的同時,瞬間決定了五天後的我,要在這個陽光不算刺眼,氣溫不算太高,逛街還算舒適的周日上午,乖乖地坐在電腦前,去完成一項我從未做過的任務。
上麵的鋪墊或許有些長。好了,還是抓緊時間完成任務。首先,從一個“意外”開始吧。
偶遇乒乓——緣,妙不可言
有一部韓國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它有一個很好聽的中文譯名:緣,妙不可言。這是一個講述兩代人愛情故事的電影,充滿了巧合和意外。我和乒乓球的相遇,也該算是一場 “意外”吧。和很多人喜歡體育或有過相關體育經曆,所以才從事這項工作不同,大學畢業以前我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從事體育工作。這一切,不僅僅因為自己從小對各項體育賽事均做到了不愛好、不關注,更因為自己差到“極致”的體育成績。套用現在隊伍很流行的一句話“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不保證休息”,我的體育課成績可以形象地概括為“跑步保證不及格,跳遠不保證及格”。就是這樣慘不忍睹的現實,一直貫穿了我的整個學生生涯。除了這些基本課程,太極拳、肩肘倒立等其它大學體育課程,我無一例外,均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路跌跌撞撞才算過關。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在大學三年級時,終於不再設置體育課。那時的我,拿著年度排課表,遍尋不到“體育課”的蹤跡,那種揚眉吐氣, 擺脫束縛般的感覺真是幸福。隻是那時的我,絕對沒有想到會有那麼一天,自己的生活要和體育如此緊密結合。大學畢業後,我無意中進入公司做了體育推廣工作,之後又進入乒羽中心乒乓球部,成為一名體育工作者。直到這時,我才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體育所散發的無限魅力,感受到從事體育工作,以及參加體育鍛煉的幸福感(隻是不要考試就好)。回憶以往,念想現在,覺得很有趣。或許這就是緣分。在二十多歲的燦爛青春裏,我偶遇“乒乓”,並自此結緣,這該算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吧。緣,果然妙不可言。
牽手乒乓——我一直在路上
很多時候,人們都會把人生比作一趟運行的列車,一路駛過,看到很多風景,經曆很多情感。從事乒乓球工作的這幾年,同樣是我不斷經曆、感受、反思、成長的一段路程。途中的風景、人物、事件,途中的新鮮、樂趣、壓力,途中的享受、辛苦、坦然……一起組成了這段豐富多彩的旅程。
初到乒羽中心,是在乒乓球二部工作。麵對從未接觸過的工作內容,除了倍 感新鮮之外,還有一些無所適從。很幸運,辦公室的領導、同事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鍛煉機會,使我漸漸熟悉了各項工作內容。工作期間,我主要進行了俱樂部賽事的相關組織工作。乒乓球超級聯賽作為俱樂部賽事的一部分,是乒乓球項目探索市場化道路的排頭兵,也是部門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最初參與聯賽工作時,對它的認識還停留在簡單的競賽組織內容上。但隨著深入了解,才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聯賽工作的豐富性、探索性。競賽工作之外,聯賽更多地體現了項目的多元化發展和對乒乓球市場化運作的探索。從強化主場的娛樂互動效果,以及開展豐富多彩的球迷活動,到倡導公益活動,體現聯賽服務社會的功能,注重乒乓文化的積累和傳播,再到多渠道加強宣傳,塑造聯賽品牌影響力,再到對俱樂部建設和聯賽長遠發展問題的探究,聯賽的辦賽工作涉及到方方麵麵,豐富而充滿挑戰,一直吸引著我們不斷地嚐試和探索。
光陰似箭,回想起來,從“巧遇”乒乓至今,已經過去了五年的時間。這期間,點點滴滴滴的工作記憶、生活感受,都已經濃縮在這個小小的,充滿魅力的乒乓球裏。時間在繼續,緣分也該繼續吧。關於乒乓球的故事,未來還有很長。
我和乒乓一起,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