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乒乓球,更喜歡做菜
剛到法國的黃菲什麼都不會,法語也是一竅不通。那時候,她一邊繼續教小孩子打乒乓球,一邊在俱樂部參加比賽。而羅賓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也讓黃菲逐漸覺得他真的很好。
在法國,黃菲每次參加比賽,觀眾都為她的對手加油,這讓黃菲覺得自己特別受排斥。在一次俱樂部甲A二組升一組的比賽中,黃菲開始2比0領先,對方看著打不過她,就開始放高球。慢慢地,很多人都聚集到她們這個台子邊,都給對方加油。畢竟沒經曆過這種心理的考驗,到最後黃菲一邊含著眼淚一邊打,最後竟被對手活活用高球放死了。“他們覺得,贏了你黃菲,就是贏了中國人。”從那以後,黃菲隻參加團體賽了。
原來在中國打球時,黃菲從來都不會哭,覺得輸了就輸了,自己也從不研究對手打法,就是“閉著眼睛打”。可在法國,她覺得自己輸了丟的是全中國人的臉。“那次羅賓坐在看台上,臉都綠了。後來他就建議我去讀書。”黃菲從小就不太喜歡讀書,又看不懂法文,一想到考試就頭疼了。“後來我想,不如我去學法餐吧,我自己本來就喜歡吃。”在法國,法餐廚師的地位幾乎跟藝術家一樣,黃菲提出學法餐,羅賓也非常認同。隻是羅賓沒想到,黃菲真能從此以法餐為專業,日後還取得了那麼高的成就。
黃菲就讀於法國藍帶廚藝學院,這是一所在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廚藝學校。2002年,黃菲以全年級第三名的成績畢業,“我當時特別想去法國最有名的酒店,但我的老師跟我說,在那學不到東西,如果信他,就推薦我去一個地方,那裏的師傅是有國旗領子的師傅。”在法國,不是所有的大廚都可以有國旗領子的。
“我畢業後才知道,你從再好的學校畢業都沒用,學校教你的隻是知識,你不會運用,到哪都還是什麼都不會。”那時,黃菲做的所有菜品都要經過二廚的審核,才允許端給客人享用。第一次她戰戰兢兢地把盤子交到“二廚”手裏,轉身往自己的工作台走,剛才的盤子突然砸了過來,“這是給人吃的東西嗎?”二廚嗬斥道,“重做!”黃菲又重新認真地做好一份,端給二廚。二廚看著盤子沒有任何表情,在黃菲轉身往回走的時候,盤子再一次飛了過來。
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次,“法餐需要非常細心地去做,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性格都有些改變了。這要是在過去,我肯定走了,甚至都能掄起胳膊跟人打架的。”也許是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業,黃菲開始沉下心來鑽研廚藝,從來不愛看書的她,家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譜;曾經打球不管對方打法、“閉著眼睛”打的她,現在看見不同的刀、廚具就都買回家來研究。“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有的人打乒乓球能拿世界冠軍,而我連體工隊都進不去。打球我可能沒天分,但做飯我是真的喜歡,我有動力,就會去鑽研。就像我法餐師傅說的一樣,細節決定所有。”黃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