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博:這球輸得太窩囊(1 / 1)

這次參加世乒賽我的狀態還不錯,最後一場輸給了日本隊的張一博和鬆平賢二,其實挺可惜的,我們3比1領先,最後還輸了。比賽時我覺得手上並沒有鬆,但是回來之後想想,我們兩個內心深處認為那場球贏下來沒什麼問題,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思想有點放鬆。

參加世乒賽之前,我沒有給自己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對比賽的氛圍預想得有點模糊,就想按自己的節奏打比賽,所以我在封閉訓練和到了巴黎以後,心態上都挺放鬆的,沒有緊張,也沒有因為這個比賽而產生焦慮。但真正到了比賽場上,世乒賽還是和我打過的其他比賽不太一樣,手上和心理都有點緊,打一打以後才找到節奏。

我和陳玘配過幾次雙打,還拿過2010年全國錦標賽的雙打亞軍,那次是輸給了王皓和馬龍。所以我一直感覺我們的實力不錯,根本沒想到會打一場比賽被人翻盤。那場球其實我們一直有優勢的,但因為輕敵,我們在比賽中失誤比較多,內心裏也出現了保守的情緒,到了第七局越打越緊張。反觀對方兩個日本選手,已經完全放開了,被我們一直咬著卻越打越好。

剛輸完比賽時我人都蒙了,我和陳玘都不想談起這場球,之前贏了比賽以後,我們都要交流一陣,那會兒是連想都不願意想起比賽,但又控製不住自己,越想越憋屈。

等心情平靜下來,我和肖指導一起分析了比賽,他覺得我發揮還可以,我也這麼認為。隻是我還在用當年的老眼光去評估我和陳玘的實力,其實在比賽中我明顯感覺到和他配合時不是以前的感覺了,陳玘在能力和各方麵的感覺和以前差別挺大,我自己又沒有達到能完全彌補這個差距的能力,如果我能力再強點,比賽是可以贏的,現在比賽輸了,說明我們兩個都出現了問題。

輸了比賽以後,我在巴黎就開始陪其他隊員訓練,然後在看台上看球,學習一下。在賽場邊看球的這個過程,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讓自己對技戰術和大賽的理解有所改變,也學到了一些在大賽前準備方麵的經驗,這個過程比我在世乒賽打球過程中學到的更多。

通過打和看世乒賽,讓我對今後訓練中的方向更明確了,不能再像現在這樣今天練這個,明天練那個,而是知道什麼是比賽中最關鍵的——大賽中怎樣進行心理調節,如何去看待這個比賽,如何把控心態上的起伏,還有在技戰術上哪些是我在大賽中需要的——這些都要在平時訓練中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