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說,朋友送你出來,沒有人寫詩給你?
楊樸說,沒有。隻有臣妻寫了一首。
皇帝說,寫了什麼?
楊樸就把妻子寫的送行詩念給皇帝聽:“更休落魄貪酒杯,切莫狂妄愛詠詩。今日捉將官裏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蘇東坡滿臉微笑。妻子王閏之聽了熱淚盈眶,卻笑不出聲來。
現在突然遇到變故,官吏們都躲了起來,老百姓卻出來送行,一個個淚流滿麵。
蘇東坡被關進禦史台監獄,還有一則趣聞:兒子每天給他送飯,兩人約定,平時隻送肉和菜,聽到壞消息就送魚來。一次兒子出京借款,托朋友代他送飯,忘了交代,送去了幾條熏魚,蘇東坡嚇壞了,便給弟弟蘇轍寫下兩首告別詩,把一家人拜托給弟弟,詩中還感謝皇帝以往的恩情。蘇轍讀了大哭。後來這兩首詩傳到皇帝手中,皇帝大受感動。
這時候,曹太後病逝了。曹太後臨死前對神宗皇帝說:蘇氏兄弟中進士時,先帝曾說為兒孫們得到兩個相才。現在聽說蘇東坡因詩獲罪,這是小人的陷害,你可不能冤枉無辜啊。
這是曹太後的臨終遺言。
他弟弟蘇轍上書皇帝,願意以一切官爵來替哥哥贖罪。
後來,神宗皇帝秘密派一個宮中小黃門到獄中,與蘇東坡同睡,他呼呼入睡,鼾聲如雷。神宗皇帝對大臣們說:蘇東坡心中沒有虧心事。
“烏台詩案”算是了結。
蘇東坡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受他牽連,王詵駙馬被消去一切爵位。他弟弟蘇轍被降調高安太守。
七
就算把蘇東坡藏在深山林野,他依然備受推崇,皇帝時不時就想起了他,政敵們更是日日夜夜地提防他。一個人活到這個份上該是多大的境界啊。
1080年1月,蘇東坡帶著一家人來到黃州,在城東小山邊建一座三室小屋,開始了自食其力的耕田務農生活,成為“東坡居士”。第二年,2月的一個雪天,他又在亭台下麵蓋了五間堂舍,就是著名的“雪堂”。
這裏就是他待客的地方。著名大畫家米芾當時隻有22歲,曾來拜訪過他。著名的詩僧參寥來拜訪他,整天跟他談詩談佛。他的鄰居有潘酒師、郭藥師、龐郎中、還有幾家大嗓門的農夫,隨時隨處談笑,自得其樂。當然,他多時是求教造酒、配藥、治病,還有耕田的細節。黃州太守和附近的幾個崇敬他、敬仰他的官員,時不時來看望他。
經曆了政治上的磨難,他開始思考生命的真諦。他開始研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關心起養生和煉丹,自己還親自練習瑜伽術。
現在,他的身心得到極大的放鬆,他的心靈獲得平安。而他文風依舊。從他的詩詞和給朋友的信中,流露出他內心深處的信念。“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當他聽說鄂州一些地方有溺嬰陋習時,深感震撼,他立即給太守寫了一封信。他找到寺廟,自己成立了救嬰組織,向富人捐錢,救助棄嬰。
第二年,有那麼一段時間,因為手臂風濕難受,他閉門不出。一段時間不閃麵,京城裏就謠傳他和散文大家曾鞏一起死了。
那天神宗皇帝正在吃飯,聽到這個消息,一口飯也吃不下。
他的朋友範鎮聽說了,連忙派人到黃州打聽,才知道確係傳言。
在鄉村環境裏,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像陶淵明了。他寫個一首詩,說自己的前生一定是陶淵明。接近自然的生活使他的心靈產生蛻變,又反映到作品中。以往刻薄的諷刺、尖酸的筆鋒、一切激情與憤怒都過去了,代之而起的是光輝、溫暖、親切、寬容的幽默感,絕對醇美,完全成熟。他寫出了4篇巨作:短詞《大江東去》、《承天夜遊》、《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尤其是夜訪赤壁的兩篇文章流傳千古,短短幾百個字就道出了宇宙人生的奧義,成為中國文學史的巔峰之作。
1084年,神宗皇帝想念蘇東坡了,想讓他回京掌管史館,有人反對。神宗皇帝隻好下旨,將他的謫居地由黃州移到汝州。他上表感謝皇帝,神宗皇帝對大臣們說:蘇東坡真是個天才。
經過九江時,遊覽廬山,寫下著名詩篇《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蘇東坡到南京時,專門看望了王安石。現在的“拗相公”風采盡失,已經是個疲憊不堪的病老頭兒了。他們在一起談了一會兒詩,又談了一會兒佛。話題一涉及到政治,王安石就不安了。蘇東坡看著風燭殘年的王安石說:你不該幹迫害學者的事。王安石說:那都是呂惠卿他們幹的,說完就歎了一口氣,然後就沒話了。
據說王安石後來是被自己做的一個怪夢嚇死的,這或許是憎恨他的人故意變造的。而他留下了許多日記,他死後被朝廷搜了去,裏麵有許多政治材料。
1085年3月,神宗皇帝駕崩,哲宗皇帝即位,高太後攝政,司馬光任門下侍郎。蘇東坡剛到登州任太守沒幾個月,就被招進京城。
蘇東坡進京不到一年時間,連升4級,從七品到三品,翰林學士製造誥,幾乎是位極人臣了。這一年,他49歲,達到政治生涯的最高峰。他是1086年8月任翰林學士的,9月1日司馬光就死了。
其實蘇東坡一生始終是一個“無黨派”人士。他不是一個追求政治的人。王安石當權時,他反對“王黨”新政,被歸為保守黨,他在政界失敗不言而喻。現在,“王黨”失利,保守黨得勢,他自己又享有盛名和高位,皇太後欣賞他,佩服他。但是,他對新勢力竭力打擊王安石黨人,徹底否定一切新政措施表示不滿,他成了真正的不合時宜的人。他一直想著放棄這個受人羨慕和嫉妒的官職。以前,他和司馬光意見不一致,有過爭論,但不涉及人身攻擊。司馬光死後,以理學家為首的“河北派”、“河南派”把他們蘇氏兄弟定為“四川派”,王安石餘黨、以及蔡京兄弟、章悙等,像餓狼一樣搜羅線索,捏造證據,尋機反擊。朝廷已經收到了幾封彈劾他的狀子,都被高太後扣下。高太後知道蘇東坡是好人,不相信那些人的鬼話。
他一再請辭,終於獲準。1089年3月,他以龍圖閣學士出任杭州太守,領兵浙西。在杭州的一年半時間裏,他建設供水係統。他在杭州修建的“安樂坊”,據說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他疏通鹽道,平抑糧價,熱心救災。他重整西湖修建的“蘇堤”,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白堤”,成為杭州的重要景觀。
1091年回到京城,任吏部尚書,他弟弟蘇轍也升為門下侍郎。蘇東坡兄弟都位居高官,政敵們對“四川派”仇視的眼都紅了。蘇東坡連上辭呈,要求離京。這年8月,到潁州任太守。第二年3月任揚州太守,9月又調回京城,先後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
八
蘇東坡性情豪爽,他的感情世界豐富而複雜。
他一生遇到四個好女人。第一個是結發妻子王弗,是他家鄉人,家在江畔15裏青神。他應考之前成的親,當時王弗15歲。王弗聰明賢惠,注重實際,在東坡在鳳翔府做官時,王弗就表現出了成熟和穩重,經常給東坡建議,區別對待好人和壞人,成為東坡生活的好幫手。
王弗與蘇東坡生活了11年後病逝,年僅26歲。王弗的突然離世對東坡打擊很大,心中的沉痛和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蘇東坡依父親蘇洵言“於汝母墳塋旁葬之”,並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3萬株鬆樹以寄哀思。
10年後,他在密州的某一天晚上,突然想起埋在眉山的亡妻,寫下了《江城子·夜記夢》,表達了對亡妻深深地哀思,文意淒美,蕩氣回腸,被譽為悼亡詞千古第一。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第二個是王閏之,王弗的堂妹。1068年跟他結婚,撫養了堂姐王弗生的兒子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她性格柔順,崇拜東坡,經曆東坡一生的榮辱。伴隨蘇東坡走過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曆經烏台詩案,黃州貶謫,在蘇東坡的官海沉浮中患難與共。曾陪皇後祭拜皇陵,享受了貴婦人的一切榮寵,也遭遇了最困難的生活,她和蘇東坡一起挖野菜,赤腳耕田。蘇東坡曾為她作《蝶戀花》。25年之後,王閏之去世,蘇東坡痛斷肝腸,寫祭文:“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不少許,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饋我田?已矣奈何!淚盡目乾。旅殯國門,我少實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
第三個是王朝雲,杭州人,是王閏之在杭州買的12歲丫環。朝雲比蘇東坡小26歲。大約在他謫居黃州時收為小妾,為東坡生下一個兒子,名叫遁兒,在繈褓中夭折。朝雲生性聰明,是蘇東坡的紅顏知己,蘇東坡寫給朝雲的詩歌最多,稱其為“天女維摩”。據說蘇東坡有一天捫著肚子問家裏的人:我腹中有什麼?有的說,都是文章。有的說,都是學問。唯獨朝雲說,學士一肚皮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
蘇東坡被貶以後,一直由朝雲陪伴,走過了他一生最悲慘的時間。不幸在惠州時,朝雲病逝,蘇東坡按照她的遺願將其葬於孤山南麓棲禪寺大聖塔下的鬆林之中,並在墓邊築六如亭以紀念。之後,蘇東坡一直鰥居。
還有一位是他的堂妹,後來嫁給柳仲遠,他幾次去看望,寫過幾首詩。他多次關照堂妹的孩子。
愛是人類最複雜最廣博最深刻也最狹隘的情感世界。蘇東坡和堂妹之間是不是愛情,這是大詩人的一塊隱秘,或許也是他留給世界的秘密,我們不能妄加意測,褻瀆大師的精神世界。
九
曆史有時很難說清楚,大詩人蘇東坡最終的命運居然從一個女人的離世徹底轉變的。
這個女人當然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皇太後,是他的福音。
蘇東坡在宋朝遇上了一個皇帝宋仁宗,也遇上了三個好皇太後。
在雄風彪悍的大唐王朝,皇後們爭權奪利,一個個想著篡位當皇帝。在男人退化的大宋皇室,皇後們卻十分的賢明和智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們拯救了北宋,拯救了百姓,也拯救了蘇東坡,使他一次次化險為夷。這是宋朝的大幸,百姓的大幸,也是詩人的大幸。
1079年,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關進禦史台監獄,是曹太後(仁宗皇後,實際上應該是太皇太後)的臨終遺言救了他。這個曹太後是北宋名將曹彬的孫女,據說有一次仁宗皇帝夜宿她的寢宮,半夜有刺客闖入,她集中內監宮人把守宮門,臨危不懼,殺退叛賊,仁宗皇帝大為佩服。
曹太後不愧為名門之後,她知道蘇東坡一定是被冤枉的。
1085年,神宗皇帝病逝,高太後(英宗皇後)攝政,蘇東坡被招進京城,8個月時間從七品官升為到翰林學士,位極人臣,登上政治生涯的最高峰。1093年9月3日,高太後駕崩。這位神宗的母親,哲宗的祖母,好像是蘇東坡的保護神,她一死蘇東坡的厄運就來了。
有小人在哲宗皇帝耳邊讒言,說高太後跟身邊的大臣商量要立自己的兒子做皇帝。哲宗皇帝非常生氣,對祖母懷有惡感。現在,高太後走了,該他動手了,他啟用章悙為相,呂惠卿、蔡氏兄弟均回到朝廷,高太後攝政時的30多位大臣遭貶黜或流放,蘇東坡貶到定州任太守,兼管河北西部軍務。“蘇門四學士”全部遭殃。據說這次處罰的官吏達300多位,還立了“元祐黨人碑”,禁止皇室宗親與元祐黨人子孫聯姻。
1100年,哲宗去世,向太後(神宗皇後)攝政。這位向太後跟她婆婆高太後一樣的賢明,元祐大臣全部獲赦,蘇東坡也獲得自由。
他是在北歸的路上感染痢疾,1101年6月返回常州,7月28日病逝,享年64歲。第二年與王閏之合葬,實現了他的願望。
蘇東坡一生著作豐富,他留下詩歌4000多首,詞340首,800多封私人書信,100多萬字的散文、隨筆、雜文、手劄和筆記,還有書法、繪畫作品。尤其晚年,盡管被一貶再貶,身處逆境,始終手不釋卷,研究佛教和道家思想。謫居黃州期間,完成了《論語說》、《易傳》、《書傳》。被貶到廣東期間,在兒子的協助下收集各種雜記,編成《誌林集》。在潁州做太守時,他發現了自己和陶淵明有幾分相似,開始作和陶淵明詩。惠州做軍曹司馬時,生活窘迫不堪,幾近潦倒,仍然充滿樂觀,寫下大量的和陶淵明詩。謫居海南儋州,完成最後15首。他的124首和陶淵明詩成稿後,由他弟弟蘇轍作序麵世。
仿佛天意,跟李白杜甫一樣,蘇東坡死後名聲更加大震。
蘇東坡死後,他的所有詩文包括書畫碑刻均遭禁。但是,文人士大夫私下裏依然追捧熱愛,並且以此為耀。
就在蘇東坡去世後第5年,宋徽宗崇寧五年,即1106年1月的某一天,天空出現一顆隕星,一道閃電將文德殿東牆上的“元佑黨人碑”擊成兩半,徽宗皇帝大驚。
5年後,一位道士對徽宗皇帝說,他看見蘇東坡的英靈在天宮擔任文相。徽宗皇帝更加害怕,連忙恢複了蘇東坡的名譽,並加封了一個比他生前更高的榮銜。1117年,北宋皇室開始收集蘇東坡的文稿和碑文。在民間,蘇東坡手稿、筆記、書畫及碑文的價格一漲再漲。偏安杭州的南宋高宗皇帝閱讀了蘇東坡的文章,尤其是他的奏議表狀,大為敬佩,後來恩惠到他的孫子蘇符,在蘇氏兄弟的子孫中,蘇符官至禮部尚書,最為顯著。
1170年,南宋孝宗皇帝又給蘇東坡加諡號文忠公,贈太師的官位,皇帝還給蘇東坡詩集親筆寫了序文,這也是中國曆代帝王評價詩人最好的讚文。
蘇東坡還給世人留下一段名言,今天讀來依然可貴: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閑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閑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
最後還是讓我們欣賞一下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