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陝西藝術培訓業的發展措施(3 / 3)

三分校除了總校統一開設的共同課外,還先後開設了書法、繪畫、烹飪、聲樂、舞蹈、文學等課程培訓,通過學習,不僅讓學員們學到了知識,陶冶了情操,促進了健康,增強了文學藝術修養,還為各幹休所、軍幹所開展思想理論教育和文化體育活動培養了一批骨幹,形成了校所互促共進的生動局麵。老戰士藝術團第三分團尤為活躍,以學員為骨幹的書畫組、攝影組、戲曲組、舞蹈隊、合唱隊和模特隊,天天有活動,節日有表演。近幾年,他們每年都要舉辦四次以上書畫展和文藝演出活動。分校老校長廖振鐸和學員梁學毅等20多名老同誌的書畫、攝影作品參加全國和西安市展賽多次獲獎。廖振鐸的書畫創作簡曆被收入《解放軍報》編印的人物辭書《軍魂·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閃光》。被聘為教員的軍旅畫家郭西民,作品多次在全國、全軍獲獎,他近年創作的陝西風情16米長卷《長安秦風》,被譽為“當代清明上河圖”,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四分校軍幹所的不少工作人員都是書畫班、英語班等專業班的學員,既參加學習,又提供服務,在學習中了解服務需求,改進服務工作。二所的小樂隊改編為總校藝術團樂隊後,所裏照常支持,排練、演出時派車接送,工作人員幫助搬運樂器。殷立孝、高景雲夫婦和王景河、孟飛、霍傳慧等一大批老同誌的詩詞作品多次在總政《紅葉》詩刊上刊登,成為小有名氣的詩人。僅在第8期,就有503首詩詞、289幅書畫作品發表、參展,獲獎70多人次。

五分校有一大批學有收獲、大器晚成的學員。張映芳、李雲霞、李衝、郭立德等學員有不少優秀書畫作品發表、出版,在軍內外頗有影響,孫占雲、長風、郭杏林的詩詞作品屢見報刊或結集出版,有的在書畫、詩詞創作理論上也有建樹。

這個分校一成立,就以其活躍的工作顯示出勃勃生機。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們就舉辦、參加了多次書畫展。2006年3月份舉辦迎春畫展,有110幅作品參展;4月份舉辦迎五一書畫展,有108幅作品參展,深受參觀者好評,陝西省軍區陳時寶司令員參觀後也大加讚賞。5月份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4周年舉辦畫展,僅蘭州軍區翠花路第三幹休所書畫班就參展作品94幅。其中,為紀念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逝世30周年,表現三位偉人偉大人格的《鬆魂梅骨》最受觀眾好評。9月份,他們又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參加20周年校慶書畫展和畫冊編印。

最為活躍的莫過於他們的藝術團,2003年4月份,軍區政治部決定藝術團為在西安舉辦的全軍離退休幹部建黨工作培訓班進行彙報演出。接受任務後,藝術團趕排了大合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反映延安大生產運動的眉戶劇《大家喜歡》,反映陝北風情的舞蹈《掛紅燈》,反映長安八景的時裝表演以及器樂合奏和歌伴舞《走進新時代》等節目,演出時間雖然隻有一個半小時,但精彩的表演、優美的旋律深深打動了與會代表和廣大學員的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5年年底,藝術團先後為全軍離退休幹部建黨工作培訓班、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以及為學校老壽星學員祝壽等活動演出50多場,排練節目近200餘個。

為紀念毛澤東同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4周年,2006年5月23日上午,新組建的藝術團在省軍區大禮堂舉行了首場演出。由70名老戰士組成的合唱團首先登台,他們精神抖擻地演唱了《八榮八恥人人須知》、《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兩首歌曲,接著該團的近百名老戰士演員表演了男聲獨唱《延安頌》、器樂合奏《軍隊和老百姓》、男聲表演唱快板《誇誇咱們幹休所》等15個短小精悍的文藝節目。

蘭州軍區西安老戰士大學的藝術培訓活動如同戰爭年代解放全中國的旗幟正由這些老戰士們高擎著前進,為和諧文化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