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流的旅遊精品
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極具魅力。資料顯示,全省已發現各類文物點35700多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83個,出土文物百餘萬件。許多文物古跡屬稀世珍寶,在國際上有很高的知名度。陝西不僅人文旅遊資源豐富,而且自然旅遊資源也別具風采。眾所周知,秦嶺雄險,巴山錦秀,西嶽華山“奇險天下”,太白山高聳入雲。
2.一流的旅遊服務
陝西的旅遊服務設施現已明顯改善。以西安市為例,旅遊涉外飯店有36家,其中有五星級飯店4家,三、四星級18家,飲食配套服務優良。西安至北京、上海、廣州等60多個城市96條國內航線已相繼開通,與香港、澳門可直航到達,西安與日本東京、名古屋沙特阿拉伯吉已實現直航;日均發送遊客6萬餘人的西安火車站已成為中國特等客運站;西臨、西寶及機場專線等高速公路已經建成,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形高等級公路的格局正逐步形成。
3.一流的旅遊環境
治理優化環境,要加大力度,從六個方麵大做文章。一是解決旅遊景區亂設攤點的問題;二是解決亂收費問題;三是解決無證經營問題;四是解決環境衛生問題;五是解決濫造景點的問題;六是解決好安全和治安問題。
4.一流的旅遊促銷
從陝西的實際情況看,促銷對旅遊產業的重要意義在實踐中還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因此必須加強旅遊理論學習宣傳,使各級部門領導和業內人士深刻認識到促銷的重要性,然後在市場調研和市場細分的基礎上,確定市場目標,加強促銷活動的針對性,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另外要廣開門路,多渠道籌措資金,增加促銷經費投入。
(四)發揮古文化優勢,提高旅遊產品的文化品位
從理論上講,旅遊活動是一種益智活動,旅遊者通過旅遊擴大視野,增長見識,開闊胸襟,豐富閱曆;旅遊活動又是一種審美活動,旅遊者通過對美的對象的欣賞、觀察,從而得到一種身心愉悅和享受,並提高審美能力;旅遊活動同時還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活動,旅遊者通過旅遊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華,情操得到陶冶。顯然旅遊活動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實現這樣的目的,就需要旅遊產品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即有較多的文化含量和較高的文化層次。
要提高陝西旅遊產品的文化品位,首先,在旅遊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全過程中,要注意把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優秀成果融會進去。利用陝西文物古跡的壟斷地位和已有的知名度,深入挖掘各景區的文化內涵,加深開發層次,突出各自特色,豐富旅遊內容,形成景區特色文化。其次,在旅遊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過程中,要有更多的現代意識和現代理念,適應新世紀的時代潮流。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可以通過秦俑坑、銅車馬坑與新發現的鎧甲坑相結合,建立秦陵博物館,更可以專門開設一個旅遊項目,為遊客提供工具、材料、模板,讓旅客自己製作“兵馬俑”,做好後可以簽名留下展覽也可以帶走,一次沒做好留在那兒,第二次再來做。這樣就能提高遊客參與的積極性,也可以吸引遊客再來。通過各種文化表現形式加強展示功能,吸引遊客,使其聽得進去,看得明白,理解得深刻。
(五)突出飲食特色,加強旅遊購物品的創新
以西安名優小吃為基礎開發快餐係列食品是可行之徑。目前肯德雞、德克士早已打入西安市場,麥當勞也已落戶西安。它們以幽雅的環境和快捷的服務贏得了顧客,但在口味上不一定適合國人的飲食習慣。西安的地方特色小吃、名菜口味好品種多,但由於大多數是手工操作,生產成本高、效率低,難以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旅遊支柱產業。中式快餐業如何規範化、標準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目前有些企業已做了大膽的嚐試,如老孫家的羊肉泡饃已生產出便於攜帶的方便食品;五一飯店也推出了中式快餐。
西安夏天氣溫高,啤酒、飲料需求量大,如今可口可樂、青島啤酒均已在西安建廠開店,占領了陝西大部分市場。相比之下,陝西本地區此類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則大大低於它們。加快此類本地產品的開發,在豐富旅遊商品市場的同時,還可以促進食品加工業的發展,要爭創出自己的名牌。
旅遊購物品主要包括旅遊紀念品,如雕塑、金屬製品、民間工藝等;旅遊藝術品,如書法、繪畫等。陝西旅遊紀念品的開發,可重點突出仿古藝術品及民間工藝品,因其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同時也代表了陝西的地方特色,較受旅遊者歡迎。
長期以來,陝西旅遊商品開發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旅遊商品的開發經營往往是作坊式經營,它們規模小,工藝落後,產品樣式陳舊雷同,檔次較低,當然引不起遊客的興趣,且商品市場麵過窄,無法參與現代競爭。要想加快旅遊商品的開發,關鍵在於發展規模經營,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六)強化監督管理,提高服務水平
優秀旅遊城市應有令旅客滿意的高質量的服務,包括可視服務與不可視服務,它要求不僅要為旅遊者解決旅遊活動過程中的各類實際問題,而且還要提供細致周到的超常服務,使旅遊者獲得異於尋常的精神感受和日常生活中無法得到的滿足,這往往是獲得旅遊者高滿意度的直接原因。
要提高服務質量,就要求旅遊從業人員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較高的服務藝術水平。必須在加強行業管理,規範服務行為的同時,通過各種企業文化活動及提供培訓等方式,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造就高水平的旅遊管理與服務人才隊伍,以保證優質服務行業形象的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學習引進先進地區的旅遊管理經驗和現代企業經營謀略,提高行業競爭意識,樹立良好的旅遊形象。
(七)改變觀念,走向市場
陝西旅遊業要改變現在“等、靠、要”的觀念,加強自身建設,真正走向市場。一方麵要向內部挖潛力,在保護現有文物和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現有設施的改造,挖掘和發展旅遊區新的景點;另一方麵,要發展相關產業,多方麵籌措資金,加強與東部地區的橫向聯合,大膽引進外資和人才,采取靈活經營,壯大自身實力,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加強旅遊業的形象設計和廣告宣傳,要走出本地,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方式宣傳陝西,擴大國內國際影響,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遊客。
陝西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陝西省文化產業發展綱要》,這為文化資源大省的陝西未來15年文化產業發展指明方向——整合優勢資源,集中力量建設臨潼文化旅遊產業區等八大文化產業園區,以推動陝西省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西安臨潼文化旅遊產業區:以秦兵馬俑、秦始皇陵、華清池等珍貴曆史文化遺跡為主體,以驪山、渭水等自然環境為依托,建設秦始皇陵遺址公園、華清池椒園和芙蓉園等,形成集旅遊觀光、娛樂休閑、度假療養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文化旅遊園區。
西安曲江新區文化旅遊產業區:以盛唐文化為特色,建設大雁塔文化廣場、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唐城牆遺址公園、曲江海洋科普世界、中國西部國際博覽中心等重點項目,形成集旅遊、休閑、娛樂、會展、科教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型文化旅遊產業園區。
西安高新區現代文化產業創業園:以數字化、信息化高科技文化產業為特色,依托軟件園和高新技術平台,建設數字文化產業園和文化娛樂區、動漫遊戲區、體育休閑區、中央商務文化區,形成現代文化主題突出的產業園區。
延安革命文化區:綜合開發延安革命舊址和延安革命紀念館等革命文化資源,充分發揮其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的功能,使之成為紅色旅遊首選地。
黃帝陵人文始祖文化園:以人文始祖文化為主體,重點完成黃帝陵二期整修工程,擴大遊覽區域。搞好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活動,開展海外民間祭祖活動,把黃帝陵建成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活動的文化園區。
法門寺文化園區:以佛教文化為主題,規劃建設佛、法、僧三區,重點建設舍利塔及廣場、佛教文化壇,擴建法門寺博物館,恢複法門寺唐代風格佛教建築群,使之成為集佛教文化旅遊、佛教文化研究、佛事活動為一體的國際佛教文化中心。
楊淩現代農業觀光休閑區:以楊淩高科技農業為依托,建設農業博覽園,開發田園風光旅遊,形成農業觀光、農業科普、休閑健身園區。
西安禦苑生態旅遊區:以秦嶺北麓自然生態風光為依托,重點建設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西安園藝博物園、西安生態科技園,形成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生態旅遊區。
此外,陝西省還將加快建設中國西部影視基地、西安印刷包裝產業基地等,以發揮其產業集聚和孵化功能,使之成為陝西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撐和示範基地。
附:典型案例
西安曲江:走在“西部文化品牌”的大路上
“文化行者的‘夢工廠’,遊憩者的水中星漢。”有人曾經如此評價西安曲江新區。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樣的評價可以說是名副其實。而之所以取得這樣的美譽,主要原因就是曲江新區將發展文化產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曲江文化產業集團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漸開創出一條嶄新的文化產業發展之路。因此,曲江文化產業集團在2006年5月被文化部評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從而成為陝西省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