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辯術:柔舌能退百萬兵(4)(3 / 3)

在人際關係中,隨機應變的歪話技巧的確是一種改善或提高交往效率的有效方法。將錯就錯又是一種反高思維,因此它可以稱為反問思維技巧,將自己的真實意圖隱蔽起來,以其錯而就其錯的智謀技巧,來達到證明正確論點的目的。

(3)理屈詞不窮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北宋著名的詩人陸遊《遊山西村》中的名句。後常被人比作絕路逢生的情況。

理屈詞不窮的歪話是指在論辯中牌劣勢或形成僵局時,以緩和的方式拖住不放,在拖延中尋找契機,從困境中衝出一條活路,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麵,達到感動對方,說服對方的目的。

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醜聞被揭露後,本已傷心欲絕。早已對婚姻厭倦的克林頓夫人,此時為了保住既得的政治權力,仍然在公眾麵前強顏歡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與總統“老公”的一往情深,這一詭辯為保住克林頓的總統座椅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理屈詞不窮,足見人之睿智,足顯不盡不風采。

當然,在實際應用中,有時會碰到一些場合需要將以上一些技巧綜合運用。那麼,如何綜合運用呢?請看以下的這個例子。

圓智是乾隆年間寧波天童寺的當家和尚,他雖無點金之術,卻頗有應變之才。

有一天,乾隆皇帝隻身微服南下。來到寧波後,便獨往天童寺而來。圓智聽到此事,馬上到山腳下等候。不一會兒,乾隆便來到此前。圓智在他向前合十躬身輕聲道:“小僧天童寺主持圓接駕來遲,萬望恕罪。”

乾隆聽說此人為圓智,便想全他一個下馬威。於是,麵孔一板,厲聲問道:“你既知朕躬到此,為何不率領眾僧,大開山門,躍然接聖駕?你這輕輕一輯,該當何罪?”

圓智不慌不忙地說:“小僧豈敢褻瀆聖駕,隻因這次聖上南巡,乃是微服私訪,小僧若是興師動眾,恐怕引起遊人矚目,有礙聖上安康,故小僧才一個人悄悄在此相迎。”

乾隆聽他說的有理,隻好說:“恕你無罪,前麵帶路。”乾隆又說:“大和尚,今日朕躬上山,你能不能與我比上一比!”

圓智聞言,暗自思忖:“這可不好比,比不好全寺都得遭殃。”但他腦子一轉,笑著說:“萬歲爺上山,可有一比‘好比佛爺帶你登天,一步還比一步高’。”

乾隆一聽,心裏不舒服,圓智自比佛爺,上風被他占了。可又在佛地無可指責,隻好暫時作罷。

他們一進入天王殿,正見彌勒佛喜眉笑臉地朝外而坐。乾隆點子又上來了,指著彌勒佛問圓智:“請問大和尚,他為何而笑?”

圓智答:“啟稟聖上,他是笑貧僧命乖運籌,身入空門,終日青燈木魚,碌碌無為。”

乾隆一聽,心想:“這下子有空子鑽了!”馬上問圓智:“他也在對我笑,照你說,他也在笑我碌碌無為了?”

圓智見乾隆咄咄逼人,連忙回答說:“哪裏哪裏,佛爺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他對萬歲爺迎麵而笑,是笑你為萬民操勞,以國事為重,不像凡夫俗子,氣量狹窄,笑裏藏刀!”

乾隆聽了,哭笑不得,因為圓智明明在罵自己呢!可不好發作,隻好忍心作罷。

乾隆離寺時,圓智送他下山。當走到山腰時,乾隆想起上山之事,又想整一下圓智,說:“我上山時,你說我一步比一步高,現在我下山了,你可怎麼說?”

圓智聽了,稍思片刻,即答:“如今又好比如來佛爺帶萬歲下山,後頭更比前頭高啊!”

乾隆聽了目瞪口呆,因為上風全被他占去了。但是又覺得這個和尚確實很有應變之才,隻好怏怏地下山去了。

說“歪”話的精髓就在於隨機應變,裝憨賣愚,環顧左右而言他。在這個案例中,高僧圓智就乾隆的發難,妙語連珠,且讚中含罵,做得天衣無縫,實乃世間罕見的奇才。

9、針鋒相對,以毒攻毒

在《三國演義》中,最能體現諸葛亮出眾口才的當算當眾罵死王朗一節。這也是全書的高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