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肉機器1(3 / 3)

蔣孝琬原以為“中國花園”要長期聘用他,沒想到馬繼業暗示聘期隻有兩年。斯坦因考察結束後,委身何處?仍然到劉知州或潘大人幕府?可是,他極其厭惡師爺們為爭奪職位而撕破臉皮、互相傾軋的風氣。

“哦,我知道,劉知州愛惜人才,此次要你來,也費過一番周折,將來你還回他那裏。另外,老朋友潘大人最近要調往阿克蘇任道台,他很欣賞你,斯坦因考察結束後,我可以推薦你去道台府當師爺。當然,這裏也需要正直、敬業、博學的中文秘書,但是,你清楚,我們用人要考察工作業績,而不是連帶關係。”

蔣孝琬趕緊說:“謝謝大人信任,卑職願效犬馬之勞!”

“聘期從今天開始,你休息一下,明天,就將有關樓蘭、吐魯番及敦煌文化的文獻資料翻譯成突厥文,供斯坦因參考。若有必要,在他到達喀什之前你可通過電報保持密切聯係。哦,對了,你想辦法盡快讓沙洲商駝來喀什侯命。”

“好的。我今晚就開始工作。”

兩人幹杯。之後,他們把目光投向窗外威然聳立的雪峰。

1906年6月9日傍晚,連續張揚幾日的沙塵暴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夜幕徐徐拉開,斯坦因和測量員拉姆等探險隊員帶著滿身灰塵進入喀什,直到走上通往“中國花園”的林蔭大道,也沒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斯坦因第一次新疆南部考察引起很大轟動,他在論文和《古代和田》、《沙埋和田廢墟記》兩部著作中公布大量古代珍貴文物的同時,也揭露中亞“神秘文書”的真相。那些歐洲書齋裏的專家、學者坐不住了,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組織學術研討會,不遺餘力地反駁斯坦因的“神秘文書贗品論”,認為他與當年搞裸奔為主題的行為藝術一樣,都是為了標新立異、嘩寵取眾。而且,他們以霍恩雷教授發表在權威雜誌《孟加拉亞洲學會期刊》上的論文《加爾各答收藏所報告》為學術依據,攻擊斯坦因:“如果說學識淺薄的我們把你所稱的‘中亞垃圾’錯誤地當成珍貴文物,那麼,德高望重的霍恩雷教授也會被蒙蔽嗎?親愛的考古學家,請允許我提醒一下,當您是光著屁股搞所謂的行為藝術的‘蠱惑仔’時,霍恩雷教授已經是馳名中外的東方學專家了……”

在鋪天蓋地的批評聲、反駁聲和辱罵聲中,斯坦因無力回天。但他不甘心認輸,便拿出所有薪水、獎金和課題經費,收購各種不同類型的中亞文書贗品及相關學者論文,想著有朝一日將它們全部陳列在“中亞贗品文書博物館”。可是,太難了!他的收購除了刺激文書贗品以更瘋狂的速度湧入,也給了眾多“敵對者”以口實——他們開始質疑斯坦因考察探險的真實性:斯坦因真的翻越帕米爾高原進入新疆沙漠了嗎?佉盧文已經死亡上千年,為什麼斯坦因公布的佉盧文《十四行詩》中有“蒸汽機”、“來福槍”之類現代名詞?究竟誰在造假?

斯坦因精疲力竭,極端厭惡喧囂。他非常思念安靜的沙漠,無數次在想像這樣的浪漫圖畫:平靜安祥的沙漠中,有一眼甜水泉。沙漠要有海浪那樣滾湧的沙丘,甜水泉周圍長滿蘆葦和馬蓮花。他牽著嬌嬌的手,踏著柔軟的沙浪,從任何一個方位走向甜水泉。他們不說話。也沒有其它聲音。太陽在天空默默地裸奔。野鴨、野駱駝、塔裏木虎或者狼來喝水,他們吹響蘆笛,表示歡迎。當太陽回家,狼回家,野鴨回家,野駱駝回家,塔裏木虎回家,他牽著嬌嬌的手,也要回家。他們不說一句話,但心照不宣,知道回家的路伸向何處……

最困難時期,斯坦因在幻想中維持內心平靜,不知不覺,製作出一頂極具西域特色的遮沙玉璧麵紗——它的原型來自尼雅廢棄寺廟壁畫。那些色彩豔麗的古代禮佛圖中,許多貴婦人都戴著這種既起到很好裝飾作用、又能夠抵擋風沙的奇特“大帽子”。玉璧麵紗冠頂仿佛一塊雪白玉璧,嬌嬌戴上,發髻穿過璧孔,裝進發囊,與璧緣相聯結的綠色薄紗通過胸部、腰部、臀部、腿部,最後抵達腳部。麵紗長可等身,輕盈飄揚,延伸為裙紗。裙擺像波浪親吻大地。裙紗中的嬌嬌是湖中遊泳的美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