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傑克發現,即使在執行第二個方案的過程中特別注意交付靈活性,也仍然實現不了客戶的預期。不過,公司雖然可以通過在當地建立新的生產廠來解決這一問題,但這需要一筆很大的投資,而傑克目前並不願意這樣做。這就是傑克現在麵臨的問題,他必須找到更佳的方案。
經過慎重考慮,傑克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案:在南美建立產品組裝廠,而不是生產廠,但依然會照第二種方案,在1~4個國家設立銷售處。在發掘這一最匹配方案後,傑克深信新的方案是最合適的。於是,他將三種不同方案都報告給了領導,同時對最優方案補充了注解。
很多人做出的決策既不令人滿意又不受人歡迎,這是因為方案本身存在著盲目性,缺乏嚴密的實踐論證。
同時,必須注意的是,雖然不同的方案往往有獨特的可取之處,但當方案之間有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時,我們一定要慎重,要逐一對方案的目標進行羅列,盡量讓最有利於我們的方案呈現出來。
◎等價置換:明確決策目標的藝術
當隻有一個目標時,決策就很簡單。但隻有一個目標的情況非常少見,一般來說我們總是同時追求幾個目標。目標的多樣性,讓決策變得複雜化。要實現這些目標,我們不得不做出多種決策,並且在眾多決策中猶豫不決。但是,目標經常難以同時實現,所以我們可以事先權衡並簡化目標,從而使我們的決策方案明朗化。
2006年7月,經理帶領一個市場調研項目小組到廣州進行為期一周的美容產品市場調研,周亮是小組成員之一。調查結束前,公司生產了一種能夠促使女性排毒美容的美容儀器,準備把沈陽當做樣板市場來啟動。為此經理又想到沈陽去,對沈陽市場做全麵詳細的了解。
但是老板給經理的經費和時間都不多了,經理隻好找到周亮商量怎麼做:“按老板的要求我們得按時回公司,現在隻有一天時間了,要到沈陽去,時間不夠,同時老板也沒有給我們隨意使用經費的權力,現在沈陽一行的費用也不夠。”
聽完後,周亮對經理說:“所以,您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麵臨著應該去沈陽,但時間短、經費不足的難題?”經理點頭稱是,周亮又問經理有沒有向老板說明到沈陽的重要性。經理說還沒有,因為還沒想好最好的方案,也擔心萬一到沈陽後效果不好,還花費了代價,老板會不信任他。
於是,周亮向經理提出了一個新的目標:“我們要保證沈陽之行有所收獲,即使意義不大也不能讓老板覺得是浪費。”
得到經理肯定後,周亮開始分析。經理現有四個目標:第一,小組要到沈陽;第二,小組費用要節省;第三,小組不能拖延時間;第四,小組到沈陽要有收獲。第一個目標和第四個目標相近,那麼就先去掉第一個目標,剩下三個,第二個目標和第三個目標都在說節省,可以合並。那麼就剩下兩個目標:第一,小組到沈陽要有收獲;第二,小組沈陽之行要節省。在經理看到周亮為他列的最後兩個目標後,一邊選定組中最有經驗的成員飛往沈陽,一邊和其他小組成員一起回公司,並且準備在得到沈陽方麵的信息後報告給老板。
周亮使用了將複雜目標簡單化的技巧,將相似或相同的目標進行等價置換,通過不斷清理目標清單,最後讓領導的目標更簡單明了。等價置換方法是我們決策中常用的非常有效的一種技巧,如果一些目標都是相等或者相似,或者互相包含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去掉或者忽略掉一些目標,然後對剩餘的目標進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