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客觀表述決策風險,幫助領導排除障礙(2 / 3)

★提供風險管理思路,與領導共同麵對

闡釋風險,進行風險預告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幫助領導盡可能地減少風險帶來的不利後果,將風險限製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通過對下麵這個情景的討論,我們可以很好地把握要點和方式,以認識到應該如何協助領導。

◎情景模擬

J的老板想投資一家石油公司,但這項投資有著很大風險。比如,老板選中的鑽井很可能不產石油,而且石油價格在一年中的波動幅度可達300%。麵對這樣的高風險,作為下屬的J,應該怎樣為老板管理風險呢?

◎第一步:尋求降低風險的信息

在發現潛在的風險後,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地尋找能降低風險的信息。

在上述案例中,老板最擔心的是鑽井不出油,為了降低這個風險,J的老板要J找到開采石油的專家,和專家一起尋找油田,考慮地質情況,把油田的出油率盡可能提高。

描述一個類似經曆。

◎第二步:分擔風險

老板告訴J,如果公司投資,賺錢和賠錢的概率都是40%,他不想承受這40%的風險,但又對這項投資躍躍欲試。於是J提出,公司可以與其他投資者共同開發這個項目,公司至少要擁有20%的股份。

描述一個類似經曆。

◎第三步:分散風險

我們可以把資金投放到不同的產業上,從而降低風險。在J的老板決定投資石油開采後,J提醒老板可以把公司的部分資金用於擴大公司的常規性盈利項目上,這樣風險相對較小,可以彌補項目虧損時造成的公司財務壓力。

描述一個類似經曆。

◎第四步:對風險投保

當一種風險過大,人力無法避免和挽回時,我們應對風險投保。這項投資,不隻是鑽井不出油的風險,還可能會出現井噴等意外事故。雖然發生這種意外事故的概率很低,但是隻要一次就可以摧垮公司。所以,J再次提醒老板,為這項投資買保險。

描述一個類似經曆。

最後要強調的是,我們的決策還要注意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力。心理學家認為,不同的人對待風險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承受能力。風險承受力表達了我們為了得到更好結果甘冒風險的意願,因此,在每一個方案中都對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加以考慮十分必要。

★權衡方案,協助領導做最佳決策

對方案的選擇本身就是門藝術,大多數時候由領導最終完成。即便如此,我們仍然要配合領導,幫助領導協調方案中的利弊,以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取長補短、互補融合

在一些想法轉化成可行動的方案後,我們通常需要有策略地對其進行融合、互補,甚至剔除不合理的部分。這是一個嚴謹的論證過程,也是考驗我們組織能力的關鍵要素。

下麵這個案例就是一個典型的方案形成過程。

傑克是一家製造公司的部門主管。上司在上周向他表明公司決定向南美市場擴張,因為根據市場調研數據,如果擴張得當,公司就有機會先於競爭對手打開南美市場,並取得較大的市場份額。

此時,傑克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在南美幾個主要國家建廠投資,這可以為公司帶來最大的發展潛力和最大的市場份額;另一個是不在南美國家建廠,而是在南美幾個主要國家建立銷售處。

為了在控製成本的同時實現業務增長,傑克更傾向於後者。但是,在對方案的論證中,一位巴西客戶對傑克說:“我對你們公司的員工和產品質量都很滿意。不過,你們公司交付產品的速度和靈活性不太樂觀,而這對我的公司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