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決策的過程中還有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存在,這意味著我們任何行動都存有一定風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方案執行之前,增加風險管理意識,誠實界定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是非常明智的。這既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也是我們將各項工作做到位的具體體現。
★備注隱藏風險
真正的決策權總是在領導手中,但決策後的操作則是由下屬來完成。因此,也許下屬比領導更清楚操作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如果我們不能幫助領導消除某些風險,那麼我們至少應該提前告知領導可能存在的風險,將風險防範納入領導的決策過程中,以便形成更穩健的執行策略。領導也可以因此做好心理上的麵對風險的準備,以規避措手不及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
◎風險預告
在提交執行報告時,下屬至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考察執行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並對風險進行合理的判斷和甄別,以供領導決策參考。
·投資風險:投資風險指,我們操作的項目可能存有投入回收風險。投資風險也許是大多數管理者都會在意的一個問題。比如某個項目投資50萬元,能夠取得多大收益、成本回收的風險有多大等。
·財務風險:如果某項業務是有利可圖的,也是可投資的,財務風險就是第二個要考慮的問題,比如客戶的壞賬率、財務流轉情況等。
·機會成本:所謂機會成本是指,當我們操作一個項目時,我們同樣也會放棄某些項目,這中間就必然涉及放棄這些機會的成本問題。機會成本包括人員安排、時間、投資占用的資金等。機會成本過大意味著方案的質量較低。這時應該考慮是否放棄該方案,選擇更好的方案。
·管理風險:項目是否具備操作性,方案是否具備可行性,通常也涉及到對管理能力的一係列考察。當管理能力不足時,如對營銷工作的人力資源建設不足、財務管理的混亂等,那麼采用這個方案就會造成管理的混亂,從而導致組織陷入嚴重的管理失衡中。
·環境變化:某個方案是否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引起積極的變化,必須考察外部環境的變化。比如,在提交一份產品研發計劃之前,是否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如果產品研發出來,而該類產品市場已經處於嚴重萎縮狀態,那這個方案的執行從一開始就失敗了。
·政策風險:政策的變動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比如對該類市場的財政支持的取消、市場的幹預力度加大或某些限製性政策的出台等,都是方案決策時必須考慮的潛在風險。
增強風險管理意識是我們在職業生活中必須加以訓練的一門重要功課,也是我們與領導穩健合作的基礎。
◎增加領導安全感的風險表述方式
在意識到存在某些風險後,我們該如何向領導彙報,如何向領導提供有效的提醒?下麵的技巧就是專門解決這個問題的。
·保持誠實:隱瞞風險的情況在業界屢見不鮮。事實上,個人無需隱瞞隻需誠實彙報,因為隱瞞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安全隱患,也會對領導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保持客觀:既不要為了方案通過而故意降低對風險的評估,也不要為了限定一些選擇而誇大風險,這兩者都是不允許的。正確的做法是,從風險的事實出發加以評價。
·批注方式:為了簡單化處理以減少領導的工作量,一般情況下,你可以在各種方案的申報或者審閱過程中,在每一個執行步驟後麵或邊角批注可能存在的風險,並加以簡單說明。這樣,領導會更直觀地認清執行過程中要注意的潛在問題。
·論述方式:對於一些重大項目的決策方案,你可以單獨提交一份“關於XX計劃的風險評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