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淼沒有那麼多心思去管大齊的海防,她隻需要這些人能夠幫助她達成出海找金字塔的目標,這些人的到來,讓她看到希望。
為了讓這些人為她所用,同時,要建立一個航海的船隊,而且這些人都是敏感人士,這麼大的動作,畢竟會帶來當權者的警惕,程淼決定要親自去西京一趟,找樂清遠商議這件事情,最少要向他報備。由於聽說道明準備東遊學法,程淼於是邀請道明一同出發。
平樂帝登基,大齊的內戰僅僅經曆了兩年,在曆史中,這算是非常快的王朝更迭,這當然和平樂帝使用了非常規手段有關。本著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原則,其他不說,隻說在為平樂帝的造勢過程中,大齊的寺院、高僧就起了不可小覷的作用,平樂帝的運作能力可見一斑。
平樂帝之前,佛教本來已經是全國最重要的思想領袖,中原的佛教勢力已經相當大,流派眾多,主要分為東西兩派,西部以盤龍寺為首,東部的許多寺院與盤龍寺不一樣,更為入世。為了爭取佛教勢力的支持,平樂帝可能許了一些不為人知的諾言,因此,在平樂帝元年年底,即有人上書要求平樂帝引“九大德”(九位高僧)上殿,並以天子身份參拜,這等於教權直接介入政權之上並淩駕於政權之上的行為立刻引起了盤龍寺高僧的警覺。道濟以盤龍寺之名,引經據典,替平樂帝駁斥了這些佛教徒的要求,平樂帝沒有對此發表公開的言論,隻是將盤龍寺的上表廣發至全國。
盤龍寺的上表一是表麵盤龍寺的態度,除了維護平樂帝政權,二來以玄慎、道濟這樣的有遠見的高僧,當然能夠清醒的預見到,以中原佛教這樣的激進行為,如果任其發展,佛教在大齊恐有覆滅之憂,因此,道明作為新一輩最具慧根的僧人,他由此背負了玄慎、道濟等甚至平樂帝的期望:將佛教還原到一個正確的道路。
這些程淼並不知道,但她非常高興,又能與道明一起出行了;想著幾個老友在京城又可以見麵,程淼覺得心情大好。八月,程淼和道明啟程上京,他們走的是水路,邊城過盤龍寺方向大概三百裏,有一個小城,嘉州是清江和沂江兩江彙合之處,是大齊齊江的上遊,順流而下,過三峽進入分流為秦河和渭水,秦河與淮河在卞城彙合為秦淮河,再往下遊就是京城—梁城。
程淼和道明租了一艘租,不大,也有上下兩層,比官船小,但也小不了多少,是能租到的最大的船了。以程淼的話說,家窮路富,不能在路上虧待了自己。對她來說,這很新奇,想著以後航海要的船就是這種船的擴大版,程淼就覺得,古人真是厲害啊,這種靠人力、風力的船,可以航行到那麼遠的地方,真是奇跡。
在嘉州盤橫了一日,程淼喜歡有山有水的城市,嘉州在程淼看來就非常對胃口,但是由於是兩江彙流,而且是上遊,水流有些湍急,因此,河麵上沒有小花艇,這讓程淼頗為遺憾。嘉州是以碼頭為主的城市,很繁華,也是三教九流彙集之處,京城的物質到邊州多半是以這條水路運輸,嘉州便是這條水路的終點,再往上遊,水流激越、險灘暗礁交錯,已經不再適合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