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的互聯網思維(2 / 2)

張亞勤的互聯網思維

張亞勤是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的前主席,2014年9月加盟百度公司,任總裁,負責新興業務。他認為互聯網思維分為三個層級:層級一,數字化。互聯網是工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層級二,互聯網化。利用互聯網改變企業運營流程,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層級三,互聯網思維。用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商業模式和價值觀創新。

李善友的互聯網思維

李善友是酷6的創始人,是中歐創業營、顛覆式創新研習社發起人。他認為互聯網是“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改變成本結構、組織形態和商業模式”。也就是說“互聯網化”不等同於“數字化”,他所認為的互聯網思維主要有:一,中間成本為零,利潤遞延;二,功能成為必需,情感成為強需;三,個人異端化,組織社群化。

徐少春的互聯網思維

徐少春是金蝶軟件董事長。他認為互聯網從三個方麵轉型,一是商業模式轉型,通過互聯網的思維和技術,打造一個開放的平台,把原來的盈利模式改變了;二是管理轉型,或多或少利用一些互聯網的技術來改善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是文化轉型,就是用互聯網的思維改變企業文化。要吃透互聯網精神,一定要把它融入企業的血液當中。

曾鳴的互聯網思維

曾鳴是阿裏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參謀長。他認為互聯網精神是:平等、開放、互動、迭代和演化。平等是互聯網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開放變成一種生存的必須,連接越廣、連接越厚,價值越大;雙向的互動才創造價值;通過一輪一輪的迭代來逼近真實的用戶需求;不是借助計劃而是通過演化來逐漸優化、接近更好的狀態。

王誌綱的互聯網思維

王誌綱是王誌綱工作室的主人,王誌綱工作室開創了中國“谘詢式培訓”新時代。他認為互聯網思維的價值觀是“平等、尊重、參與、分享”。

周鴻褘的互聯網思維

作為360公司董事長,周鴻褘曾經在殺毒領域將“免費模式”用得風生水起。他眼中的互聯網思維包括:一是用戶至上。在互聯網經濟中,隻要用你的產品或服務,那就是上帝!很多東西不僅不要錢,還把質量做得特別好,甚至倒貼錢歡迎人們去用。二是體驗為王。隻有把一個東西做到極致,超出預期才叫體驗。比如有人遞過一個礦泉水瓶子,一喝原來是50度的茅台。這就超出用戶的體驗。三是免費的商業模式。硬件也正在步入免費的時代。硬件以成本價出售,零利潤,然後依靠增值服務去賺錢。電視、盒子、手表等互聯網硬件雖然不掙錢,但可通過廣告、電子商務、增值服務等方式來掙錢。四是顛覆式創新。你要把東西做得便宜,甚至免費;把東西做得特簡單,就能打動人心,超出預期的體驗,就能贏得用戶,就為你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曾學忠的互聯網思維

曾學忠是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他認為“互聯網思維”有三個關鍵詞:一字體是互動分享,也就是扁平化。二是產品創新,給用戶帶來驚喜。三是與產業鏈協同的開放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