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三大要素:端、管、雲(3 / 3)

3.4 G手機價格已探到299元

曾幾何時,手機是困擾移動通信產業的瓶頸(想當年的TDS手機),而4G用全球化、規模化、低成本化降低了用戶使用終端門檻。記得在3月份,酷派常務副總裁李斌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4G手機預計年內將覆蓋299元價位,而當時麵對4G手機仍在2000元以上高位、千元手機還未能普及的狀況,人們半信半疑。而在4G商用一周年後,我們真的可以用299元買到一部4G手機了。三家運營商都在不同場合表示出將推動更低成本4G智能終端,以服務於更多用戶。從3000元以上的高端價,到千元價位段,再到下探到299元價位,4G手機的價格一路下滑,極大地推動了手機的普及。

4.融合了FDD/TDD的全網通走紅

和3G手機不同,4G手機追求的是FDD/TDD融合,再加上在LTE建設初期,全球大多數LTE運營商(包括中國三大運營商在內)通常還會運營3G/2G,因此還需要為LTE用戶提供3G/2G服務(比如回落),與其無縫交互。因此終端的多模多頻對4G運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也就是一部手機上,要能同時使用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五種通信模式,這樣才能實現“一機在手,走遍全球”。因為多一個模式、多一個頻段都將增加手機成本,價格成為決定模式的首要因素。另一個要素則是技術。也因此,999元的中國移動自主品牌手機M811曾被認為是市場上最具性價比的五模十頻手機。而在商用1周年後,拉大4G產業鏈規模後的5模和3模的成本已相差不多。就像GSM手機從最初的單頻到4頻成為標配,4G手機多模多頻漸成標配,一種名為全網通的手機也開始漸漸走紅。

2014年之不同在於4G牌照發放讓我們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是能夠產生顛覆性的創新力量,一切都在改變,終端行業也在其中。

延伸閱讀Extended Reading人,神,永生—大數據時代的古希臘神話

永生,是眾生追求的主題,但唯有希臘神話諸神得到了。而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因為我們留下的電子痕跡,你我都有可能接近永生。數據比我們的肉體更加長存於世。有一天,當我們的肉身消失,數據替身會替我們活在互聯網上。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積累著人生數據,微博、淘寶、百度、GPS全球定位係統、大眾點評網、手機、PC、PAD,這些每天都在打交道的東西,都留下了我們的數據痕跡,記錄著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各種機構組織,各種各樣的人,與我們互動,跟蹤關注我們的信用記錄,知道我們做了什麼,甚至了解我們的喜好、照片、聲音、視頻。

除了數據痕跡,麵部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使得我們更加無處躲藏。比如我們可以用手機拍一張照片,然後得知其中所有人的名字;又如在酒吧遇到一位陌生人,拍下他的照片,我們就能得知他的名字,然後下載關於他的所有記錄。還有些公司會安裝攝像頭,拍下你的照片,把它和社交媒體綁定。然後猜測出你大概喜歡什麼樣的東西,再適時推薦給你(這是怎麼做到的?想想百度現在的應用“百度魔圖”)。

除了永生,古希臘神話故事裏,還有更大的啟示。

故事一:俄耳甫斯。

他的父親便是太陽神兼音樂之神阿波羅,母親是司管文藝的繆斯女神卡利俄帕,具有非凡的藝術才能,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因為失去了愛人,俄耳甫斯用魅力魔法潛入冥府,迷惑了冥府裏的鬼神。他們釋放了他的妻子,但條件是在他們走出冥府之前,絕不能看他妻子一眼。然後呢,他就往外走啊,走啊,走啊!然後,他實在忍不住了,他看了她一眼,其後便永遠地失去了她。

想想,身在這個處處留下痕跡的大數據時代,我們對所愛之人的過去,或許還是不要刨根問底的好。

故事二:阿塔蘭忒。

這個善跑的女英雄隻喜歡打獵,不想嫁人。他父親一定要她找一個人家。於是阿塔蘭忒挑戰世人。誰若能勝她,她便以身相許;若是負敗於她,她即索他性命。希波墨涅斯跑贏了她。因為他有愛情女神給他的三顆神奇的迷你金蘋果。她一跑到前頭,他就在地上滾一個迷你金蘋果。她一直分神,他便最終贏得了比賽。

事實上,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奇妙的迷你蘋果。這些迷你蘋果都有著各自的目的—他們過來趕著你,迷惑了你,你用微博等方式回應關於他們的狀態,然後你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故事三:納雪瑟斯(水仙花)。

那個自戀的美少年。有一天,納雪瑟斯走到水池邊,他愛上了自己的倒影,舍不得離開,日複一日,納雪瑟斯終於化成一朵白色的水仙花,永遠永遠地注視著水麵。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自戀沒有什麼不可以,但在大數據時代,千萬不要愛上自己用數據印出來的“倒影”。

延伸閱讀Extended Reading免費電話之於運營商—關於易信3.0預覽版

都說現在陪伴自己最長時間的是手機。那麼請問,當你拿起手機,最常做的事是什麼?我想,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打電話了。根據易信公布的《中國青年通話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年齡分布在18~24歲的中國年輕群體裏,電話僅占每天使用溝通工具時間的10%。我們用手機看新聞、炒股、看電影、刷微博,甚至控製插座、當錢包付款……萬物互聯的時代,手機不再隻是話音和話音之間的連接器。

2014年11月25日易信發布了3.0預覽版。新版本添加易信專線電話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易信3.0預覽版中的電話功能直接進行電話直撥,與手機通訊錄和易信好友進行高清通話。目前在易信官網上接受申請體驗資格,申請體驗資格後才能體驗。申請人不限新老用戶,隻是對操作係統有些要求,iOS用戶需要越獄後才能體驗。

中國電信把免費通話提到一個很有情懷的角度—期望通過提供免費功能,鼓勵年輕用戶在沉迷網絡社交聊天之餘,也能打幾個電話給朋友、家人,語音消息和聊天並不能替代人類情感溝通的全部。

其實在以前,易信也是可以免費打電話的,不過隻限於易信好友之間。對漫遊在外的易信用戶每月有60分鍾免費通話,可以直撥國內手機、固話號碼。中國移動的2014飛信和溝通版也是可以用“飛信電話”功能在手機上享受一定分鍾的免費通話的。更不用說前段時間被媒體熱炒的微信電話,雖然馬化騰在前不久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微信電話不是戰略性的業務,但在行業人士看來,其實是一個試探性業務—試探運營商的底線、用戶的接受程度,未來或許就是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關於易信的另一個消息是新任CEO胡琛的首次亮相。胡琛是網易CEO丁磊的舊將,曾是網易有道搜索的幾個創始人之一,曾加盟創辦團購導航網站團800,還曾在人人公司擔任過一年的副總裁職務。這也可以看出中國電信的對互聯網業務的態度—既然自己沒有互聯網基因,那就對互聯網業務實施相應隔離的互聯網機製,日常運營以網易為主體。

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先生在新書《移動時代生存》中對當年未能與新浪合作微博以及飛信的發展表示遺憾。今天中國電信的易信用和互聯網合作的方式,為產品劃出一個相應隔離的區域來折騰,主動自己革自己的命,其實沒有什麼不好。

演講要點The Main Points of the Speech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慧鏑在“第六屆中國雲計算大會”上的演講

在第六屆中國雲計算大會全體會議上,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慧鏑發表了題為“中國移動雲計算探索與實踐”的主題演講,要點解讀如下。

1.中國移動將全麵開啟4G時代

全球已經有288張4G的商用網絡,用戶達到2.1億。中國移動大力推動4G網絡的建設以及運營,預計到2014年年底將建成50萬個4G的基站,成為全球最大的4G網絡。覆蓋城市超過340個,4G終端銷量將達到1億部。

2.互聯網入口已從PC端轉移到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

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大於功能機,也超過了傳統的PC。全球手機用戶78%的時間花費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上;中國用戶每日使用手機的時間也從2000年10分鍾通話的時長增長到去年的一百多分鍾用手機上網。

3.雲計算市場潛力巨大

雲計算發展成為產業共識,IT係統向雲計算遷移成為流行的趨勢,整個雲計算市場潛力巨大,未來進入穩步的發展期。在雲計算市場IaaS和SaaS占有市場的主要份額,其中IaaS增長率超過40%,占雲服務市場的比重有明顯的提高。

4.國內商業雲服務市場已全麵啟動

一是國內商用環境進一步改善,國內雲計算標準製定,可信雲認證,雲服務進入政府采購目錄工作全部啟動;二是多企業推出雲計算服務,如中國移動、阿裏巴巴、華為等,亞馬遜以及微軟等國際巨頭也進入中國;三是雲計算創業企業快速地興起。

5.中國移動雲計算服務有四點優勢

一是覆蓋全國的網絡以及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能夠提供高質量的雲計算服務;二是完善的運營支撐係統和豐富的公眾服務運營經驗,可提供電信級高水平的雲計算服務;三是較高的品牌信譽,中國移動公眾雲服務首批通過工信部可信雲認證,能夠為用戶提供安全放心的雲計算服務;四是移動通信規模大,與產業鏈各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共贏關係,具有較強的產業影響力。

6.中國移動不斷加大雲計算基礎設施投入

一是在北京的國家信息港和位於廣州的南方基地累計提供超過一萬個機架的服務器、數十PB的存儲空間以及百吉的出口帶寬;二是哈爾濱、呼和浩特、貴州等數據中心預計提供超過10萬機架的服務能力;三是企業私有雲有超過1.2萬餘台的服務器規模。

中國移動聯合華為、亞信聯創、北郵等九家單位建立中國移動、大雲、hadoop、開源社區;依托雲計算專委會建立雲計算開放實驗室;參與國內國際標準化和開源組織工作,牽頭完成彈性計算應用接口等國家標準製定;在蘇州成立蘇州研發中心,進一步完善雲計算產品體係,推動傳統IT係統向雲計算架構演進。

7.在雲商用上初步取得成效

正在試商用的移動雲麵向企業、政府以及個人客戶提供公眾雲服務。麵向個人采集應用,日均活躍數已有55萬;麵向企業,中國移動和教育部打造的教育雲麵向174所高校開通服務;集團私有雲400台服務器投入使用,各省級雲建設規模超過八千台服務器,並正在規劃到上萬台服務器。

8.推動應用實施更為重要

產業發展初期出現跑馬圈地、重建輕用的現象,帶來了雲計算中心以及數據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應該要避免重建設輕使用,推動應用實施。

9.要用政策法規規範服務環境

一是針對使用雲計算服務的用戶,要保護安全性和隱私,提升用戶對雲計算服務的信心;二是從國家和政府數據安全以及公眾信息隱私保護角度來說,建議製定完善的數據主權、離岸數據管理的法律法規;三是規範國家、政府、產業以及非政府組織的雲計算應用方式,確保政府信息、用戶隱私和國家數據的安全。

§§四移動互聯網新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