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智慧的良師——碘(2 / 3)

4.缺碘引起的相關疾病

(1)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甲狀腺腫是以甲狀腺代償性腫大,不伴有明顯甲狀腺功能改變為特征。地方性甲狀腺腫的主要原因是缺碘,其依據是流行區水土及食物中碘含量低。主要臨床表現為,甲狀腺腫大,患者頸部逐漸變粗,無明顯自覺症狀,當腫大甲狀腺組織壓迫周圍器官時,可產生呼吸困難,吞咽困難。

(2)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克汀病是在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病區居民後代出現的一種以智力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和生長發育遲緩為特征的先天性疾病,該病對人群健康危害極大,其患病率可高達10%~100%。主要臨床表現為智力低下,聾啞,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神經運動障礙及甲狀腺功能低下。

(3)人群生長各時期受影響臨床表現

①胎兒期。流產、死胎、先天畸形、圍生期死亡率增高、嬰幼兒期死亡率增高;胎兒甲狀腺功能減退。

②新生兒期。新生兒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腫。

③兒童期和青春期。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減退、亞臨床型克汀病、智力發育障礙、體格發育障礙、單純聾啞。

④成人期。甲狀腺腫及其並發症、甲狀腺功能減退、智力障礙、碘致性甲狀腺功能亢進。

5.高碘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1)高碘對嬰幼兒的危害:小兒誤服較高濃度的碘劑,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吸收後與組織中蛋白反應引起全身中毒症狀。小兒誤服後口腔內有碘味,口腔、食管和胃部有燒灼熱感和疼痛,口腔和咽喉部有水腫,呈棕色,病愈後可引起食管和胃的瘢痕和狹窄。患兒還出現頭暈、頭痛、口渴、惡心、嘔吐、腹瀉、發熱等症狀,糞便中可帶血。中毒嚴重的小兒麵色蒼白、呼吸急促、發紺、四肢震顫、意識模糊、定向力喪失、感覺障礙、言語雜亂,甚至昏迷、休克,或有中毒性腎炎,出現血尿、蛋白尿,嚴重者引起急性腎衰竭。過敏的患兒可引起過敏性休克。由於碘製劑的腐蝕性強,可引起喉頭水腫,甚至窒息,重症還可出現精神症狀、昏迷,如不能及時搶救,可引起大腦嚴重缺氧,損害中樞神經係統,從而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口服碘製劑中毒的小兒,應立即給予口服大量含澱粉食物,如米湯、藕粉、麵條、稀飯、麵包、餅幹等,然後催吐,再用1%~10%的澱粉液或米湯洗胃,也可用1%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直到洗出液體無藍色為止。洗胃後導瀉,口服米湯、生蛋清、牛奶、植物油等以保護胃黏膜。重度喉頭水腫應給氧,引起窒息時立即切開氣管,或人工呼吸,同時還要注意對症處理。

(2)高碘對青少年及成人的危害:高碘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最常見的是碘致甲狀腺腫(IH)和高碘性甲亢。多項在人群中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都顯示,高碘地區學生的學習記憶力下降,智商明顯低於適碘區。大部分動物實驗研究也已證明,過量碘負荷確實可使動物腦重量減輕。高碘對性功能有影響,美國的一項研究曾顯示碘鹽的攝入量與男性精子計數有一定的關係,提示美國人食用碘鹽可能導致男子的精子計數減少。

6.碘元素的主要飲食來源

人類所需的碘主要來自食物,為一日總攝入量80%~90%,其次為飲水與食鹽。食物碘含量的高低取決於各地區的生物地質化學狀況。海洋生物含碘量很高,如海帶、紫菜、海魚、幹貝、淡菜、海蜇、龍蝦等,其中幹海帶含碘每千克可達240毫克;而遠離海洋的內陸山區或不易被海風吹到的地區,土壤和空氣中含碘量較少,這些地區的食物含碘量不高。陸地食品含碘量以動物性食品高於植物性食品,蛋、奶含碘量相對稍高,其次為肉類,淡水魚的含碘量低於肉類。植物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別是水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