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牛是人類的朋友(2 / 2)

從上述曆史進程看出,人類的認識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對牛的認識也是不斷深化的,牛的功能也是逐漸被發現和應用的。雄辯的史實告訴我們,牛是人類的朋友,牛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食於斯,衣於斯,住於斯,行於斯,連人的名字、姓氏、屬相也與牛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大而言之,牛與社會經濟、戰爭進行、飲食文化的變遷、文化藝術、人生禮俗、原始宗教、民間信仰,都有著極為深刻的社會聯係。牛與人類社會諸多方麵的聯係,無形中構成一種民俗文化現象,其內涵是極其豐富的。反之,我們也可以通過牛這個文化載體,認真進行挖掘、梳理和研究,深入地去認識人類社會的曆史與文化,這就是作者動筆寫這本書的動機。

確定題目容易,寫起來就難了。因為牛為卑賤之物,不像“四靈”香火盛、記載多,有關牛的資料比較分散,研究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作者除廣泛搜集民俗資料,也盡量從曆史文獻、考古資料、民族學資料和文化藝術品中吸取營養,力求運用多學科的比較方法,再現牛在人類發展史上的地位。

本書除前言、結語外,共有十一章。第一章:開天辟地的牛;第二章:千文萬詩頌耕牛;第三章:牛郎織女與乞巧;第四章:藝術世界中的牛;第五章:春耕序曲;第六章:鬥牛之戲;第七章:農耕的力士;第八章:陸地之舟;第九章:衣食之源;第十章:神秘的信仰;第十一章:愛牛是農耕民族的美德。通過上述十一章的論述,本書對牛在中國曆史文化中的地位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所述內容既包括不少曆史知識,又有濃鬱的生活趣味。

中國牛文化內容十分豐富,在古農書、古詩詞和民俗文化中保留了大量的史料,由於作者閱曆不廣,加上時間倉促,分析研究不夠,本書所及僅為牛文化的概況,掛一漏萬,謬誤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