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阿寶(1 / 3)

此篇選自《聊齋誌異》卷二。記述孫子楚和阿寶之間純真、曲折、離奇的愛情經曆。成功地刻畫了一個“情癡”的形象。

粵西孫子楚[1],名士也。生有枝指[2]。性迂訥[3],人誑之[4],輒信為真[5]。或值座有歌妓[6],則必遙望卻走。或知其然[7],誘之來,使妓狎逼之,則顏徹頸[8],汗珠下滴。因共為笑。遂貌其呆狀[9],相郵傳作醜語[10],而名之“孫癡”。

邑大賈某翁,與王侯埒富[11],姻戚皆貴胄[12]。有女阿寶,絕色也。日擇良匹,大家兒爭委禽妝[13],皆不當翁意。生時失儷[14],有戲之者,勸其通媒。生殊不自揣[15],果從其教。翁素耳其名[16],而貧之。媒媼將出,適遇寶,問之,以告。女戲曰:“渠去其枝指[17],餘當歸之[18]。”媼告生。生曰:“不難。”媒去,生以斧自斷其指,大痛徹心,血益傾注,濱死[19]。過數日,始能起,往見媒而示之。媼驚,奔告女。女亦奇之,戲請再去其癡。生聞而嘩辨[20],自謂不癡;然無由見而自剖。轉念阿寶未必美如天人,何遂高自位置如此[21]?由是曩念頓冷[22]。

會值清明[23],俗於是日,婦女出遊,輕薄少年,亦結隊隨行,恣其月旦[24]。有同社數人,強邀生去。或嘲之曰:“莫欲一觀可人否[25]?”生亦知其戲己,然以受女揶揄故[26],亦思一見其人,忻然隨眾物色之[27]。遙見有女子憩樹下,惡少年環如牆堵。眾曰:“此必阿寶也。”趨之,果寶也。審諦之[28],娟麗無雙。少頃,人益稠。女起,遽去。眾情顛倒,品頭題足,紛紛若狂。生獨默然。及眾他適[29],回視,生猶癡立故所,呼之不應。群曳之曰:“魂隨阿寶去耶?”亦不答。眾以其素訥,故不為怪,或推之、或挽之以歸。至家,直上床臥[30],終日不起,冥如醉[31],喚之不醒。家人疑其失魂,招於曠野,莫能效[32]。強拍問之,則朦朧應雲:“我在阿寶家。”及細詰之,又默不語。家人惶惑莫解。初,生見女去,意不忍舍,覺身已從之行,漸傍其衿帶間,人無嗬者。遂從女歸,坐臥依之,夜輒與狎,甚相得;然覺腹中奇餒[33],思欲一返家門,而迷不知路。女每夢與人交,問其名,曰:“我孫子楚也。”心異之,而不可以告人。生臥三日,氣休休若將澌滅[34]。家人大恐,托人婉告翁,欲一招魂其家。翁笑曰:“平昔不相往還,何由遺魂吾家?”家人固哀之,翁始允。巫執故服、草薦以往[35]。女詰得其故,駭極,不聽他往[36],直導入室,任招呼而去。巫歸至門,生榻上已呻。既醒,女室之香奩什具[37],何色何名,曆言不爽[38]。女聞之,益駭,陰感其情之深[39]。

[1]粵西:今廣西一帶。

[2]枝(qí):駢指,歧指,俗稱“六指兒”。

[3]迂訥:迂腐木訥。

[4]誑:欺騙。

[5]輒:總是。

[6]或:有時。值:遇見。

[7]或:有人。

[8](chēnɡ):臉紅到脖子。紅色。

[9]貌:形容,描述。

[10]郵傳:驛傳,此指傳播。

[11]埒(liè)富:同樣富有。埒:同等。

[12]姻戚:有婚姻關係的親戚。貴胄:指貴族子弟。

[13]委禽妝:送聘禮。委:送。禽:雁。古代訂婚的彩禮用雁,故以“禽妝”代指彩禮。

[14]失儷:喪妻。儷:配偶。

[15]殊:甚:極。自揣:自我估量。

[16]耳:聽,聽說。

[17]渠:他。

[18]歸之:嫁給他。古時女子出嫁稱“歸”。

[19]濱:臨,近。

[20]嘩辨:大聲爭辨。嘩:吵嚷。

[21]高自位置:存心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22]曩(nǎnɡ):以前。

[23]會:恰巧,適逢。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24]恣其月旦:任意評論。《後漢書·許劭傳》記劭好評論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稱‘月旦評’焉”。後世因此把評論人物稱作“月旦評”或“月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