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少年數人,醵於左席[11],聞之錯愕[12],起問姓名裏居。健兒曰:“某姓名不傳,向嚐豎功於邊陲[13],今掛冠微服[14],牛耳於泗上諸英雄[15]!”少年問能敵幾何輩[16],健兒曰:“遇萬萬敵,遇千千敵,計人而敵,斯下矣[17]!”諸少年益錯愕。
健兒飲畢,束裝上馬[18],不二三裏,一騎追之,甚迅。健兒自度曰[19]:“殆所雲豪客耶[20]?”比至[21],則一後生,健兒遂不介意。後生問何之,健兒曰:“歸泗。”後生曰:“予小子亦泗人[22],歸途迷失,望長者指南之[23]。”於是健兒前驅,馬上談笑頗相[24]。健兒謂後生曰:“子服弓矢[25],善決拾乎[26]?”後生曰:“習矣,而未嫻[27]。”健兒援弓拭之[28],力盡而弓不及彀[29],棄之,曰:“此物無用,佩之奚為?”後生曰:“物自有用,用物者無用耳!”乃引自試。時有鶩唳空[30],後生一發飲羽[31],鶩墜馬前。健兒異之。後生曰:“君腰短刀,必善擊刺?”健兒曰:“然!我所長不在彼,在此!”脫以相示[32]。後生視而劇曰[33]:“此割雞屠狗物,將焉用之?”以兩手一折,刀曲如鉤,複以兩手伸之,刀直如故。健兒矢色,籌腰間物非複我有矣[34]!雖與偕行,而股栗之狀[35],漸不自持[36]。後生轉以溫言慰之。複前數裏,四顧無人,後生縱聲一喝,健兒墜馬,後生先斬其馬,曰:“今日之事,有不唯吾命者[37],如此馬!”健兒匍伏請所欲。後生曰:“無用物!盍解腰纏來獻[38]?”健兒解囊輸之[39],頓首乞命。後生曰:“吾得一囊金,差可十日[40]。子猶草萊[41],何足誅鋤!”撥馬尋故道去[42]。
健兒神氣沮喪,足循循不前[43],自思三十金非長物[44],但半世英雄,敗於乳臭兒之手,何顏複見諸兄弟!遂不歸泗,向一村墅[45],結廬賣酒聊生[46]。每思往事,輒恧恧欲死[47]。
[1]惡少:無賴少年。
[2]盟主:同盟之領袖。
[3]六博:古代的一種博戲。共十二棋,六黑六白,兩人相博,每人六棋。故名。又叫“陸博”。
[4]狹斜:指娼妓居住處。因狹路曲巷多為娼妓所居。
[5]拔山舉鼎:形容力氣大。《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
[6]向:以前。
[7]瓜、揚:瓜州、揚州一帶。在今江蘇揚州一帶。瓜州:即瓜州鎮,在江蘇邗江縣南,大運河入長江處。
[8]豪客:此謂強人。
[9]腰間物:此指銀子。
[10]叩首:以頭叩地。
[11]醵(jù):合錢飲酒。
[12]錯愕:倉卒驚懼。
[13]豎:同“樹”,建立。邊陲:邊境。
[14]掛冠:辭官。《後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後因稱辭官為“掛冠”。微服:為隱蔽身份而更換平民服裝。
[15]牛耳:執牛耳,指主持盟會的人。古時結盟割牛耳取血,盛在盤裏,主盟的人拿盤讓參與盟會的人分嚐,表示誠意信守。後因泛稱主持其事而居於領導地位的人為“牛耳”。
[16]敵:對抗。幾何輩:多少人。幾何:若幹,多少。
[17]斯:則,乃。
[18]束裝:整理行裝。
[19]度(duó):揣測,考慮。
[20]殆:大概。
[21]比:及,等到。
[22]予:我。同“餘”。小子:自稱的謙詞。
[23]指南:指導。
[24]相得:互相投合。
[25]服弓矢:佩帶弓和箭。
[26]決拾:代指射具。決:扳指,用骨製。射者套於左手大拇指,用以鉤弦。拾:臂衣,革製,著於左臂,用以護臂。
[27]嫻:熟習。
[28]援:拉。
[29]不及彀(ɡòu):沒有拉滿。彀:張滿弓弩。
[30]唳空:在空中叫。
[31]飲羽:箭深入,尾部羽毛隱沒不見。
[32]脫:解帶。
[33]劇:嬉戲。
[34]籌:估計。
[35]股栗:大腿發抖,形容十分恐懼。
[36]自持:自己克製。
[37]不唯吾命:不聽我的話。
[38]腰纏:指隨身所帶的錢財。
[39]輸:繳納、獻納。
[40]差可:尚可。
[41]草萊:雜草。
[42]故道:原路。
[43]循循不前:遲遲。
[44]長(zhànɡ)物:多餘之物。
[45]村墅:村莊。
[46]結廬:指蓋造簡陋的房屋。聊生:賴以維持生活。
[47]輒:則。恧(nǜ)恧:慚愧。
一日,春風淡蕩[1],有數少年索飲。裘馬甚都[2],似五陵公[3],而意氣豪縱[4],又似長安遊俠兒[5],擊案狂歌,旁若無人。且曰:“滌器翁似不俗[6],當偕之。”遂拉健兒入座。健兒視九人皆弱冠,唯一總角者[7],貌白皙若處子[8],等閑不發一言[9],一言則九人傾聽,坐則右之[10],飲則先之。健兒不解其故。而末座一冠者,似曾謀麵,睇視之[11],則向斬馬劫財之人也!謂健兒曰:“東君尚識故人耶[12]?”健兒不敢應。後生曰:“疇昔途中[13],解腰纏贈我者,非子而誰?我儕豈攘攫者流[14],特於郵旁肆中[15],聞子大言恐世,故來與子雌雄[16],不意竟輸我一籌[17]。今來歸趙璧耳[18]!”遂出左袖三十金置案頭,曰:“此母也[19]。於今一年,子當肖之[20]。”又探右袖,出三十金,共予之。健兒不敢受。旁一後生拔劍怒目,曰:“物為人攫,而不能複[21];還之,又不敢取,安用此懦夫!”健兒懼,急納袖中,乃治雞黍為歡[22]。諸後生不肯留。歸金者曰:“翁亦可憐矣,峻拒之[23],則難堪!”眾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