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選自南朝齊·王琰的《冥祥記》。《冥祥記》是南北朝最重要的“釋氏輔教”性誌怪小說。內容包括佛像瑞驗、觀世音應驗、經塔顯效、高僧異僧、地獄報應等,不僅提供了豐富的佛教資料,而且記事較細、委曲生動,有較高的文學性。原書不存,魯迅先生有輯佚本,收入《古小說鉤沉》。王琰,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少即奉佛,曆宋、齊、梁三朝,曾任太子舍人、義安太守、吳興令等職。齊武帝永明中曾著論駁難範縝《神滅論》。“劉薩荷”是《冥祥記》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全文長達一千多字,情節頗為曲折。
晉沙門慧達[1],姓劉名薩荷,西河離石人也[2]。未出家時,長於軍旅,不聞佛法,尚武好畋獵[3]。年三十一,暴病而死。體尚溫柔,家未殮[4]。至七日而蘇,說雲:將盡之時,見有兩人執縛將去[5],向西北行。行路轉高,稍得平衢,兩邊列樹。見有一人,執弓帶劍,當衢而立。指語兩人,將荷西行。見屋舍甚多,白壁赤柱。荷入一家,有女子美容服,荷就乞食。空中聲言:“勿與之也。”有人從地踴出,執鐵杵[6],將欲擊之。荷遽走[7],曆入十許家皆然,遂無所得。複西北行,見一嫗乘車,與荷一卷書,荷受之。西至一家,館宇華整,有嫗坐於戶外,口中虎牙。屋內床帳光麗,竹席青幾[8],複有女子處之,問荷:“得書來不?”荷以書卷與之,女取餘書比之。
俄見兩沙門,謂荷:“汝識我不?”荷答:“不識。”沙門曰:“今宜歸命釋迦文佛[9]。”荷如言發念[10],因隨沙門俱行。遙見一城,類長安城,而色甚黑,蓋鐵城也。見人身甚長大,膚黑如漆,頭發曳地。沙門曰:“此地獄中鬼也。”其處甚寒,有冰如席,飛散著人[11],著頭頭斷,著腳腳斷。二沙門雲:“此寒冰獄也[12]。”荷便自識宿命,知兩沙門,往維衛佛時[13],並其師也。作沙彌時[14],以犯俗罪,不得受戒。世雖有佛,竟不得見從。再得人身,一生羌中,今生晉中。又見從伯[15],在此獄裏。謂荷曰:“昔在鄴時[16],不知事佛。見人灌像[17],聊試學之;而不肯還直[18],今故受罪。猶有灌福,幸得生天。”次見刀山地獄[19]。次第經曆,觀見甚多。獄獄異城,不相雜廁[20]。人數如沙,不可稱計。楚毒科法[21],略與經說相符[22]。
[1]沙門:佛教僧侶。
[2]西河離石:地名,在今山西省呂梁市。
[3]畋(tián)獵:打獵。
[4]殮(liàn):給死者穿衣入棺。
[5]執縛:捉拿,捕捉。
[6]杵(chǔ):舂搗穀物、藥物及築土、搗衣等用的棒槌。
[7]遽(jù):趕快,疾速。
[8]幾(jī):古人坐時憑依或擱置物件的小桌。
[9]歸命:歸順。釋迦文佛:釋迦牟尼之訛稱。
[10]發念:萌生念頭。
[11]著:接觸。
[12]寒冰獄:十八地獄之一。
[13]維衛佛:過去七佛中的第一佛。
[14]沙彌:初出家、受十戒的男佛教徒。
[15]從伯:父親的堂兄。
[16]鄴:地名,在今河北臨漳。
[17]灌像:佛教的一種儀式。又稱灌佛、浴佛。用各種名貴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傳農曆四月八日為釋迦牟尼的生日,每逢該日佛教信徒舉行這種儀式。
[18]直:工錢,報酬。
[19]刀山地獄:十八地獄之一。
[20]雜廁:混雜,夾雜。
[21]楚毒:指酷刑。科法:法令,宗教戒律。這裏指法令。
[22]略與經說相符:大致與當時流行的各種描述地獄的佛經相符合。
自荷履踐地獄,示有光景[1]。俄而忽見金色,暉明皎然。見人長二丈許,相好嚴華[2],體黃金色。左右並曰:“觀世大士也。”皆起迎禮。有二沙門,形質相類,並行而東。荷作禮畢。菩薩具為說法,可千餘言,末雲:“凡為亡人設福[3],若父母兄弟,爰至七世姻媾親戚,朋友路人,或在精舍[4],或在家中,亡者受苦,即得免脫。七月望日[5],沙門受臘[6],此時設供,彌為勝也。若製器物,以充供養。器器摽題,言為某人親奉上三寶[7],福施彌多,其慶逾速[8]。沙門白衣[9],見身為過[10],及宿世之罪[11],種種惡業[12],能於眾中盡自發露[13],不失事條,勤誠懺悔者,罪即消滅。如其弱顏羞慚,恥於大眾露其過者,可在屏處[14],默自記說,不失事者,罪亦除滅。若有所遺漏,非故隱蔽,雖不獲免,受報稍輕。若不能悔,無慚愧心,此名執過不返,命終之後,克墜地獄。又他造塔及與堂殿,雖複一土一木,若染若碧,率誠供助,獲福甚多。若見塔殿,或有草穢,不加耘除,蹈之而行,禮拜功德,隨即盡矣。”又曰:“經者尊典,化導之津。《波羅蜜經》功德最勝。《首楞嚴》亦其次也。若有善人讀誦經處,其地皆為金剛[15],但肉眼眾生,不能見耳。能勤諷持,不墮地獄。《般若》定本及如來缽[16],後當東至漢地。能立一善於此經缽,受報生天,倍得功德。”所說甚廣,略要載之。荷臨辭去,謂曰:“汝應曆劫,備受罪報。以嚐聞經法,生歡喜心,今當見受輕報,一過便免。汝得濟活[17],可作沙門。雒陽、臨淄、建業、侖陰、成都五處[18],並有阿育王塔[19]。又吳中兩石像[20],育王所使鬼神造也,頗得真相。能往禮拜者,不墮地獄。”語已東行。荷作禮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