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電影《鏖兵天府》中色彩藝術的解讀(2 / 3)

(二)電影《鏖兵天府》中表現元素色彩基調的直接控製

如前文所述,電影《鏖兵天府》中的基礎色調是一種暖灰色,因此在拍攝的時候需要對相關的元素進行控製。隻有深刻理解了色彩藝術,才能對色調進行很好的控製,這樣才能在觀眾麵前展現那種真實而豐富的美感。在服裝造型方麵,《鏖兵天府》這部電影中,在對色調進行調節的時候,淡化色彩選用的是降低飽和度的方式。在這部電影中,國民黨軍隊的服裝是那種橄欖綠,而共產黨的服裝顏色是那種黃灰色和褐灰色。對於這種莊嚴的戰爭片來說,不能選用過硬的畫麵質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色彩飽和度可以軟化畫麵的質感,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服裝顏色經過軟化之後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這樣可以更加有效表現戰爭帶給人們的悲傷,表達了人們對於和平年代的向往。在拍攝的牆麵和一些道具上,其色彩也是經過後期處理。在影片中,國民黨的辦公大樓以及解放軍的指揮部等都采用的是牆麵壓灰的一種處理方式,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與演員所穿的服裝取得一個和諧度,才采用淡化色彩飽和度的處理方式,這樣帶給觀眾的視覺衝擊力不會那麼強,服裝與牆麵道具的對比不至於太過突兀。除此之外,在影片中還使用了道具褪色的色彩表達方式,這也是基調色彩的一個表現形式。比如,軍隊的槍支彈藥,處理之後褪色感比較強烈,金屬的光澤與電影的整體畫麵保持了和諧,還暗暗切合了影片的主題——戰爭本來就是沒有任何光澤可言的。

三、電影《鏖兵天府》重真實

與藝術之間平衡的色彩藝術 在電影中,色彩的選擇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導演在選擇色彩的時候,不管是選擇暗色調,還是鮮豔、明麗的亮色調,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為了表達不同的含義。對於色彩的運用就是與影片的情境融合在一起。色彩跟電影中的情節結構以及發展的場景和人物的情緒甚至觀眾的反應都連接在一起。色彩是電影藝術魅力的重要體現。《鏖兵天府》這部影片不僅重現了曆史,還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在細微之處看,表現的色調是不同的,但是,這些色調又跟整體色彩基調相和諧,服從於那種明淨的暖灰色,表達了從局部到整體,再從整體回歸到局部的創作過程。事實上,曆史的真實性與色彩的美感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在戰爭片中,要在兩者之間選取一個平衡點,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隻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更好地吸引觀眾的眼球。《鏖兵天府》屬於一部表現重大曆史事件的革命題材電影,觀眾對於電影的背景是比較了解的,有些年齡大一些的觀眾甚至有著切身的經曆。所以,要在電影藝術與曆史真實性之間找到平衡點對於整個電影製作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在這點上,《鏖兵天府》這部電影主要是從色彩的造型方麵進行展開,選擇藝術與真實的和諧交融之處,這是這部影片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