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影《鏖兵天府》中色彩的動亂之大美
在解放戰爭中,共產黨這支強有力的軍隊正生龍活虎領導人民打倒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實現全國人民的解放。在《鏖兵天府》這部影片中,給予共產黨軍隊的色彩基底是緊張嚴肅、活潑而又沉穩的。在軍隊中,領導人員的自信和幽默,加上士兵們的昂揚鬥誌都有很強烈的緊張感,還有運動感,這帶給觀眾的會是視覺上的張力。色彩在電影中,從開始的無到現在很好地運用,是電影藝術與思維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在電影中,一個基本的元素就是畫麵,要表現一個畫麵的美感,需要注意很多因素的結合,比如色彩的運用、光線的對比度等。要使影片的畫麵帶給觀眾更多的美感,就需要用色彩來表達導演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共產黨軍隊的戰場、服裝、戰壕等都用黃灰色以及褐灰色的色彩,這種重複的色彩與影片的主題表達融合在一起,表現渾然一體的感覺,這時,所有的場景都集中到一個歸宿,解放全中國。所以,共產黨的色彩基調是動亂的,主要表達了曆史的凝重感,這是一種無形的大美,這種動亂的大美主要是通過激烈的戰爭場麵以及鬥誌昂揚的士兵身上散發出來的。站在技術層麵上說,這種戰爭場麵以及起伏的運動特征需要拍攝得很有層次感。作為攝影師,需要盡可能表現出曆史的真實感,用豐富的畫麵表現一個活生生的過去。而從色彩基調的層次上進行分析,這種處理過後近乎黑白的曆史畫麵,很好表達了曆史的明淨感。
(二)電影《鏖兵天府》中色彩的黑暗之絢爛
影片中,進軍西北的是第一野戰軍,其中第十八兵團主要是由大將軍賀龍率領,在秦嶺一代活動,主要是為了牽製國民黨胡宗集團;同時,第四野戰軍進軍湖南與兩廣地區,劉、鄧第二野戰軍也悄悄跟隨其南下,達到了對蔣介石成功蒙蔽的目的,在第四野戰軍兩個軍的幫助下大舉消滅了守護川東門戶的宋希濂軍事集團……所有的一切都說明了國民黨軍隊已經行將就木。在《鏖兵天府》這部電影中,用色彩很好表現了這一切:從國民黨的服裝來看,與共產黨的黃灰色的土布比較,國民黨軍隊的服裝主要是橄欖綠色的卡其布。從場景道具上來看,共產黨軍隊使用的是竹簾,而解放軍使用的是墨綠絲絨……這一切都表現了國民黨軍隊的奢華。這種用人民的血汗錢建立起來的奢華能夠絢爛到何時?國民黨走向敗亡是曆史的必然,在平靜的生活中暗含著很大的危機。
四、結 語
《鏖兵天府》這部電影,在表現了真實的曆史場景的基礎上給觀眾帶來了視覺上享受。電影中,兩組色調完全不同的形象在暖灰色的主基調上交叉有序進行,這為情節的發展增添了一抹色彩的質感。電影因為色彩來表現人物內在的情感向藝術符號轉化,逐漸成為電影表現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共產黨軍隊的服裝和道具雖然樸實,但是軍隊卻充滿朝氣,國民黨軍隊在服裝和道具上雖然奢華,但是卻顯示了封建文化的庸俗。所以,在電影製作過程中,製作者精心選擇場景,依照影片的不同風格,對色彩的使用做出構想和應用,借此創造出風格統一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 廖小安.曆史對於我們,這樣走來——電影《鏖兵天府》的美術闡述[J].中外文藝,2010(12).
[2] 羅昆.基調色彩在電影中的作用[J].電影文學,2011.
[3] 徐恩玉.電影色彩語言的表意功能與藝術特征[D].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8.
[4] 祁穎.黑暗之絢爛與動亂之大美——試析電影《鏖兵天府》的色彩基調[J].電影文學,2012(24).
[作者簡介] 李暉(1982— ),女,河南開封人,碩士,黃河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學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