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立德樹人視閾下高校藝術教育獨特價值的探討(2 / 2)

3.2傳統的高校德育側重於說教,不注重實踐。

當前高校德育習慣將理想道德當做實際道德規範大學生,結果是大學生隻生硬地記住一些條文,而沒有內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某些大學生的道德情感、道德習慣、道德目標模糊不清;最終導致高校德育流於形式,立德樹人的目標難以實施。

3.3高校立德樹人就是要以德為先。

高等教育重在促進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地融合,全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其關鍵之處就是要把德育融合到高等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高校要始終貫徹以大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開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既要充分認識到大學生的群體特性與個體差異,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又要將大學生的德育工作具體化,理論聯係實際,做到立德與大學生學習、生活、實踐緊密相連,而不是脫節,形成“兩張皮”現象。

4.高校藝術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潛移默化作用

4.1高校德育重在以情動人。

目前,高校德育的顯性教育方法易使大學生普遍產生逆反心理。而藝術教育本質,是指藝術教育與其他事物相區別的最基本的質的規定性;高校教育者通過藝術手段,有機實施培養大學生形成藝術的整體性認識與創造能力。而高校高雅的藝術能夠塑造大學生的美好氣質,培養大學生的優美德性,訓練大學生的健全理智,磨煉大學生的堅強意誌,鍛煉大學生的非凡能力。

4.2高校藝術教育獨特的認知、道德教化和審美功能。

高校藝術教育通過認知、道德、審美三方麵功能的辯證統一,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其中,審美是最本質的功能。從狹義上講,高校藝術教育是針對培養高校藝術專業人才而言的,如高校各種專業音樂、美術等藝術教育。但從廣義上講,高校藝術教育是高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是培養和諧、全麵發展大學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4.3高校藝術教育中的認知、道德、審美缺一不可。

高校藝術教育麵向所有大學生,通過對大學生藝術知識的普及,通過欣賞優秀的文藝作品或參與藝術活動,大學生的審美心理結構的調整與升華;每一次活動的本身,對其道德完善、智力開發、素質提高,都會產生潛移默化、意義深遠的作用和影響。因為審美功能是認知功能、道德功能得以實現的前提和基礎;認知對滿足大學生的審美需求和提高審美理解力定能起到相當的推進作用,從而促進大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的和諧與完善。

4.4高校藝術審美教育的重要作用。

高校藝術審美教育主要是指大學生通過藝術欣賞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高校藝術教育的本質是離不開藝術作品的作用,作品中的真是藝術的生命,善是藝術的品格,美是藝術的特質,尤其是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高校藝術教育通過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不同的藝術作品,陶冶大學生的情操,淨化大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的心靈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成為心智齊全、情操高尚、和諧發展的社會人,高校藝術教育正是通過豐富大學生的審美體驗,提高其人生品位的。

4.5高校藝術性的德育方式效果相當顯著。

高校通過藝術教育,引導大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藝術與德育的規律和法則,使德育在藝術中自由化成,促進大學生主體性德育的發展與成熟。這一特殊方式通過藝術化的德育滲透,在活動和藝術熏陶中一步步地強化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主動向善的思想轉化,漸漸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思想境界。但是,如果脫離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高校藝術教育的價值功能就無從談起。

總之,高校藝術教育的根本特性和本質是通過藝術教育,使大學生獲得對真、善、美的情感體驗和理性認知,在審美觀上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又逐漸內化為穩定而又健全的人格,並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這是高校藝術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的獨特作用和重要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尉天驕,王恒亮.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屬性[J].求實,2011(8).

[2]張國民等.論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6).

[3]蘭崗.學校藝術教育應如何實現“立德樹人”[J].課程·教材·教法,2013(9).

[4]張力.縱論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J].人民教育,2013(1).

[5]張寧等.國際化背景下大學生德育麵臨的挑戰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