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寬心是一種看開的大智慧(1)(1 / 3)

我們的心靈如同大海般寬大,我們的心靈如同天空般空靈,我們的心靈如同大地般遼闊。然而,我們內心深處的私欲與不作為,遮掩了我們寬廣的心靈,讓它們如同被拴在鐵鏈子上,掙脫不掉,掙紮不了。隻有放開心靈的閘門,放開心靈的包袱,才能放心靈高飛,才能心寬天地廣。人們常說,衝動是魔鬼。可見,人在衝動的時候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如果可以心平氣和地解決存在的問題,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看得開是一種大智慧

凡事能夠看得開是一種大智慧。在很多事情上,我們應該知道適可而止,量力而行,不要過去追求高不可攀的目標,適時的放下並不是畏難,更不是退縮,而是更為務實地尋找更為切合自己實際的目標。當我們把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拋棄以後,會感受到心靈的輕鬆和幸福。在物欲麵前,我們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要勇於放下,欲望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不要被欲望的黑洞吞噬淹沒。

凡事都看得開是一種大智慧

一位年輕的企業家事業十分成功,可是對家裏毫不顧念。他對目前所擁有的東西依然很不滿意,覺得自己可以擁有得更多。有一天,經妻子一再懇求,他帶著妻子和兒子到野外去兜風。誰知中途車子出現意外,蹺在懸崖上千鈞一發。麵臨危機,全家人前所未有的團結,用盡所有的智慧,終於脫險了。脫險後的企業家猛然醒悟,他對一切都滿足了。對愛人、對孩子、對所有人都充滿了愛心,每一天都過得很開心。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個“福”字其實是經過大難的人自己給自己的,因為經曆過大難,他對人生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大難之後,看開了,人的生命從一種狹隘的、關閉的狀態轉化為一種積極樂觀的狀態。看開了,人生便會充滿陽光。

隻有放下才會幸福,放下並不是放下手中的物品,需要放下的是我們的一顆心。放的下才能看的開,才能安閑優雅,才會感到生活的幸福,生命的美好。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人眼中同樣有一千種幸福,但公認的幸福應該就是心靈平靜、心無掛礙的那種輕靈的感覺。

孔子說“富貴於我如浮雲!”孔子參透努力和成功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在他看來一切都是“盡人事以聽天命”,希望我們盡力去追求,卻不必把富與貴當作永久存在的東西。

曾仕強說:“看開不是看破。”不可以看破,一旦看破了就覺得一切都是假的,人生如果沒有了追求,也失去了競爭的原動力,結果不是灑脫而是消極;人生又不可以看不開,否則在人生中隻許成功不許失敗,即使眼下成功了,未來也不能走遠,因為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貪婪。好奇與利益會使一個人看不到眼前的美好,卻使人奢求曾經錯過的東西。人們常說“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為何不把平常的錯過看得淡一些呢?讓你選擇大海與小河,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也許你會選擇波瀾壯闊的大海,這就會意味著你要錯過有無限淡水、靜謐安詳的小河。但你無須悔恨,每條路都有各自美妙的結果。

人生是一場旅行,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淩甚至碾得粉身碎骨。但不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我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因此,創傷是一種曆練,而不是懲罰,不要為自己遭受的挫折、創傷而貶低、否定、懲罰自己;既然這樣,就重新整理心情和人生,帶著這種創傷留下的疼痛和成熟繼續上路吧。

錯過了成功,我們學會了拚搏;錯過了愛情,我們學會了愛;因為錯過,我們學會了珍惜;因為遺憾,我們學會了抓住機遇……每一種創傷,都會讓我們成長,讓我們成熟!